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不同介孔结构的SiO2对PMMA性能的影响

焦剑 , 汪雷 , 吕盼盼 , 崔永红 ,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14.06.013

分别采用二维六方孔结构SiO2(SBA-15)和蠕虫状孔结构SiO2 (MSU-J)与MMA原位聚合制备介孔SiO2/PMMA杂化材料.采用XRD、N2吸附-脱附、SEM、DSC和TGA等方法研究了材料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介电性能.结果表明:介孔SiO2对PMMA有增强增韧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杂化材料热性能和介电性能的提高.杂化材料的热稳定性和耐热性均高于PMMA,含4wt%的SBA-15/PMMA和7wt%的MSU-J/PMMA杂化材料的介电常数由2.91分别降至最低2.73和2.64.

关键词: 介孔二氧化硅 ,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 杂化材料结构 , 性能

三维蠕虫状介孔二氧化硅对CO2吸附性能的研究

曹静 , 焦剑 ,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6.18.012

研究了有机胺固载3D蠕虫状介孔二氧化硅MSU-J的表面结构、介孔类型、氮含量以及吸附温度对CO2吸附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透射电镜、N2吸附/脱附、热重分析和元素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介孔结构和CO2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浸渍法对MSU-J进行氨基改性的效率明显高于接枝法,产物具有较高的CO2吸附量,且水化处理后介孔MSU-J表面的Si-OH得以再生使氨基的负载量增加,CO2吸附量从43.2 mg/g增加到52.6 mg/g.与SBA-15相比,氨基改性后MSU-J的CO2吸附量从28.4 mg/g增加到154.5 mg/g,远大于前者的23.4~65.4 mg/g.吸附温度对MSU-J吸附CO2的影响很大,且随吸附温度降低,吸附量升高,在室温时达最大值125 mg/g,故MSU-J的低温吸附性能优异.

关键词: MSU-J , CO2吸附 , 表面结构 , 介孔类型 , 吸附温度

含氟共聚聚酰亚胺的合成与性能研究鲁云华,洪斌,迟海军,董岩,肖国勇,胡知之

鲁云华 , 洪斌 , 迟海军 , 董岩 , 肖国勇 , 胡知之

绝缘材料

以1,4-双(4-氨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苯(6FAPB)为含氟二胺单体,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和1,2,3,4-环丁烷四酸二酐(CBDA)为二酐单体,经低温溶液缩聚反应得到聚酰胺酸,再经热酰亚胺化处理制备出含氟共聚聚酰亚胺(CPI)薄膜.采用红外(IR)、紫外(UV-Vis)、溶解性测试等对CPI进行结构与性能表征,考察两种二酐单体的不同物质的量之比对共聚聚酰亚胺光学性能和溶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脂环二酐CBDA摩尔配比的增加,CPI薄膜在410 nm处的光透过率逐渐增加,薄膜颜色逐渐变浅,溶解性有所改善.

关键词: 聚酰亚胺 , 共缩聚 , 含氟 , 结构与性能

金属学报 第二卷 1957 目录

金属学报

第一期高路不锈翎中裂较的研究········……,..........................................…… ·········~······一李薰、贺潜菊、张振芳、孺梦菊、严媒、蕙田(l)高煊煊缸内化学平衡的考察n.矽一硫、矽一碳和矽一锰平衡······……都元满(13)从铅鼓夙攘烟崖富集锡拜回收铅的研究·······································…… ·············....

关键词:

土壤腐蚀环境因素的原位连续动态检测(摘要)

吴均 , 张道明 , 孙慧 , 王开军

腐蚀学报(英文)

土壤腐蚀环境因素的原位连续动态检测(摘要)吴均,张道明,孙慧,王开军(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本文简要介绍了土壤电阻率、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土壤电位梯度、土壤盐分浓度、土壤氯离子浓度、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七项土壤腐蚀环境因素的原位连续动态检测回土壤温度的原位连续测试对一定深度、尤其是地厂构件埋设深度的土壤温度进行定点连续测试,以积累该深度土壤温度的季节性变化数据采用我所研制的多通道数字式温....

关键词:

竹炭及SiC陶瓷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江泽慧 , 任海青 , 费本华 , 张东升 , 岳永德 , 陈晓红

新型炭材料 doi:10.3969/j.issn.1007-8827.2006.01.001

以毛竹、印度竹为原料,在氮气氛中炭化制得竹炭,然后于1450℃下采用熔融Si渗透技术制得SiC陶瓷材料.借助SEM、XRD、X射线能谱仪、TGA和万能力学试验机等测试手段对竹炭和SiC陶瓷材料的微观构造、物相构成、材料的微区成分、力学特性及竹材的热失重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竹炭及其SiC陶瓷材料都继承了竹材的各向异性和微观构造特征;竹基SiC陶瓷是一种包含单质Si、C和SiC多相成分的复合材料;由两种竹材制备的竹炭及其SiC材料在微观构造、相组成和抗压力学性能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关键词: 竹材 , 竹炭 , SiC陶瓷 , 微观结构 , 抗压强度

“液态镓-銻系合金中组分銻的蒸气压”一文的討論

金属学报

<正> 朱锡熊:由彭年和莫金璣同志所作“液态鎵-锑系合金中组分锑的蒸气压”一文的突验数据,可以进一步了解到有关Ga-Sb溶液的热力学性质。 、莫在720°,750°和780℃测定了x_(Sb)=0.30-1.00成分范围的Ga-Sb溶液中组元Sb的蒸气压,因原数据比较散乱,欲根据其原始数据进行分析,需要先对数据进行处理。先按原始数据画出三个温度的lg P_(Sb_4)-x_(Sb)的光滑曲线,由曲线读出不同x_(Sb)成分时的lg P_(Sb_4)值。固定溶液的成分,再以lg P_(Sb_4)对1/T作直线,由直线读出该成分对应于上述三个温度的1g P_(Sb_4),也即组元Sb的蒸气压。两次处理的曲线示于图1,取出的组元Sb的蒸气压(毫米汞柱)列于表1。

关键词:

贝壳珍珠层层间断口及死亡期的XPS研究

侯东芳 , 周根树 , 郑茂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4.06.016

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贝壳球层层间断口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及其随死亡期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贝壳珍珠层层间都含有C、Ca、N、O这四种元素,还有少量的S元素,有机质元素含量为C(67.50),O(17.68),N(14.24),S(0.58)at%.层间断口处有机物均匀存在于断口两侧,裂纹在有机物中的路径是曲折的,有利于增韧.对应于珍珠层力学性能随死亡期的变化,层间有机物随死亡期的延长其成份也有所变化.

关键词: 珍珠层 , XPS , 死亡期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