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55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分选出钢渣中惰性矿物改善其胶凝性

贺宁 , 侯新凯 , , 杨洪艺

硅酸盐通报

用XRD、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量色散谱仪等测试手段,测定昆钢钢渣中微观结构特征,并用小型工业装置分选钢渣中RO相.昆钢钢渣中惰性矿物含量约占31%,其中RO约21%,Fe3O4和金属Fe约10%.分选惰性矿物后的高活性钢渣粉,以30%掺量方法检验,钢渣粉的7d、28 d活性指数均提高11%以上,达到一级钢渣粉标准.以50%掺量方法检验,钢渣粉7d、28 d活性指数分别49%~51%、67% ~68%;1∶1混合粉7d、28 d活性指数分别51%、71% ~72%,达到昆钢矿渣粉产品的活性水平.

关键词: 钢渣 , 惰性矿物 , 气力分选 , 胶凝性

溶剂热法合成用于十二烷异构化的高活性蛙Pt/SAPO-11催化剂

汪哲明 , 田志坚 , 腾飞 , 徐云鹏 , 徐竹生 , 林励吾

催化学报

采用溶剂热法,利用不同的硅源和铝源合成了硅的SAPO-11分子筛. 结果显示,与水热法合成的样品相比,溶剂热法合成的Pt/SAPO-11催化剂具有较大的外表面积,同时其硅含量、酸度和对正十二烷异构化的催化活性均显著提高. 在所有合成的Pt/SAPO-11催化剂样品中,以正硅酸乙酯与异丙醇铝为原料,采用溶剂热法合成的催化剂具有最高的酸度与十二烷异构化活性.

关键词: , SAPO-11 , 溶剂热合成 , 水热合成 , 十二烷 , 异构化

渗透的机理

方彦彦 , 田野 , 王晓琳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11.06.020

渗透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利用渗透原理的膜分离技术,能自发进行,无需外加压力即可实现,为水资源和环境问题提供了低能耗、高效率的解决途径.近年来渗透技术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重视,相关的研究快速发展.文章详细总结了渗透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深入分析了渗透的整个动力学过程,为渗透膜的设计和制备与驱动溶质的选择和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渗透 , 渗透压 , 机理 ,

HTBN/PAN复合膜分离庚烷/乙硫醚/丁硫醇混合物的渗透汽化研究

唐飞 , 陈剑 , 李继定 , 王蕾 , 展侠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11.02.011

制备了一系列HTBN/PAN复合膜,用于渗透汽化脱除庚烷/乙硫醚/丁硫醇混合物体系中的乙硫醚和丁硫醇,此复合膜优先脱除乙硫醚和丁硫醇.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膜的表面和断面进行表征.考察了复合膜在庚烷和庚烷/乙硫醚/丁硫醇混合物体系中的溶胀性以及复合膜在长时间操作下的稳定性,研究了膜液浓度对膜结构和膜分离性能的影响以及操作温度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联的HTBN在PAN多孔膜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分离层;膜在庚烷及庚烷/乙硫醚/丁硫醇混合物体系中的溶胀度均小于5%;操作温度对于膜的硫因子影响不大,而渗透通量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对于庚烷/乙硫醚/丁硫醇混合物分离体系(含硫量为160 μg/g),在80℃,50 h长时间操作下,HTBN/PAN复合膜的渗透通量为0.23 kg/(m2·h),硫因子为2.85.

关键词: 交联端羟基液态丁腈橡胶/聚丙烯腈 , 庚烷/乙硫醚/丁硫醇 , 渗透汽化

逆耦合循环研究进展

刘猛 , 张娜 , 罗尘丁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综述了作者所在研究集体所进行的逆耦合循环研究.通过对串联型、并联型逆耦合循环的相关研究和(火用)平衡比较分析,归纳提出了逆耦合循环系统集成原则,即:、逆循环采用同种工质;物流、能流耦合并重;优化配置热源加热过程;调控氨水工质浓度;回收利用系统内能.遵循该原则提出的变浓度氨水工质逆耦合循环体现了优良的性能.

关键词: 逆耦合循环 , 研究进展 , 系统集成原则 , 氨水工质

Dirac粒子的-反粒子自由度和-反粒子量子数

王顺金 , 周善贵 , H.C.Pauli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4.04.008

对Dirac粒子引进了-反粒子自由度和相应的内部τ空间的算子, 把γ矩阵分解成自旋σ算子和-反粒子τ算子; Dirac方程的解出现了-反粒子量子数; -反粒子变换是Dirac粒子的哈密顿量的反对称变换, Dirac粒子负能态能量的负值来自-反粒子量子数的负值; γ矩阵这种分解是处理物理相互作用的需要.

关键词: -反粒子自由度 , -反粒子量子数 , -反粒子内部空间

渗透膜污染特征及抗污染渗透膜研究进展

王涛 , 王宁 , 陆金仁 , 王志宁 , 胡云霞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16159/j.cnki.issn1007-8924.2017.01.020

渗透技术因其能耗低、水回收率高、截留能力强等优势,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膜分离技术.然而,膜污染引起水通量持续下降,膜寿命缩短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渗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如何有效控制膜污染已经成为渗透技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综述从渗透膜污染的角度出发,详细总结了渗透膜的污染特征,全面介绍了抗污染渗透膜的研究成果.通过对比众多的研究结果发现,渗透膜的性质、膜朝向、原料液性质以及膜过程操作条件是影响渗透膜污染形成与清除的重要因素.通过优化操作条件虽然可部分减轻膜污染,但不能彻底解决膜污染问题.开发抗污染渗透膜仍是根治膜污染的重要解决方案.最后详细介绍了目前抗污染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双皮层结构渗透膜的制备及结构调控、膜表面抗污染改性、开发抗污染亲水膜材料制备渗透膜等.其中,新型两亲性共聚物作为支撑层材料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是未来抗污染渗透膜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渗透 , 膜污染 , 抗污染 , 表面改性 , 共聚物

庚烷裂解及乙醇的影响

宋金瓯 , 姚春德 , 许汉君 , 刘士钰

工程热物理学报

论文研究乙醇对正庚烷氧化过程的影响.采用同步辐射方法测量当量比为1.0时庚烷/氧气/氩气,以及庚烷/乙醇/氧气/氩气低压层流预混火焰中主要成分的浓度.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乙醇改变了庚烷向己烷裂解的路线,促进了庚烷直接裂解成丁烯基的趋向,但丁烷、戊烷都仍是庚烷的主要裂解产物.添加乙醇,火焰中环已二烯、环戊二烯浓度增加,而且出现了乙烯醇、丁醇.研究结果可作为乙醇燃烧特性进一步研究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预混火焰 , 乙醇 , 庚烷 , 同步辐射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556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