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全勇
,
朱燕娟
,
苗成成
,
罗洁
,
张伟
,
赵腾起
,
张春华
材料工程
doi:10.11868/j.issn.1001-4381.2015.08.005
采用超声波辅助沉淀法分别在单元掺杂、二元掺杂和不掺杂三种情况下制备了三种不同镍源的纳米氢氧化镍,研究三种阴离子(NO3-,Cl-,SO2-4)对产物晶相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掺杂时,半径较大的SO2-4离子有利于α‐Ni(OH)2的形成;在单掺杂Co(Ni2+∶Co2+=1∶0.20)时,NO3-离子不仅有利于α‐Ni(OH)2的形成,而且可以使α‐Ni(OH)2在碱液中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当复合掺杂Co/Cu(Ni2+∶Co2+∶Cu2+=1∶0.15∶0.05)时,三种镍源制得的样品均为纯α‐Ni(OH)2结构,但以Ni(NO3)2为镍源的α‐Ni(OH)2在碱液中结构稳定性较高,NiCl2次之,NiSO4较差。可见,α‐Ni(OH)2结构及稳定性既与掺杂情况有关,也与阴离子密切相关。
关键词:
镍源
,
氢氧化镍
,
结构稳定性
,
阴离子
,
α-Ni(OH)2 晶相
杨瑞昌
,
王彦武
,
唐虹
,
司徒荣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报告了使用R-12作工质进行的自然循环过冷沸腾起始点和净蒸汽产生点的实验结果。实验过程中使用可视化方法观察确定过冷沸腾起始点和净蒸汽产生点. 在相当宽广的工质压力、入口过冷度及加热功率范围内研究了上述参数对过冷沸腾起始点和净蒸汽产生点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计算自然循环过冷沸腾起始点和净蒸汽产生点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
自然循环
,
过冷沸腾起始点
,
净蒸汽产生点
,
实验研究
孔令健
,
韩吉田
,
陈常念
,
逯国强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对卧式螺旋管内R134a过冷流动沸腾的起始点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壁面温度的变化规律判定过冷沸腾起始点.在热流密度逐渐增大的情况下,对过冷沸腾发生时相关参数的不同变化进行了研究,得到了过冷沸腾起始点上壁面过热度和热流密度随位置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入口参数对过冷沸腾起始点的热流密度的影响趋势.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展了适用于卧式螺旋管内过冷沸腾起始点热流密度的经验关联式.
关键词:
过冷沸腾
,
起始点
,
壁面过热度
,
热流密度
,
关联式
黄理浩
,
陶乐仁
,
郑志皋
,
刘效德
,
张庆钢
工程热物理学报
实验以去离子水为工质,研究矩形窄通道内饱和沸腾起始点的影响因素.通过改变矩形板的壁面加热功率密度,工质的质量流量和入口温度分析饱和沸腾起始点的变化规律.实验得出:饱和沸腾段随着加热功率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质量流量的增加而缩短,随着入口温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入口温度在高加热功率密度时对饱和沸腾起始点的影响相对较小,在低加热功率密度下影响较大.
关键词:
热工学(制冷及低温工程)
,
饱和沸腾起始点
,
实验研究
,
矩形窄通道
周定伟
,
马重芳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严格按照实验程序,首次系统地研究了沸腾起始点受圆形浸没射流冲击速度大小、液体流动方向、液体过冷度和喷嘴直径等因素的影响,将沸腾终止点与理论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起沸点随液体过冷度增加而降低,与其它因素无关.并从强润湿性液体沸腾机理的角度对起沸点的影响因素给出了相应的解释.
关键词:
射流冲击
,
滞后
,
沸腾传热
,
强润湿性液体
鲁云华
,
赵洪斌
,
迟海军
,
董岩
,
肖国勇
,
胡知之
绝缘材料
以1,4-双(4-氨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苯(6FAPB)为含氟二胺单体,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和1,2,3,4-环丁烷四酸二酐(CBDA)为二酐单体,经低温溶液缩聚反应得到聚酰胺酸,再经热酰亚胺化处理制备出含氟共聚聚酰亚胺(CPI)薄膜.采用红外(IR)、紫外(UV-Vis)、溶解性测试等对CPI进行结构与性能表征,考察两种二酐单体的不同物质的量之比对共聚聚酰亚胺光学性能和溶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脂环二酐CBDA摩尔配比的增加,CPI薄膜在410 nm处的光透过率逐渐增加,薄膜颜色逐渐变浅,溶解性有所改善.
关键词:
聚酰亚胺
,
共缩聚
,
含氟
,
结构与性能
张佳
,
白博峰
工程热物理学报
对不同超声强度和辐射距离条件下过冷池沸腾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超声波有效强化了沸腾起始段换热,对高热流密度沸腾传热也有一定的强化作用.超声辐射距离越近,强度越大,强化传热效果越好.对单相对流和沸腾起始区传热,超声波强化传热机理为空化作用;高热流密度沸腾时超声波对强化传热的主要机理是声流作用.得到了传热实验关联式.
关键词:
超声波
,
池沸腾
,
声流
,
换热特性
金属学报
第一期高路不锈翎中裂较的研究········……,..........................................…… ·········~······一李薰、贺潜菊、张振芳、孺梦菊、严媒、赵蕙田(l)高煊煊缸内化学平衡的考察n.矽一硫、矽一碳和矽一锰平衡······……都元满(13)从铅鼓夙攘烟崖富集锡拜回收铅的研究·······································……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