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金属三维点阵结构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赵冰 , 李志强 , 侯红亮 , 韩秀全 , 廖金华 , , 白秉哲 , 白利硕

稀有金属

介绍了国内外在金属三维点阵结构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及不同制备方法的特点,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一种超塑成形/扩散连接工艺(SPF/DB)来制备金属三维点阵结构的方法,这种方法将点阵夹层结构看作三层或多层夹层结构,采用SPF/DB工艺方法在一个热循环中制备了金字塔型、四面体型、X型等典型的金属三维点阵结构,验证了工艺的可行性,为金属三维点阵结构的制备开辟了一条新的技术路径.对比分析了增材制造方法、塑性成形方法、SPF/DB等制备方法的特点和优点,对金属点阵结构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金属三维点阵 , 制备方法 , 超塑成形/扩散连接

钙对空冷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钢25Mn2SiCrCa组织性能的影响

, 王凯凯 , 白秉哲 , 刘东雨

材料热处理学报

研究了添加微量钙0.006%对新型高强高韧空冷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钢25Mn2SiCrCa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钙的加入不会改变实验钢的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组织,且对钢的强度、硬度和冲击韧性影响不大.但是,经340℃以下中低温回火后0.006%钙的加入显著降低钢的氢脆敏感性,提高钢的抗延迟断裂性能.微钙钢25Mn2SiCrCa经280℃回火后,氢脆敏感性指数由不含钙钢25Mn2SiCr的53%降至27%,经340℃回火后,氢脆敏感性指数从25Mn2SiCr的48%降至17%.

关键词: , 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钢 , 韧性 , 氢脆敏感性

终冷温度对Mn系超低碳HSLA钢组织及低温韧性的影响

高古辉 , 桂晓露 , 安佰锋 , , 白秉哲 , 翁宇庆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4.00329

研究了终冷温度(550,450和350℃)对Mn系超低碳高强度低合金钢组织及低温韧性的影响.力学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在终冷温度为450℃时,实验钢获得良好的强韧性配合,屈服强度为775MPa,韧脆转变温度为-55℃.组织观察及晶体学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终冷温度的降低,组织逐渐由粒状贝氏体向板条贝氏体和板条马氏体转变;终冷温度为450℃时,组织以板条贝氏体为主,多数的板条束包含三组不同的板条块,有效晶粒尺寸最小,大角晶界比例达到最大.解理裂纹扩展路径的观察结果表明,具有大角晶界的贝氏体板条块对解理裂纹扩展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因此板条块尺寸细化、大角晶界比例增加是低温韧性改善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超低碳低合金高强钢 , 贝氏体组织 , 低温韧性 , 板条块 , 晶体学特征

钛合金三维点阵结构制备工艺与压缩性能研究

赵冰 , 李志强 , 侯红亮 , 韩秀全 , 廖金华 ,

稀有金属 doi:10.13373/j.cnki.cjrm.XY15110906

提出了一种钛合金三维点阵夹层结构制备方法,采用超塑成形/扩散连接工艺(SPF/DB)制备了金字塔型、四面体型、X型三维点阵夹层结构,在SPF/DB制备工艺中,采用的是五层板材,四层超塑成形工艺,成形出的结构是三层夹层结构,其中扩散连接工艺为:920℃/2 MPa/2 h,超塑成形工艺为:920 ℃/2 MPa/2 h.通过压缩试验测试了不同点阵结构类型、单元尺寸、点阵层数的压缩性能,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钛合金三维点阵结构在压缩变形机制主要包括:弹性变形、弹性屈曲、塑性屈曲、筋条断裂,这些变形机制导致点阵结构的压缩曲线呈现应力波动的特征.四面体点阵结构具有最高的抗压强度,金字塔型点阵结构具有最高的抗压模量,X型点阵结构的抗压强度最小,抗压模量居中.随着单元尺寸和点阵层数的增加,钛合金三维点阵的抗压强度和抗压模量迅速降低.

关键词: 钛合金 , 三维点阵 , 制备方法 , 超塑成形/扩散连接

美国1975年腐蚀损失的调查情况

石声泰 , 1980年中国赴美日腐蚀科学考察团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正> 1974年七月,美国参议员约翰·维·敦写信给国会的国务、司法及商业委员会主席约翰·俄·巴司多参议员,强调了金属腐蚀的严重性,要求拨款25万美元交美国国家标准局,进行金属腐蚀的经济损失与腐蚀防护的收益调查。经国会通过,于1976财政年度批准拨款并指示美国国家标准局进行调查。由于标准局缺乏经济学方面的专家,故与伯托里(Battelle)

关键词:

镁合金磷化与电泳涂装工艺研究

陈亮朝 , 兰伟 , 余波 , 李小文 , 葛炳延 , 王第一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6.06.018

研究了AZ31变形镁合金的表面磷化和电泳涂装工艺,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等对鸸丶饔玫牧刹愕慕峁购统煞纸辛朔治?确定了合适的磷化工艺,即pH值为3~4,处理温度为25~40℃,处理时间为3~10min,通过电泳得到了性能良好的涂层,研究表明,电泳涂层的结合力达到1级,耐3%盐水360h不起泡,耐中性盐雾试验140h无变化.因此,磷化+电泳的方法用于镁合金的表面防护是可行的.

关键词: 镁合金 , 磷酸盐 , 磷化 , 电泳 , 涂装

NiAl-20at%Fe合金的高温氧化与热腐蚀行为

王淑荷 , 郭建亭 , 赖万慧 , 明晖 , 李辉 , 孙超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NiAl-20at%Fe合金的高温氧化与热腐蚀行为王淑荷,郭建亭,赖万慧,明晖李辉,孙超(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110015)1引言NIAI金属间化合物具有熔点高、密度低、热传导性好和抗高温氧化能力优异等特点,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航空航天耐热结构材料;但由于其室温塑性差,超过500oC时的高温强度低、限制了它们的应用I‘-3j.近年来发现加入Fe可提高NIAI的低温塑性,并提高其高温强度l‘?...

关键词: null , NiAl , Ni-Al-Fe , Oxidation , Hot corrosion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