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构建动、静态校园奥运安全管理模式

水库 , 赵姗姗

金属世界 doi:10.3969/j.issn.1000-6826.2009.z1.055

第二十九届奥运会暨第十三届残奥会在北京成功举行,标志着北京科技大学承担的奥运会柔道和跆拳道、残奥会轮椅篮球和轮椅橄榄球比赛任务最终圆满完成,顺利达到"平安奥运"的工作目标.北京科技大学近四年来奥运安保工作在创建静态校园奥运防控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动态校园奥运防控,最终实现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校园奥运安全管理模式,这既是奥运安保成功的校园安全管理模式,并且对于"后奥运"时期的校园安全管理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平安奥运 , 动态校园奥运防控模式 , 静态校园奥运防控模式

减缓低渗透储层敏效应的方法研究

张小琴 , 王宇池 , 王永青 , 韩力挥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目前,低渗透油藏在各大油田分布广泛,其石油储量占未开发石油总量的比重较大.敏效应是导致低渗透油藏难以开采、采收率低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采用敏指数来评价敏损害程度,制取了三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JN-1、JN-2和JN-3,通过筛选得知JN-3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最强.根据敏效应产生的机理以及水井转抽机理,开展了减缓敏效应的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性地向注入水中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JN-3,可以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同时适时地采用水井转抽逆向驱油来增大驱动压差,有效地抑制和减缓了敏效应,提高原油采收率.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 敏效应 ,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 水井转抽

超滤膜净化水库水试验研究

夏圣骥 , 李圭白 , 彭剑锋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6.02.014

用中空纤维超滤膜处理哈尔滨附近B水库水,以替代混凝、沉淀、砂滤的传统自来水生产方法,研究生产饮用水的新工艺.研究了原水温度、浊度、操作压力和混凝剂的加入量对膜通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超滤膜通量与膜进水浊度的对数成反比,跨膜压力增大、适当加入混凝剂,膜通量增加.超滤出水和传统工艺的出水进行了比较,超滤膜出水浊度小于0.2 NTU,明显好于传统工艺的出水浊度.对超滤处理后的出水水质进行了全分析,超滤对铁、铝、锰、色度、好氧量、总有机碳等均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完全满足饮用水水质的标准.

关键词: 超滤 , 饮用水生产 , 水库 , 膜通量

天目湖沙河水库尿素含量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韩晓霞 , 朱广伟 , 李兆富 , 周健 , 朱梦圆 , 席庆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02.2014061608

为探索尿素在淡水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于2013年3月—2014年2月调查了江苏溧阳天目湖沙河水库及中田河入库河口中,尿素氮和不同形态氮素的含量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沙河水库中尿素普遍存在,全库年平均尿素氮浓度为0?016 mg·L-1(0?007—0?029 mg·L-1);河、库尿素氮含量在不同月份波动较大,施肥期的2月、6月、11月含量较高,而在非施肥期含量较低,且河、库含量更加接近;沙河水库尿素氮的空间分布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一般在下游旅游集中区和上游靠近农业区出现尿素氮含量高值.此外,沙河水库溶解性氮以无机氮库为主,有机氮占29.09%,硝态氮是库体的主要氮形态;其中尿素氮占总氮、溶解性总氮、溶解性有机氮和生物可利用氮的年平均百分比分别为1.80%、2.21%、8.31%、3.54%.相关分析表明,沙河水库尿素含量与溶解氧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溶解性有机氮呈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天目湖沙河水库尿素含量的时空变化主要受外源输入(人类活动)的影响,其时间变化规律与农业活动密切相关,空间分布差异主要受污染源(河道入库口、农业、旅游业和养殖业)分布及其活动的影响.

关键词: 尿素 , 时空分布 , 外源输入 , 沙河水库 , 富营养化

小浪底水库鱼体和沉积物中汞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

花秀兵 , 毛宇翔 , 刘洪伟 , 程柳 , 史建波 , 江桂斌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6.11.2016032201

使用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MC?ICP?MS)测定了小浪底水库鱼体和沉积物中汞同位素的组成.结果显示,小浪底水库鱼体具有偏负的δ202 Hg 和偏正的Δ199 Hg (δ202 Hg:-0.26‰±0.30‰;Δ199 Hg:0.79‰±0.08‰),而沉积物比鱼体具有更加偏负的δ202Hg和趋近于0值的Δ199Hg(δ202Hg:-1.48‰±0.38‰;Δ199Hg:0.01‰±0.02‰).与以往的研究相比,小浪底水库鱼体内汞同位素特征与淡水水库区域鱼体中类似,而Δ199 Hg/Δ201 Hg的比值为1.22,表明小浪底水库鱼体内汞的非质量分馏主要是甲基汞的光化学降解产生的;沉积物的同位素特征表明其受到了人为源排放的影响.鱼体内δ15 N数据表明在营养转移的过程中会发生质量分馏,但不会发生非质量分馏.

关键词: , 同位素 , 质量分馏 , 非质量分馏

金盆水库表层沉积物中营养盐分布特征与污染评价

王亚平 , 黄廷林 , 周子振 , 李扬 , 龙圣海 , 刘飞 , 曾明正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7.03.2016071305

为探究西安黑河金盆水库表层沉积物中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及其污染状况,本研究测定了表层沉积物中总氮(TN)、总磷(TP)和有机质(OM)的含量,并与其它湖库进行比较,分析了TN、TP和OM的相关性,并探究了表层沉积物中营养元素的来源及其污染状况.结果表明,TN平均含量为1132 mg· kg-1,TP平均含量为1131 mg·kg-1,OM平均含量为7.02%,三者空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从上游至库区,含量先减小后增加.与其它湖库相比,金盆水库表层沉积物中TN含量相对较小,TP和OM含量均处于中等水平.TOC/TN值表明,水库表层沉积物中OM均来源于高等陆生植物.TOC与TN、TP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且与TN相关性更高,表明金盆水库表层沉积物有机质的矿化过程与氮、磷,尤其是氮的物质来源和沉积变化过程关系更为密切.根据沉积物质量评价指南,TN、TP和TOC含量均达到最低级别,说明金盆水库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关键词: 金盆水库 , 表层沉积物 , 营养盐 , 污染评价

福建省山美水库入库河道沉积物磷释放风险

路丁 , 郭沛涌 , 沈芳芳 , 沈根勇 , 杨攀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08.2015012608

通过沉积物磷赋存形态,沉积物-水界面磷吸附平衡浓度(EPC0)值与上覆水体可溶性活性磷(SRP)的大小关系,沉积物磷吸附指数(PSI)、磷吸附饱和度(DPS)、以及其衍生出的磷释放风险指数(ERI)探讨了福建省山美水库入库河道沉积物磷的潜在释放风险.结果表明,入库河道沉积物总磷(TP)、无机磷(IP)、有机磷(OP)、非磷灰石磷(NAIP)及磷灰石磷(AP)的平均含量分别为837.12、665.94、167.19、497.63 mg· kg-1以及166.21 mg·kg-1,各形态磷占TP的比例分别为79.6%、20.0%、59.4%以及19.8%,其沉积物TP含量高于东昌湖,低于百花湖、海河及滇池.入库河道沉积物磷的主要赋存形态为NAIP,为沉积物较易释放且可被生物利用的磷;入库河道沉积物EPC0平均值为0.125 mg·L-1,显著高于上覆水体SRP (0.026 mg·L-1);入库河道沉积物PSI的平均含量为58.01 (mgP/100g)·(μmol· L-1)-1,DPS的平均值为14.79%,其衍生指数(ERI)平均值为33,处于沉积物磷高释放风险的范畴.综上可见,山美水库入库河道沉积物磷存在潜在的高释放风险.

关键词: 沉积物 , 磷分级 , EPC0 , PSI和DPS

北京密云水库小流域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来源示踪

鲁垠涛 , 刘芳 , 姚宏 , 于晓华 , 张士超 , 臧星华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6.01.2015052501

为确定北京密云水库小流域地下水中氮污染特征及来源,分别在雨季和旱季采集34个地下水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流域地下水中NO-3-N污染严重,雨季和旱季NO-3-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5. 86 mg·L-1和14.67 mg·L-1 ,均超过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标准( 10 mg·L-1 ) ,污染主要分布于人口密集、农业活动频繁的中部地区.研究区域NH+4-N和NO-2-N的含量较低,其中,NO-2-N分布极不均匀.雨季和旱季δ15 N的变化范围分别为5.00‰—20.16‰和-5.90‰—12.28‰,表明地下水硝酸盐的主要来源为人畜粪便和污水的排放,也可能为土壤有机氮和农业施肥的混合,表明旱季发生反硝化作用造成同位素的分馏.雨季,硝态氮与村镇面积呈正相关;氨氮与村镇及地表水面积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旱季,硝态氮与村镇面积呈正相关,氨氮与草地面积呈正相关,亚硝态氮与地表水面积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硝态氮 , 氨氮 , 氮氧同位素 , 土地利用 , 北京 , 密云水库 , 地下水

丹江口水库表层沉积物有色可溶性有机物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冯可心 , 李永峰 , 姜霞 , 王书航 , 赵丽 , 陈俊伊 , 李佳璐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6.02.2015090102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Excitation-emission matrices,EEMs)与平行因子分析模型(Parallel factor analysis,PARAFAC)技术研究丹江口水库表层沉积物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hromophoric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CDOM)荧光组分、空间分布特征和来源,以及不同组分荧光强度与其它沉积物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37个采样点CDOM由3类5个荧光组分组成,即类蛋白组分C1(285/345 nm)和C2(225,270/335 nm);陆源类腐殖质组分C3(260/450 nm)和C4(360/450 nm)及自生源类腐殖质组分C5(225,310/405 nm).其中代表类蛋白组分的C1和C2占较高比例,占总荧光强度的百分比的平均值为46.37%,C3与C4和C5占总组分的比例平均值分别为34.33%和19.31%.空间分布上3种荧光峰高值都集中在汉江的入湖河口处及丹江库区居民较多的城镇处,且呈现河流大于库区的趋势.荧光指数(FI)、腐殖化指数(HIX)和生物源指数(BIX)都表明丹江口水库沉积物CDOM的来源具有陆源及生物源的双重特征,陆源主要来源于汉江干流和周边城市居民的活动,以及部分区域农业畜禽养殖;生物源主要来自微生物及藻类的降解.相关性分析说明沉积物CDOM与N、P元素的迁移和转化有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丹江口水库 , 有色可溶性有机物 , 表层沉积物 , 三维荧光光谱 , 平行因子分析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