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洪月
,
齐荣
,
侯艳霞
,
周秀霞
冶金分析
doi:10.13228/j.b0yuan.issn1000-7571.140260
采用盐酸和硝酸溶解样品,高氯酸冒烟除碳,20%(V/V)酸介质中,采用As 188.980nm、Cu 327.395 nm、Zn 328.233 nm为分析线,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铅精矿中砷、铜、锌.结果表明,基体效应对砷、铜、锌的测定结果没有显著影响,使用无铅基体匹配的方法绘制校准曲线.各元素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9 8;方法中砷、铜、锌的检出限分别为0.032 7、0.024 0、0.130 mg/L.按照实验方法测定铅精矿标准样品中砷、铜、锌,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7)为0.64%~1.1%;测定值与认定值一致,并且与碱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的测定值也相吻合.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
铅精矿
,
酸溶法
,
砷
,
铜
,
锌
鲁云华
,
赵洪斌
,
迟海军
,
董岩
,
肖国勇
,
胡知之
绝缘材料
以1,4-双(4-氨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苯(6FAPB)为含氟二胺单体,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和1,2,3,4-环丁烷四酸二酐(CBDA)为二酐单体,经低温溶液缩聚反应得到聚酰胺酸,再经热酰亚胺化处理制备出含氟共聚聚酰亚胺(CPI)薄膜.采用红外(IR)、紫外(UV-Vis)、溶解性测试等对CPI进行结构与性能表征,考察两种二酐单体的不同物质的量之比对共聚聚酰亚胺光学性能和溶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脂环二酐CBDA摩尔配比的增加,CPI薄膜在410 nm处的光透过率逐渐增加,薄膜颜色逐渐变浅,溶解性有所改善.
关键词:
聚酰亚胺
,
共缩聚
,
含氟
,
结构与性能
冯向前
,
冯松林
,
张文江
,
樊昌生
,
权奎山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5.01.043
对江西洪州窑从东汉晚期至晚唐五代8期400个瓷胎样品进行了中子活化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碱金属元素Na和Rb、碱土金属元素Ba及Fe等作为胎的助熔剂元素随年代的变化趋势相似, 都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U字形变化规律, 其中Fe作为呈色元素, 其含量的高低与瓷胎颜色的深浅是一致的.分析结果还揭示洪州窑的发展与衰落以及窑址的不断变迁可能都与制瓷原料的发现与消耗有关.对分析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可以将不同时期烧制的瓷胎样品大致分为5组: (1)东汉晚期东吴时期; (2)两晋和南朝时期; (3)隋代; (4)初唐和盛唐时期; (5)晚唐五代时期.
关键词:
核分析技术
,
洪州窑古瓷
,
元素特征
钢铁
在生产效率和板坯质量方面,连铸工艺中的弯月面控制总是十分重要的.为了掌握弯月面控制的发展方面,本文首先概括介绍早期针对生产效率而采用的弯月面控制技术,进而介绍当前为了提高板坯质量而采用的顶部凹槽的弯月面控制技术.80年代,两项关于生产效率的弯月面控制技术发展起来.一项是结晶器状况监测系统,另一项是高速结晶器调宽技术.至于板坯质量方面,最近我们发展了在结晶器周围加上低频交流电磁场的电磁连铸技术(EMC),并且开展了中间实验和连铸生产规模的应用研究.关于EMC技术在弯月面控制的三方面作用得到证实,即结晶器和凝固坯壳之间的软接触,垂直搅拌,焦耳热使初始凝固阶段能适度冷却.
关键词:
连铸
,
弯月面
,
凝固
,
电磁场力
曾德鸿
,
毛斌
,
鄂学全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0.02.012
电磁连铸中弯月面与磁场耦合作用,磁场约束弯月面成一定的形状.基于磁流体力学理论,导出以感应电流为未知量的冷坩埚电磁连铸的弯月面与磁场耦合的数学模型,并采用等参变换使连续曲面近似弯月面.在与实验结果对照的基础上,计算了感应器电流强度、磁场频率、感应器位置以及冷坩埚的分片数等对弯月面形状的影响及变化趋势.
关键词:
磁流体力学
,
冷坩埚电磁连铸
,
弯月面形状
,
等参变换
,
数值模拟
曾德鸿
,
毛斌
金属学报
电磁连铸中弯月面与磁场耦合作用, 磁场约束弯月面成一定的形状, 基于磁流体力学理论, 导出以感应电流为未知量的冷坩埚电磁连铸的弯同与磁场耦合的数学模型. 并采用等参变换使连续曲面近似弯月面, 在与实验结果对照的基础上, 计算了感应器电流强度. 磁场频率, 感应器位置以及冷坩埚的分片数等对弯月面形状的影响及变化趋势.
关键词:
冷坩埚电磁连铸
,
null
颜慧成
,
朱果灵
,
张柏汀
,
刘浏
,
蔡庆东
钢铁
用体积控制法对连铸结晶器弯月面区域的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然后用鹿岛制铁所的一整套原始数据进行验证计算,计算输出为温度场分布、凝壳表面温度、凝壳厚度、渣圈形状、渣缝隙宽度等数值结果.温度场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弯月面部分凝固是铸坯表面振痕形成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连铸结晶器
,
弯月面区域
,
传热
,
数值模拟
苏旺
,
朱苗勇
,
田陆
连铸
介绍了数字电动缸非正弦振动系统的技术特点,提出了影响铸坯振痕的弯月面形状必须依靠优化非正弦振动来实现的观点.但铸坯与结晶器之间摩擦力的存在,造成了非正弦振动曲线的失真与变形,采用摩擦力补偿模型,可以实现对非正弦振动曲线的修正,达到优化弯月面形状的目的,从而改善铸坯质量.
关键词:
数字电动缸
,
非正弦振动
,
弯月面
,
摩擦力补偿
,
铸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