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50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固体透氧膜法直接还原NiO-CeO2制备CeNi5合金

金属学报

在CaCl2熔盐中, 利用固体透氧膜(SOM)法直接电解混合氧化物NiO-CeO2制备CeNi5合金, 并与熔盐电解法(FFC)进行了对比. 阴极的制作方法与FFC法相同, 阳极为碳饱和Cu(或Sn) 液, 采用只允许氧离子通过的透氧膜隔开阴极和阳极, 这样可以采用较高的电解电压 (3.5 V)以获取更高的电解速率. 研究了SOM法制备CeNi5合金的可行性和影响因素, 如电解温度、电解时间, 以及产物的相组成和形 貌等. 结果表明: 通过SOM法, NiO-CeO2可完全还原为CeNi5. 电解中间产物的相组成分析表明, CeNi5的形成过程为: NiO首先还原为 Ni, 与随后生成的CeOCl反应生成CeNi5. SOM法与FFC法对比表明, 2.5 g的烧结试样采用SOM法电解3 h可电解完全, 电流效率为75.5%, 能耗为4.03 kW•h/kg; 采用FFC法需12 h才能电解出纯的CeNi5合金, 其电流效率为26.1%, 能耗为10.27 kW•h/kg. 相比于FFC法, SOM法具有更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关键词: 透氧膜 , electrolysis , CeNi5 , hydrogen storage alloy

沂沭断裂与金矿床的成生关系

刘永祥 , 张宝福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1.09.002

沂沭断裂在山东地质演化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由四条主干断裂组成,每条断裂具有自己的形成演化过程和变形特征.表现在自西向东形成活动时间由老(前古生代)变新(中-新生代);力学性质由扭张-压扭-走滑;伴生(NNE向)与派生(NW向)断裂由密到疏相间展布,显示倒N字型构造型地工,控制着金矿床类型及特征.基底滑脱层为地壳高导层(深17km),其中的热液体沿低级序断裂上升,对古老的熔花岗质岩石进行广泛的碱交代作用,在不同的构造部位及层次上被改造为具不同结构与构造的花岗岩.碱交代作用的排硅、提取矿质的过程,促使热液具有了成矿能力,并随断裂构造的时空特征而变化.

关键词: 沂沭断裂 , 演化规律 , 金矿床 , 成生关系

炉顶布料操作批特征数的研究

杜鹏宇 , 程树森 , 滕召杰

钢铁

针对不同炉料堆角形成不同料层截面,分析不同平台宽度对批特征数的影响,提出批特征数在二次料面堆角大于原始料面堆角时,批特征曲线分为3个区,即激变区、缓变区和微变区,特征曲线呈下降趋势;在二次料面堆角小于原始料面堆角时,批特征曲线无明显分区特征,特征曲线呈指数上升趋势。采用1∶10高炉比例模型, 研究堆角变化对料层截面的影响,确定了炉料堆角是批特征数变化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关键词: 炉顶 , burden charging , batch weight , thickness ratio , repose angle

炉顶布料操作批特征数的研究

杜鹏宇 , 程树森 , 滕召杰

钢铁

针对不同炉料堆角形成不同料层截面,分析不同平台宽度对批特征数的影响,提出批特征数在二次料面堆角大于原始料面堆角时,批特征曲线分为3个区,即激变区、缓变区和微变区,特征曲线呈下降趋势;在二次料面堆角小于原始料面堆角时,批特征曲线无明显分区特征,特征曲线呈指数上升趋势.采用1:10高炉比例模型,研究堆角变化对料层截面的影响,确定了炉料堆角是批特征数变化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关键词: 炉顶 , 布料操作 , , 特征数 , 堆角

空间充气展开结构用化材料和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刘宇艳 , 孟秋影 , 谭惠丰 , 杜星文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8.02.018

化技术和化材料是空间充气展开结构的一项合材料;热塑性(和轻度交联热固性)复合材料;铝/聚合物层合板.本文介绍了这几种材料的典型化技术,分别介绍了化体系的特点、研究现状以及该化技术相应的优势与局限性.

关键词: 空间充气展开结构 , 化材料 , 化技术

宇宙核

戴光曦 , 孙志虹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1.03.006

以很长半衰期(42×109 a)的β- 衰变的187Re-187Os核对作为大尺度的宇宙核来量度宇宙的年纪, 是近代天文学与核物理学相结合的又一典范. 这种宇宙时钟是利用裸核187Re与它的衰变子体187Os同位素在共生矿中天然含量的比值来测定时间的. 利用187Re裸核的半衰期通过核物理计算可对中性187Re的半衰期进行修定.

关键词: 宇宙核 , 哈勃常数 , 退行速度 , 中性/裸核187Re , 同位素的天然含量 , 大爆炸

用IBX对醋酸去氢表酮选择性脱氢合成3β-乙酰氧基-甾-△5,15-二烯-17-酮

贺诗华 , WANG Chun-Ting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8.08.028

以醋酸去氢表酮为起始原料,于温度为65~70℃的DMSO-甲苯混合溶剂中,反应时间为22 h,利用二碘酰基苯甲酸(IBX)对醋酸去氢表酮的选择性脱氢简便高效地合成了曲螺酮关键中间体3β-乙酰氧基-甾-△4,15-二烯-17-酮;探讨了IBX与醋酸去氢表酮的摩尔比对目标化合物的收率影响.实验表明.在n(IBX):n(醋酸去氢表酮)=1.5∶1.0时,目标化合物的收率最佳,达到73%.目标化合物经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及元素分析测试技术确证了其化学结构.

关键词: 醋酸去氢表 , IBX , β-乙酰氧基-甾-△5 , 15-二烯.酮 , αβ-不饱和羰基甾体 , 中间体

含氟共聚聚酰亚胺的合成与性能研究云华,洪斌,迟海军,董岩,肖国勇,胡知之

云华 , 洪斌 , 迟海军 , 董岩 , 肖国勇 , 胡知之

绝缘材料

以1,4-双(4-氨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苯(6FAPB)为含氟二胺单体,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和1,2,3,4-环丁烷四酸二酐(CBDA)为二酐单体,经低温溶液缩聚反应得到聚酰胺酸,再经热酰亚胺化处理制备出含氟共聚聚酰亚胺(CPI)薄膜.采用红外(IR)、紫外(UV-Vis)、溶解性测试等对CPI进行结构与性能表征,考察两种二酐单体的不同物质的量之比对共聚聚酰亚胺光学性能和溶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脂环二酐CBDA摩尔配比的增加,CPI薄膜在410 nm处的光透过率逐渐增加,薄膜颜色逐渐变浅,溶解性有所改善.

关键词: 聚酰亚胺 , 共缩聚 , 含氟 , 结构与性能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651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