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09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半固态条件下球晶生长形态的稳定性

统雷雷 , 林鑫 , , 黄卫东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9.06.016

采用类金属丁二腈(SCN)和H2O配制的SCN-5%H2O(摩尔分数)透明合金研究了不同过冷度和搅拌速率下半固态球晶生长的形态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搅拌速率的提高,球晶形成的孕育期急剧减小.在低搅拌速率下,随着过冷度的提高,球晶形成的孕育期明显减小;而在高搅拌速率下,过冷度的作用并不明显.随着搅拌速率的增大,球晶的固相分数先增加、后减小·当搅拌速率增加到一定值后,球晶组织将完全消失.球一枝转变存在一个临界的过冷度.采用高搅拌速率得到稳定的孤立球晶后停止搅拌并保温,可以发现当过冷度为2.9℃时,球晶可以一直生长到100 μm以上时才失去相对稳定性,并发生球一枝转化;但过冷度为1.9℃时,球晶生长到一定尺寸后将不再长大,而且这个尺寸远远小于100 μm.根据这些生长行为,可以通过控制搅拌速率和过冷度从而优化半固态过程的凝固组织形态.

关键词: 半固态 , 球晶 , 形态稳定性 , 过冷度 , 搅拌速率

较低剪切速率下过冷熔体非枝晶组织的形成与演化

, 林鑫 , 黄卫东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0.00519

采用SCN-5H2O(摩尔分数,%)透明模型合金研究了较低剪切速率范围内过冷合金熔体中晶体的生长与演化行为.结果表明,在较大过冷度下,存在一个剪切速率阈值,当熔体剪切速率高于阈值,晶体能够以球状形态生长;当剪切速率低于阈值,晶体以枝晶形态生长.在较低剪切速率下,过冷度较大时,球晶失稳后呈枝晶形态,过冷度较小时,球晶失稳后呈玫瑰晶形态.球晶失稳形成玫瑰晶是由球晶界面扰动胞低速生长过程中尖端发生持续分叉所造成的.

关键词: 半固态 , 球晶 , 枝晶 , 玫瑰晶 , 形态稳定性

海南万大气腐蚀环境特点的研究

祁凤玉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00.03.014

通过利用大气腐蚀监测仪(ACM)对海南万地区的大气腐蚀进行长期电化学监测的结果,与该地区同期的主要大气腐蚀环境因素对比分析,初步找出海南万大气腐蚀的主要环境因子及其腐蚀环境特点.海南万长期处于高温高湿条件下,大气腐蚀处于连续不断过程之中,但这一地区大气污染少,加速因素较小,因而大气腐蚀不严重.

关键词: 大气腐蚀 , 环境因子 , 电化学监测

海洋波发电装置用材防护研究

张丽华 , 灵源 , 林联灏 , 陆明生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海洋波发电装置用材防护研究张丽华,灵源,林联灏,陆明生(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上海20050)1前言海洋波发电装置是将海洋的波浪能转换成电能的新型节能装置,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近年来已用于航标灯、气象遥测浮标等[‘,‘]。它先将波浪能通过中心管气室转换成空气能,然后再经过对称翼空气透平将其转换成机械能,进而通过交流永磁发电机最终转换成电能。对称翼空气透平(以下简称叶轮)是在海洋环境中?...

关键词:

兰州彭阱核心电极的最优电压幅值计算

孙宇梁 , 王永生 , 田玉林 , 王均英 , 黄文学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2.03.341

阱是用于直接测量原子核质量的精确设备.为了保证彭阱的测量精度,需在阱中心产生精准的四极静电场,而四极静电场是通过对彭阱的核心电极施加合适的电压产生的.采用公式推导法和最小二乘法两种方法计算得到了LPT核心电极需加电压幅值.对于公式推导法,电压值完全从理论出发,经公式推导后计算得到;最小二乘法的出发点是使取样偏差的平方和最小,且通过仿真模拟考虑了电极的实际几何形状.由这两种方法得到的非四极项系数C4和C6,可用于估算因偏离理想四极电场所产生的实验误差.虽然这两种方法的出发点不同,但都可以在阱中心产生需要的四极电场.

关键词: , 质量测量 , 四极电场 , 电极电压

输油管道腐蚀调查分析与对策

庆华

腐蚀与防护 doi:10.3969/j.issn.1005-748X.2002.03.013

对鲁输油管道的防护层状况、恒电位仪运行参数和管道本体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管道腐蚀原因是由于防护层老化,出现保护死角.提出加强管道防护层检补漏、大修并增设阴极保护装置等措施以延长管道使用寿命.

关键词: 输油管道 , 腐蚀 , 调查分析 , 对策

绕丹衍生物分析贵金属在中国的应用

李简 , 冯玉怀 , 杨丙雨

贵金属 doi:10.3969/j.issn.1004-0676.2010.04.015

以绕丹宁为母体合成的一系列绕丹衍生物是一类分析贵金属的著名试剂.我国1950年就开始对其研究,但进展缓慢.改革开放以来,绕丹衍生物研究应用进展极快,先后合成与应用了40多种这类试剂对金、银、铂、钯的分析测定进行了研究,已发表了110多篇论文和报告.该文对这些研究成果作一简要综述,以利今后的研究发展.

关键词: 分析化学 , 绕丹衍生物 , 贵金属 , 分析测定 , 综述 , 中国

热分析技术研究东烟煤的高温特性

史学星 , 孟祥升 , 鞠新华

物理测试

介绍了热分析技术,并利用该技术对东烟煤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燃烧和热分解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东烟煤的燃烧是一个分阶段进行的氧化放热过程.且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煤样的着火点、最大燃烧速率以及完全燃尽所对应的温度随之升高;但升温速率对初挥发分初析温度影响不太显著.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煤样最大热分解速度所对应的温度逐渐升高;而升温速率对煤样热解产物初析温度和最大热分解速度的影响不大.

关键词: 差示扫描量热法 , 热重法 , 燃烧 , 热分解

丙烯酸聚氨酯涂层万近海地区自然老化历程与机理

李倩倩 , 李晖 , 郑会保 , 王登霞 , 孙岩 , 刘亚平 , 易富庆

涂料工业

选取具备我国典型热带海洋气候条件的万试验站,进行丙烯酸聚氨酯涂层(BDC)2 a近海大气的自然老化试验,对其在近海地区的老化历程及老化机理进行了研究;同时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了BDC样品的湿热、盐雾、UVA的循环老化试验,对其老化历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万近海地区,BDC样品老化初期的光泽变化较明显,涂层以水解老化方式为主;老化中期涂层的失效大部分是由腐蚀介质Cl-的侵入而引起的;当老化1 a左右时,老化速度放缓,此时涂层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光氧化作用;实验室加速循环试验谱湿热(168 h)-盐雾(168 h)-UVA(168 h)基本可以模拟涂层万近海地区1 a的变化,以色差为指标,模拟后关联度可达0.926,二者的XPS及FI-IR谱图也非常接近.

关键词: 丙烯酸聚氨酯涂层 , 近海老化试验 , 老化机理 , 加速循环试验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510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