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会龙
,
孙玉福
,
赵靖宇
,
胡素梦
,
贾祥才
,
申晶洁
,
赵青
,
张景超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11.06.012
采用高频感应熔覆技术在圆柱试棒表面制备了FeCrBSi熔覆层,并研究了热处理对该熔覆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CrBSi熔覆层均匀致密,无缺陷,与基体达到冶金结合;热处理可使界面均匀化,组织稳定化,界面处化学成分连续分布;热处理后熔覆层组织由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析出二次碳化物,共晶碳化物数量减少,形状由鱼骨状改成块状;热处理前FeCrBSi熔覆层硬度为59.6HRC,耐磨性是基体的2.35倍,但热处理后硬度为57.2HRC,耐磨性为基体的1.84倍,均有小幅下降.
关键词:
高频感应熔覆
,
FeCrBSi熔覆层
,
热处理
,
组织
,
耐磨性
张小琴
,
王宇池
,
王永青
,
韩力挥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目前,低渗透油藏在各大油田分布广泛,其石油储量占未开发石油总量的比重较大.贾敏效应是导致低渗透油藏难以开采、采收率低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采用贾敏指数来评价贾敏损害程度,制取了三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JN-1、JN-2和JN-3,通过筛选得知JN-3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最强.根据贾敏效应产生的机理以及水井转抽机理,开展了减缓贾敏效应的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性地向注入水中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JN-3,可以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同时适时地采用水井转抽逆向驱油来增大驱动压差,有效地抑制和减缓了贾敏效应,提高原油采收率.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
贾敏效应
,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
水井转抽
吴国学
,
陈国华
,
任云生
,
吕志刚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6.09.003
通过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控矿因素的研究,建立了乌拉嘎金矿床找矿标型.在张才沟矿化区通过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研究工作,确定出隐伏金矿体赋存的最佳部位,并实施了工程查证,钻孔70m深处见厚3m、平均品位20.4×10-6的矿体.进一步证实了预测方法的有效性,取得了满意的成果.
关键词:
隐伏矿体
,
预测
,
查证
,
乌拉嘎金矿
,
张才沟矿化区
钱浩庆
,
卞文山
材料研究学报
<正> 第五次(1991)国家自然科学奖已于1991年12月揭晓,共有53项优秀成果获奖,其中属材料与工程科学部分的有6项。1 铝电解过程中若干物理化学问题的研究本项研究获三等奖。主要研究者:邱竹贤,姚广春,冯乃祥,张明杰,李庆峰研究单位:东北工学院
关键词:
姜小敏
,
凌志光
,
邓兴勇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在含尘流透平叶片流道内气固两相流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发展了叶片冲蚀的数值分析方法,提出了便于工程应用的有限区域内质量加权、面积平均的冲蚀率统计分布计算方法,对建造中的江苏徐州贾旺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中试电站燃气轮机叶片冲蚀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计算结果的数据图象资料,就叶片冲蚀状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透平机械
,
叶片冲蚀
,
数值分析
董彦,龚志翔,肖国华
钢铁研究学报
以指导无取向电工钢热轧工艺为目的,采用Gleeble 1500热模拟试验机进行高温等温压缩,在应变速率为0.01~10s-1和变形温度500~1200℃条件下,对试样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在回复与再结晶过程中发生α-Fe向γ-Fe相的?洌贾挛忍鞅溆αΤ氏帧耙斐!北浠2捎肁rrhenius关系模型,模型参数能很好的与试验结果相吻合。利用模型分别计算得500~800℃时,应力水平因子α=0.0390MPa-1,应力指数n=7.93,结构因子A=1.9×1018 s-1,热变形激活能Q=334.8kJ/mol;1050~1200℃时,应力水平因子α=0.1258MPa-1,应力指数n=5.29,结构因子A=1.0×1028 s-1,热变形激活能Q=769.9kJ/mol。
关键词:
无取向
,
electrical steel
,
high temperature
,
plastic deformation
,
flow stress
周媛
,
李晓红
,
毛唯
,
毕晓昉
,
熊华平
,
吴欣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0.z1.072
以磁控溅射的Ti薄膜作为中间层可在较低温发下实现钛合金的扩散焊.研究了工作气压和溅射功率两个主要工艺参数对Ti薄膜沉积速率、成膜质量的影响规律.在Ar气压为0.8Pa,溅射功率为38W的条件下在TC4试祥表面沉积了厚约1μm的Ti薄膜,采用感应加热方式将其分别快速加热至600℃,800℃,900℃和1000C.通过对薄膜表面形貌、成分及物相分析发现,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薄膜晶粒显著长大,少量Al,V原子扩散进入Ti薄膜中,除Ti6O外未发现新的物相.
关键词:
Ti薄膜
,
扩散焊
,
钛合金
张昆
,
杨茉
,
王津
,
张玉文
工程热物理学报
建立三维圆内开缝圆的数学模型,分别采用二维和三维SIMPLE算法QUICK格式,对王国祥实验参数下的圆内开缝圆自然对流换热问题进行数值模拟,当Ra数较小时,系统为稳态的,二维和三维数值结果均与实验结果吻合得非常好,当Ra数较大时,系统随时间振荡,整体呈现明显的三维特性,二维数值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差异趋于增大,而三维数值结果与实验结果仍吻合得非常好.
关键词:
圆内开缝圆
,
自然对流换热
,
三维数值模拟
,
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