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氧化锌晶须/聚苯胺核壳结构复合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吴国峰 , 常笑蕾 , 胡书春 , , 古公兵 , 楚珑晟

功能材料

对氧化锌晶须(ZnOw)进行正硅酸乙酯(TEOS)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改性后得到共改性氧化锌晶须(TA-ZnOw),在其表面进行聚苯胺(PANi)接枝聚合,制备了TA-ZnOw/PANi复合物.将其与只经APTES改性的氧化锌晶须(A-ZnOw)和聚苯胺复合而成的A-ZnOw/PANi复合物,及未经任何改性的氧化锌晶须(N-ZnOw)和聚苯胺合成的N-ZnOw/PANi复合物进行形貌、结构及性能比较.结果表明,TA-ZnOw/PANi复合物中的聚苯胺接枝效果最好,而且接枝在TA-ZnOw表面的聚苯胺结构与纯聚苯胺结构相同.且TA-ZnOw/PANi核壳结构复合物表现出最好的介电性能和热稳定性能,介电常数虚部最大值为6.86,壳层聚苯胺热分解温度为350℃.TEOS作为保护层,APTES作为自组装层,在制备TA-ZnOw/PANi核壳结构复合物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氧化锌晶须 , 聚苯胺 , 表面改性 , 接枝聚合

1999年海峡两粉末冶金技术研讨会简介

滕荣厚

金属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5-8192.2000.03.008

海峡两粉末冶金技术研讨会于1999年7月中旬在上海举行.海峡两的专家、学者就粉末冶金的基础研究、工艺方法研究、新材料及其应用开发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关键词: 讨论会 , 粉末冶金

海峡两电镀废水排放标准及处理技术的比较

徐静娴 , 黄瑞敏

电镀与涂饰

海峡两电镀产业的产品、原料、生产方式,企业规模、数量、发展状态,以及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不同,故电镀废水排放标准也有所差异.对大陆GB 212900-2008《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表2、表3与台湾《放流水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两在重金属离子、化学需氧量(COD)、氰化物、氨氮等污染物排放指标中的差异以及在重金属污染物处理和COD达标处理技术上的不同.本文可为了解大陆和台湾地区电镀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之间的差异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电镀 , 废水处理 , 排放标准 , 重金属离子 , 化学需氧量 , 氰化物 , 氨氮

“第六届海峡两工程材料研讨会”会议纪要

机械工程材料

“第六届海峡两工程材料研讨会”于2011年11月8~10日在南京工业大学顺利举办,来自海峡两工程材料界的学者和研究生共95人参加了会议。其中台湾代表团由10所大学、1个研究院和2家企业的37人组成。本届研讨会的主题为“工程材料及其新兴产业应用”。

关键词: 工程材料 , 海峡两 , 南京工业大学 , 新兴产业 , 研究生 , 代表团 , 研究院

第二届海峡两热处理学术研讨会邀请函

材料热处理学报

为促进海峡两热处理学术界与工业界的相互交流与合作,繁荣两在材料热处理方面的研究、开发及应用,热处理学会与台湾金属热处理学会共同发起“海峡两热处理学术研讨会”。第一届海峡两热处理学术研讨会已于去年在台湾大学顺利举行。第二届海峡两热处理学术研讨会将于2012年10月22日在北京西郊宾馆与第二十届国际热处理及表面工程大会同期举行。

关键词: 材料热处理 , 学术研讨会 , 海峡两 , 邀请函 , 台湾大学 , 金属热处理 , 表面工程 , 工业界

第六届海峡两工程材料研讨会征文补充通知

机械工程材料

现定于2011年11月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由材料分会和南京工业大学共同承办的“第六届海峡两工程材料研讨会”,“工程材料及其新兴产业应用”为主题的研讨会包括大会特邀报告、分主题邀请报告和交流报告等;与往以不同的是,本次研讨会将首次设立海峡两工程材料方面博士研究生学术交流专场。会议还将安排丰富多彩的学术参观、技术访问等活动。

关键词: 工程材料 , 海峡两 , 征文 , 南京工业大学 , 学术交流 , 博士研究生 , 特邀报告 , 新兴产业

“2011海峡两生物医用材料研讨会”在郑州召开

本刊通讯员

中国材料进展

2011年10月15-20日,由郑州大学主办,中科院金属所和台湾阳明大学协办的“2011海峡两生物医用材料研讨会”在河南郑州举行。本次会议由郑州大学校长申长雨院士担任名誉主席,郑州大学关绍康教授、中科院金属所杨柯研究员、台湾阳明大学黄何雄教授担任会议主席。本次大会得到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医用镁合金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东莞宜安科技股份、许昌震华模具压铸有限公司、维恩克镁基材料有限公司等部门与企业的关注和大力支持。

关键词: 生物医用材料 , 郑州大学 , 海峡两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中科院金属所 , 国家科技部 , 产业联盟 , 镁基材料

九龙江和厦门西港近表层沉积物中汞的赋存形态及生态风险评价

林承奇 , 胡恭任 , 于瑞莲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6.04.2015103003

测定了九龙江和厦门西港44个近表层沉积物中总汞含量及不同赋存形态汞的含量,分析了汞的分布特征、赋存形态、生物有效性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总汞平均含量(mg· kg-1)顺序为:九龙江北溪(0.174)>九龙江河口(0.172)>九龙江西溪(0.132)>厦门西港(0.095),分别为福建省土壤元素背景值的2.15、2.12、1.63和1.17倍.九龙江北溪、西溪、河口和厦门西港表层沉积物中生物有效态汞比例分别为54.7%、32.5%、38.2%和39.4%.地质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次生相与原生相分布比值法评价结果表明,九龙江和厦门西港近表层沉积物中汞主要为轻度污染,存在中等—较高潜在生态风险.需对汞污染进行综合防治.

关键词: , 赋存形态 , 生态风险 , 表层沉积物 , 九龙江 , 厦门西港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末页
  • 共4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