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道路桥梁用水性防腐涂料的配方设计

, 王静 , 冀志江 , 曹延鑫 , 冯喆

涂料工业

从颜填料、乳液的选择、颜填料间的配比等方面,研究了影响水性防腐涂料性能的几个因素.测试结果表明:以硅丙乳液做底漆、有机硅和氟碳乳液配制的涂料作面漆,综合性能最好.

关键词: 防腐蚀涂料 , 有机硅 , 氟碳 , 配方设计

水性无树脂色浆体系的研究与制备

孙顺杰 , 湛江洪 , , 刘莹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11.01.010

相对于含树脂的色浆体系,无树脂色浆体系具有通用性强等特点.文章讨论了水性无树脂色浆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如颜料、分散剂、消泡剂以及流变剂等,其中在制备有机色浆过程中,超分散剂具有分散性好、稳定性强等特点;确定了无机和有机通用色浆的配方.采用高速分散、研磨等工艺,制备出贮存稳定、相容性良好以及环保的水性色浆,通过SEM观察了色浆的分散状态,测试了其基本性能,如细度、耐化学性等.讨论了色浆的评价方法和色浆在涂料中的应用.

关键词: 水性色浆 , 无树脂色浆 , 配方 , 性能 , 评价方法

纳米银溶胶与大肠杆菌作用及作用机理研究

王静 , 冀志江 , 水中和 , , 王晓燕 , 曹延鑫

材料导报

选择纳米银溶胶材料样本,研究其与大肠杆菌作用的过程、效果和抗菌原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显示溶胶液干燥后的颗粒呈球形,激光粒度仪分析发现其粒度D(0.9)为226 nm;并用原子吸收法分析了Ag的溶出量.采用最小抑菌浓度(MIC)方法测试了其最小抑菌浓度值为0.2 mg/mL;配制4种浓度纳米银溶胶悬浮液与大肠杆菌作用,测试不同时间OD600值,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0.2 mg/mL以上的溶液OD600值都很低,且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对纳米银和大肠杆菌作用混合体进行定型,负染,用透射电镜(TEM)观测其切片前后形貌发现:纳米银处理后的大肠杆菌菌体模糊、破溃、胞内物质流出;切片样品发现了菌内空泡变性.分析认为纳米银溶胶有银溶出,其进入菌体内部,攻击细胞核质,使细菌细胞变性或破溃而死亡.

关键词: 纳米银溶胶 , 大肠杆菌 , 抗菌

银系抗菌剂在内墙抗菌涂料中的性能研究

, 王静 , 冀志江 , 王晓燕

涂料工业

通过添加纳米银溶胶、玻璃载银、磷酸锆载银3种抗菌剂制得抗菌内墙涂料.用贴膜法和抑菌圈法测试了涂料的长效抗菌性;用扫描电镜测试了抗菌涂料与细菌的作用状态,并测试了抗菌涂料的色差变化.结果表明:扫描电镜下能很好地观察到涂膜与细菌的作用状态与形貌;自制玻璃载银抗菌涂料的色差变化最小;加入0.6%载银抗菌剂的内墙涂料初始抗菌率达到99%以上,但放置3个月后,抗菌率有所下降.

关键词: 内墙涂料 , 银系抗菌剂 , 抗菌性能

CuO/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合成、表征及光催化研究

张转芳 , , 殷广明 , 邵长明

人工晶体学报

以醋酸铜Cu(Ac)2和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去离子水作溶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为表面活性剂,通过水热反应制备了CuO/GO纳米复合材料.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末衍射(XRD)以及光电子能谱仪(XPS)和透射电镜(TEM)对合成的复合材料结构表征以及形貌分析,结果发现CuO纳米粒子均匀地分散在GO上.并将制备的复合材料对罗丹明B溶液进行光催化降解研究,结果发现在光反应80 min后,罗丹明B的浓度降低率达到85%,因此CuO/GO复合材料对罗丹明B表现出了良好的光催化性能.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 复合材料 , 氧化铜 , 光催化性能

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板蓝根中表告依和告依含量

聂黎行 , 王钢力 , 戴忠 , 林瑞超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0.01001

采用Chiralpak IC手性柱(250 mm×4.6 mm,5 μm),建立了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板蓝根中表告依(R-告依)和告依(S-告依)含量的方法.考察了流动相组成、流速和柱温对分离度的影响.经优化后的实验条件:以正己烷-异丙醇(体积比为90∶10)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45 nm,柱温为20 ℃.在此优化条件下,表告依和告依春分离度为3.4,检出限为2.0 mg/L,在0.02~2.0 g/L 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1% ,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0%(n=6).本方法可将具有抗病毒活性的表告依与其对映体告依基线分离并测定,专属性强,能有效控制板蓝根的质量.

关键词: 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法 , 表告依(R-告依) , 告依(S-告依) , 板蓝根

H2O2/TiO2超声协同光降解活性橙的研究

陈芳 , 易回阳 , 吴一鸣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以活性橙溶液为模拟废水,通过H2O2/TiO2超声(US)协同作用光降解活性橙溶液,探讨了TiO2催化剂用量、H2O2用量、活性橙溶液的初始浓度、pH值、TiO2催化剂锻烧温度等对活性橙溶液降解率的影响,并比较了几种不同作用方式对活性橙溶液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UV/H2O2/TiO2/US协同作用降解活性橙溶液的效果最好;当活性橙溶液的初始浓度为20 mg·L-1,pH=5,TiO2用量为0.4 g·L-1,H2O2用量为0.4 ml·L-1时,降解率可达92.06%.

关键词: 超声波 , TiO2 , 协同作用 , 活性 , 降解

有机改性凹凸棒石吸附活性蓝KN-R的动力学研究

张波 , 彭书传 , 王世亮 , 张泽滨 , 吴敏伟

材料导报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方法,研究了有机改性凹凸棒石吸附活性蓝KN-R的动力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很好地描述活性蓝KN-R在有机改性凹凸棒石上的动力学行为,平衡吸附量q2随着KN-R初始浓度、振荡速度、温度的增加而增加.有机改性凹凸棒石吸附活性蓝KN-R主要是外表面吸附,吸附活化能为39.2 kJ/mol,说明其为物理吸附、化学吸附综合作用的过程,其速率由化学过程与外扩散共同控制.

关键词: 有机改性 , 凹凸棒 , 吸附 , 活性蓝KN-R , 动力学

高碘酸钾氧化丽红G催化光度法测定铱

侯能邦 , 李祖碧 , 李崇宁 , 王加林 , 曹秋娥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02.05.006

利用铱催化高碘酸钾氧化丽红G(PG)的褪色反应,建立了测定痕量铱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在硫酸介质和90℃加热15min的条件下,于500nm波长处,采用固定时间法测定丽红G吸收值的降低.Ir(Ⅳ)的浓度在0~1.0μg/25mL范围内与催化反应的速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 81 ×10 mg/mL.对0.3μg/25mLIr(Ⅳ)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61%(n=11).体系至少稳定3.5h.考察了40多种共存离子的影响,大多数常见离子不干扰,方法有较好的选择性.催化反应对Ir(Ⅳ)和丽红G均为一级反应,催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03.66kJ/mol.用于冶金产品及岩矿中铱的测定,结果与推荐值十分吻合.

关键词: , 红G , 高碘酸钾 , 催化光度法

活性蓝KN-R分子印迹CA/PVDF共混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李婧娴 , 董声雄 , 苗晶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9.01.002

采用湿相转化法制备了以活性蓝KN-R为印迹分子的醋酸纤维素(CA)-聚偏二氟乙烯(PVDF)分子印迹膜(MIM).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制备条件下可制得具有较大吸附结合率的MIM,此时的铸膜液组成为:活性蓝KN-R质量浓度硼ω1为0.1%,共混组成比ω(CA):ω(PVDF)=9.5:0.5,聚合物质量浓度ωp,为14%,添加剂LiCl质量浓度ωa为7.5%.所制得的MIM是一种特异分子吸附膜,对印迹分子具有亲和性,其分离机理属于延迟渗透机理.在一定范围(0~0.1%)内,随着印迹分子活性蓝KN-R质量浓度增大,MIM的吸附选择性提高.由吸附焓△H0及MIM与印迹分子间结合力强弱的测定结果可知,MIM与印迹分子之间的结合作用力以疏水/范德华力与氢键作用为主.

关键词: 湿相转化法 , 活性蓝KN-R , 分子印迹膜(MIM) , 共混膜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6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