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洗非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03.06.011
采用市售固体磷酸铝和刚玉原料,加入0.75%~1.25%的硬化剂MgO,0.05%~0.15%的抑制剂NH,研制的固体磷酸铝结合高强度耐火浇注料,具有常温固化,施工简便,施工性优良,可以快速进行热处理的特点.适量的硬化剂可以促使磷酸铝常温固化,抑制结合剂的迁移,提高材料的整体结合强度;加入抑制剂可以抑制酸铁反应,避免发生膨胀,提高浇注料的强度.
关键词:
耐火浇注料
,
硬化剂
,
抑制剂
,
固体磷酸铝结合
,
耐磨材料
马文平
,
丁云杰
,
罗洪原
,
林培滋
,
林励吾
催化学报
在浆态反应釜中研究了铁/活性炭催化剂上费-托合成(Fischer-Tropsch synthesis,FTS)反应产物分布和链增长几率(Anderson-Schulz-Flory(ASF)链增长几率和本征链增长几率).产物分布通常在C1处和C2处偏离ASF分布,呈现C1处偏高而C2处偏低的情况.本征链增长几率的研究结果表明,以活性炭为载体的铁基费-托合成催化剂上存在烯烃的再吸附二次反应,使产物分布偏离ASF分布.铁/活性炭催化剂上同时伴随水煤气变换(water gasshift,WGS)反应.XRD检测到铁/活性炭催化剂上存在FexC和Fe3O4两种物相.
关键词:
费-托合成
,
铁
,
活性炭
,
负载型催化剂
,
烯烃
,
再吸附
代兵
,
刘云彩
,
张建良
,
杨天钧
,
欧继胜
钢铁
doi:10.13228/j.boyuan.issn0449-749x.20150163
利用锰矿洗炉是处理高炉炉缸堆积事故的重要方法之一。对MnO质量分数不同时的炉渣性能及其机理进行研究,应用熔体物性综合测定仪测定含MnO炉渣的黏度及熔化性温度,并提出稳定性指数的概念;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含MnO炉渣的物相组成;利用拉曼光谱仪研究含MnO炉渣的微观状态。试验结果表明,锰矿洗炉过程中,炉渣中MnO最佳质量分数应为1.5%左右,此种炉渣在1480℃时的黏度为0.25 Pa·s左右,熔化性温度为1340℃左右,稳定性较强,可以满足洗炉要求。锰矿洗炉的机理是炉渣中生成了锰橄榄石类硅酸盐低熔点物质,增大了液态炉渣的过热度;并且随着自由氧离子浓度的增加,其促使复杂硅氧四面体网络结构解聚为简单硅氧四面体结构,炉渣由复杂结构向简单结构发展,从而显著降低炉渣黏度,达到洗炉的目的。
关键词:
高炉
,
锰矿
,
洗炉
,
炉渣
,
机理
武江津
,
安同艳
,
孙长虹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11.03.043
利用机械压缩蒸发工艺对洗毛废水进行浓缩实验研究,对出水水质、蒸发量、耗电量等参数进行了考察,并进行了能耗和运行费用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机械压缩蒸发工艺将洗毛废水TS由29.2 g/L浓缩至342.6 g/L过程中,CODcr由42.8 g/L浓缩到463.3 g/L,出水CODcr在100~311 mg/L,吨水耗电量为43.3~75.7 kW.h/t,与四效蒸发相比,节能显著,运行费用低.机械压缩蒸发是一种很有前景的高浓度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关键词:
机械压缩蒸发
,
洗毛废水
,
热泵
郑卫民
,
崔衡
,
包燕平
,
金进文
,
冯捷
中国冶金
主要研究了转炉出钢合成渣洗工艺对45钢纯净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合成渣洗工艺后,铸坯中的全氧质量分数有所降低,比未合成渣洗的铸坯全氧质量分数降低25.88%;采用合成渣洗工艺后,铸坯中大颗粒夹杂物含量平均由9.66 mg/10 kg减少为5.12 mg/10 kg,平均减小了47.00%.
关键词:
合成渣
,
渣洗
,
纯净度
何廷树
,
王海阳
,
钟佳墙
材料导报
以洗油、工业萘为原料,设计并合成了一种萘系高效减水剂.采用单因素法与正交法对合成工艺参数进行调整优化,并通过水泥净浆和混凝土试验检测了所合成萘系高效减水剂与水泥的适应性及减水增强性能.结果表明:掺洗油的萘系高效减水剂的磺化温度和缩合时间与未掺洗油的相当,但前者的磺化时间要适当延长,硫酸用量要适当增加,甲醛用量要适当减小;在合成工艺参数优化调整的基础上,洗油可取代25%~30%的工业萘,而萘系高效减水剂性能基本不变,但成本得以大幅度降低.
关键词:
萘系高效减水剂
,
洗油
,
合成工艺
,
性能
唐浩东
,
刘化章
,
杨霞珍
,
李瑛
催化学报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超临界相条件下研究了熔铁催化剂上的费托合成反应,发现在超临界介质中反应物和产物更容易扩散,较好地抑制了催化剂表面非活性碳的沉积,从而提高了费托合成反应中的CO转化率和烯烃选择性,增加了链增长因子,降低了甲烷选择性. 同时,考察了超临界介质、反应温度、压力、H2/CO比和空速等条件对费托合成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 C 5-8 正构烷烃在催化剂活性温度下都是适宜的超临界介质. 当温度和压力都在介质的临界点以上时,介质表现出较好的传质与传热性能,可改善费托合成反应性能.
关键词:
熔铁催化剂
,
超临界流体
,
正构烷烃
,
费托合成
,
合成气
武江津
,
段振渤
,
周国良
,
刘桂中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4.01.014
采用振动剪切波强化工艺(VSEP)和选用DS-5纳滤膜处理洗毛废水.结果表明,在操作压力1.4 MPa、运行温度45~50 ℃,设备振幅12.7 mm(1/2英寸)的条件下,在废水总固体浓度为37 800~144 000 mg/L浓度范围内时,膜水通量为94.4~34.6 L/(m2·h).对洗毛废水中COD、羊毛油脂和总固体TS的一次性去除率分别为98.5%,99.7%和94%.膜的清洗周期为5天左右,清洗后膜水通量恢复至膜初始水通量水平的90%以上.
关键词:
振动剪切波强化工艺(VSEP)
,
纳滤
,
洗毛废水
高军虎
,
吴宝山
,
周利平
,
杨勇
,
郝栩
,
徐元源
,
李永旺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0)60285-9
在间歇反应釜中研究了极性溶剂中工业铁基催化剂上费托合成的产物分布特点,考察了不同极性溶剂(聚乙二醇400和600,1,4-丁二醇,乙二醇)和非极性溶剂正辛烷,反应条件(温度,进料H2/CO比,反应时间)和操作模式(间歇,半连续)对产物选择性和链增长因子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考察的条件下,产物中α-烯烃(除了乙烯)的选择性几乎不随碳数变化,这完全不同于采用非极性介质的传统费托合成,对于高选择性地生产线性α-烯烃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优化操作条件,产物中α-烯烃的平均含量可超过70%.产物分布大多偏离理想的ASF分布,无法用烯烃再吸附理论来解释.链增长因子α均大于0.85,表明极性介质有利于长链烃的生成.
关键词:
费托合成
,
α-烯烃选择性
,
极性溶剂
,
聚乙二醇
,
反应介质
,
二次反应
,
产物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