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4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阴极Pt/C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制备及处理方法的影响

李文震 , 周振华 , 周卫江 , 李焕巧 , 新生 , 汪国雄 , 孙公权 , 辛勤

催化学报

对比研究了用三种液相沉积还原法制备的20%Pt/C催化剂及在900 ℃下用H2还原处理的催化剂,并用XRD和TEM等技术表征了催化剂的粒子大小及粒径分布. 结果表明,用乙二醇还原法制备的Pt/C催化剂的平均粒径最小(约2.4 nm),且分布均匀. 应用旋转圆盘电极(RDE)法和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单池评价了Pt/C催化剂的氧还原反应(ORR)活性,探索了单池性能与催化剂粒径大小的关系. RDE测试结果表明,用甲醛还原法制备的Pt/C催化剂具有最高的ORR活性; 而单池测试结果表明,用乙二醇还原法制备的Pt/C催化剂显示出最高的ORR活性和最优的单池性能. 这可能是因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所需Pt/C催化剂最优粒径更小的缘故. 另外,研究了Cl-对Pt/C催化剂ORR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少量Cl-即会显著降低Pt/C催化剂的ORR活性.

关键词: 旋转圆盘电极 ,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 , , 负载型催化剂 , 阴极 , 氧还原反应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Pt-Ru/C催化剂的稳定性

新生 , 孙公权 , 陈维民 , 唐水花 , 辛勤 , 杨少华 , 衣宝廉

催化学报

采用单电池寿命测试和电化学快速老化两种方法考察了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电催化剂Pt-Ru/C的稳定性,研究了电池实际运行条件下催化剂微观形貌的变化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t-Ru/C催化剂做成膜电极后,粒径由2.8 nm增大到3.8 nm,催化剂的粒径随放电时间的延长有增大的趋势,连续放电320 h,粒径增大到5.8 nm.采用电化学方法能够快速地评价催化剂的稳定性,大大缩短催化剂稳定性评价的周期,有利于催化剂的制备和筛选.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 , , , 膜电极 , 稳定性

新型Pt-Sn/C阳极催化剂对乙醇的电催化氧化性能

新生 , 姜鲁华 , 孙公权 , 杨少华 , 衣宝廉 , 辛勤

催化学报

研究了用于直接乙醇燃料电池的自制Pt-Sn/C阳极催化剂对乙醇的电催化氧化性能. 采用直流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分析了电池温度和极化电位对乙醇电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温度下甲醇和乙醇通过Nafion 117膜的扩散系数. 结果表明,乙醇通过Nafion 117膜的扩散系数小于甲醇的扩散系数. 伏安法测试结果表明,Pt-Sn/C催化剂对乙醇的催化氧化活性高于商品化的Pt-Ru/C催化剂. 在实验温度范围内,乙醇在Pt-Sn/C催化剂上的初始氧化电位比在Pt-Ru/C催化剂上低约0.2 V; 同一电位下Pt-Sn/C催化剂比Pt-Ru/C催化剂的氧化电流密度高出20~60 mA/cm2,且电流密度的差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交流阻抗法测试结果表明,Pt-Sn/C催化剂对乙醇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 在90 ℃下,以1 mol/L的乙醇为燃料,氧气为氧化剂时,Pt-Sn/C催化剂显示出良好的电池性能,电池最高功率密度为44 mW/cm2,而Pt-Ru/C催化剂的电池最高功率密度仅为27 mW/cm2.

关键词: 直接乙醇燃料电池 , , , 交流阻抗法 , 燃料渗透

Nafion(R)膜的回收及再铸膜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李辰楠 , 孙公权 , 梁振兴 , 任素贞 , 新生 , 辛勤

功能材料

利用异丙醇水溶液溶解废弃Nafion膜,异丙醇体积分数在60%~75%之间的水溶液能在220℃相对较快的溶解Nafion膜制得溶液,利用二甲基亚砜(DMSO)作为溶剂制备再铸膜.再铸膜酸度(EW)和溶胀度(SW)测试结果接近商品膜数值;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再铸膜具有与商品膜相似的结构;甲醇渗透、电池性能测定结果表明,与商品Nafion115膜相比,具有相同厚度的再铸膜降低了甲醇渗透,适合应用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 Nafion , 再铸膜 , 甲醇渗透

悬浮态下温度对石灰石新生物相的影响?

徐迅 , 汪澜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6.07.040

利用高温一维炉设备研究了悬浮态下温度对石灰石新生物相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悬浮态下煅烧温度的提高,石灰石煅烧后的新生物相反应活性越高,在1100~1200℃温度悬浮煅烧下,其新生物相活性可达到最高.1200℃下煅烧的石灰石产物的活性约为900℃下煅烧产物活性的1.52倍;随着煅烧温度的提高,1200℃下分解后的产物矿物结晶细小,粒度均匀,孔隙率较高,比表面积较大.

关键词: 悬浮态 , 石灰石 , 分解产物 , 新生 , 活性

湖南新生矿区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

孔华 , 费利东 , 钟江临 , 王高 , 刘士杰 , 周伟平 , 全铁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新生矿区花岗岩体岩性为黑云母花岗岩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岩总体上具有富钾、高硅的特征,为钙碱性到弱过铝质花岗岩的过渡(A/CNK为0.93~1.13)。花岗岩具有强烈的Eu负异常(δEu为0.15~0.35),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不对称的“海鸥型”,与典型过铝质A型花岗岩的特征一致。花岗岩的10000Ga/Al为3.62(3.47~4.00),与世界A型花岗岩平均值3.75相接近。锆石U-Pb年龄为(147.5±3.5) Ma(MSWD=2.6),显示岩体形成于燕山早期第二阶段。锆石的εHf(t)为-5.79~-4.15,暗示岩浆来源于均一源区,锆石的Hf同位素两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1.208~1.290 Ga,平均为1.227 Ga,说明岩浆源区有中元古代的古老地壳物质的加入。花岗岩构造环境判别图解显示为造山后(A2)的板内花岗岩。成矿花岗岩是在燕山早期晚阶段板内拉张背景下侵入地壳,并带来成矿物质形成矽卡型铜多金属矿床。

关键词: 铜多金属矿床 , A型花岗岩 , 锆石U-Pb定年 , Hf同位素

改进型柔感涂料新生产工艺

李金旗 , 刘庆兰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9.02.013

最新一代水性柔感涂料体系不仅具有优异的触感,而且在耐黄变、耐水解以及耐化学品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

关键词: 聚氨酯 , 柔感涂料 , 汽车涂料

利用新生CO气泡脱除铁液中的氮

岳旭东 , 兴长策 , 唱鹤鸣 , 周全

钢铁研究学报

大气条件下,在灰铸铁液和钢液中分别吹入O2、CO2气体并加脱氮剂以确定脱氮能力和测定表观脱氮速率常数.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吹气和加脱氮剂都能有效脱氮.在1 400 ℃灰铸铁液中吹CO2,测得表观脱氮速率常数为0.095 s-1*%-1.此外,还对脱氮限制性环节及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吹气 , 脱氮剂 , 表观脱氮速率常数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5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