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748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叠轧深变形制备超细晶Al-1%Mg合金

管仁国 , 李俊鹏 , , 张雪飞 , 徐永昌 , 温景林

材料与冶金学报 doi:10.3969/j.issn.1671-6620.2005.01.016

叠轧深变形技术具有商业化生产超细晶材料的潜力.在叠轧等效应变为4.0的条件下得到了平均晶粒为0.5μm的Al-1%Mg合金超细晶组织;在热作用下合金组织由亚稳定态向稳定态转化,在退火温度高于200℃时晶粒变化明显,在200℃以下,晶粒生长比较缓慢;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合金组织发生静态回复与静态再结晶过程,静态回复是通过位错的滑移和攀移而进行的,再结晶是通过亚晶合并生长而进行的.

关键词: 叠轧 , 深变形 , 超细晶 , 回复 , 再结晶

黑龙江黑河八车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许国辉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8.09.005

通过对八车钼矿区地质特征、控矿因素的研究表明:金矿化严格受区内构造控制;同时与燕山期正长-碱长花岗岩体以及其中的各种脉岩具有密切的时间、空间及成因联系;燕山期中细粒二长花岗岩、中细粒花岗闪长岩、中粒英云闪长岩是钼矿化的成矿母岩和围岩.同时总结了找矿标志,为区内钼矿的成因研究和进一步的找矿工作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地质特征 , 找矿标志 ,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 , 八车钼矿床

海洋波发电装置用材防护研究

张丽华 , 灵源 , 林联灏 , 陆明生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海洋波发电装置用材防护研究张丽华,灵源,林联灏,陆明生(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上海20050)1前言海洋波发电装置是将海洋的波浪能转换成电能的新型节能装置,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近年来已用于航标灯、气象遥测浮标等[‘,‘]。它先将波浪能通过中心管气室转换成空气能,然后再经过对称翼空气透平将其转换成机械能,进而通过交流永磁发电机最终转换成电能。对称翼空气透平(以下简称叶轮)是在海洋环境中?...

关键词:

的分离富集

冯月斌 , 张锦柱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3.07.014

综述了的分离和富集方法,主要包括各种吸附和萃取方法.采用活性炭和泡沫塑料(简称泡塑)吸附分离是传统的分离富集法,有负载活性炭和有负载泡塑可以提高富集的能力.近些年,离子交换树脂和离子交换纤维素在分离富集的应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萃取法除了使用传统的MIBK作为萃取剂,又见报道硫醚、亚砜、醇类等作为萃取剂的各种萃取体系.文中引用参考文献107篇.

关键词: , 分离富集 , 吸附 , 萃取

摩擦显微镜及几种材料的微摩擦特性

路新春 , 王吉会 , 戴长春 , 温诗铸 , 绀野大介

材料研究学报

介绍了自制的摩擦显微镜基本原理、结构及关键技术.该仪器能够同时或分别采集横向和.法向信号,进行多种微观函数的程控采集,例如法向与信号电流的对应关系,针尖与样品间的粘附还介绍了uN级载荷定量设定方法等.利用该仪器研究了探针与膜、光盘之间的接触式滑动的微观摩擦行为对微观接触状态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计算摩擦系数的方法

关键词: 摩擦显微镜 , null , null

火试重量法测定载炭中银

夏珍珠

冶金分析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0-7571.010052

称取一定量的载炭进行火试配料,经过熔炼、灰吹得到金银合粒,使用硝酸分金得到粒,再通过计算得到载炭中银含量,从而建立了火试重量法测定载炭中银含量的方法.经过试验,确定了火试配料中试样量、氧化铅加入量、灰吹温度等最佳试验条件.根据目前国内载炭的生产水平,在载炭国家标准物质加入一定量的共存元素,进行了银量测定的干扰试验,结果表明载炭中共存元素(Cu、Fe、Pb、Cd、Zn、Bi、Cr、Ca、Mg、As)对银测定无影响.将方法用于3个载炭国家标准物质中银的测定,测定值与认定值基本吻合,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为0.82%~4.2%.

关键词: , , 火试

杂质元素对火试重量法测定粗量影响的探讨

马丽军 , 李正旭 , 钟英楠 , 阚春海 , 肖千鹏 , 可迪

黄金 doi:10.11792/hj20170419

研究了杂质元素对火试重量法测定粗量的影响,并通过一系列实验分别确定了粗中铜、铁、锌、镍、铂、钯、硒、碲、锑、铋、钛、钨12种杂质元素适用于该方法的上限量值,及杂质元素超上限量值时所采取的措施,保证了方法的适用性,对指导黄金冶炼企业准确测定粗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 火试 , 重量法 , 杂质 , 增量

化学镀镍浸厚不均探究

胡光辉 , 李大树 , 黄奔宇 , 蒙继龙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6.07.019

分析了化学镀镍浸过程中层厚度不均的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试验发现,面积不同的铜面发生电气互联时容易造成厚不均的现象,而无电气互联情况时,厚均匀性比较好.导致厚不均的原因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电势影响,二是双极性效应.

关键词: 化学镀镍 , , 双极性效应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749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