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强
,
杨滨
,
李娜
,
林苏华
,
孙立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5.00180
研究了σ相对核电一回路主管道Z3CN20.09M不锈钢冲击韧性的影响,利用原位拉伸、显微硬度、断口形貌等手段分析了σ相的脆化机理.结果表明,σ相显著降低一回路主管道不锈钢的冲击韧性,时效处理Z3CN20.09M不锈钢中以σ相为主的由铁素体共析分解生成的(σ+γ2)结构的硬度远高于奥氏体基体,两者变形协调性差,(σ+γ2)结构阻碍位错滑移,提高材料强度,同时降低塑性;(σ+γ2)结构内部存在大量高能量σ/γ2和α/σ/γ2非共格界面,变形时应力在此处集中,成为潜在裂纹源,易萌生裂纹.高应变速率下,裂纹迅速在其内部产生、扩展是材料韧性降低、变脆的本质原因.
关键词:
Z3CN20.09M不锈钢
,
σ相
,
韧性
,
脆化机理
段振刚
,
沈朝
,
张乐福
,
王力
,
徐雪莲
,
石秀强
腐蚀与防护
通过模拟压水堆一回路水环境,对304和316L两种不锈钢进行了在含锌10μg/kg,320℃高温溶液中浸泡1 000 h的腐蚀试验,并对试验后的试样氧化膜进行SEM和XPS分析.结果表明,304不锈钢的腐蚀增重率高于316L,且其氧化膜较316L疏松;两种试样均形成了富铁、锌内富铬的氧化膜;外层氧化膜以(Zn,Fe,Ni)(Fe,Cr)2O4为主,内层以ZnCr2O4为主,氧化膜与基体过渡层以Cr2O3为主.
关键词:
压水堆
,
304不锈钢
,
316L不锈钢
,
含锌溶液
,
XPS分析
王永强
,
杨滨
,
李娜
,
林苏华
,
孙立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5.00180
研究了s相对核电一回路主管道Z3CN20.09M不锈钢冲击韧性的影响, 利用原位拉伸、显微硬度、断口形貌等手段分析了s相的脆化机理. 结果表明, s相显著降低一回路主管道不锈钢的冲击韧性, 时效处理Z3CN20.09M不锈钢中以s相为主的由铁素体共析分解生成的(s+g2)结构的硬度远高于奥氏体基体, 两者变形协调性差, (s+g2)结构阻碍位错滑移, 提高材料强度, 同时降低塑性; (s+g2)结构内部存在大量高能量s/g2 和a/s/g2非共格界面, 变形时应力在此处集中, 成为潜在裂纹源, 易萌生裂纹. 高应变速率下, 裂纹迅速在其内部产生、扩展是材料韧性降低、变脆的本质原因.
关键词:
Z3CN20.09M不锈钢
,
s相
,
韧性
,
脆化机理
辛长胜
,
海正银
,
王辉
,
胡勇
,
曹林园
,
王瑞阳
材料保护
为研究AP1000一回路冷却剂中加锌对安全端同材焊接区域的影响,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能谱仪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测试方法,分析了316LN/316L不锈钢焊接接头在模拟压水堆一回路冷却剂加锌环境下的氧化特性.结果表明:焊接接头母材区、热影响区和焊缝区的金相组织之间存在明显的熔合线,母材区与热影响区均为奥氏体,且热影响区晶粒稍显粗大,焊缝区则有少量铁素体析出;未加锌环境中母材区氧化膜呈黑色,焊缝区氧化膜呈暗红色,氧化膜表面与焊缝区无明显差异;加锌10 μg/L母材区与焊缝区氧化膜均呈现黑色,比未加锌时焊接接头氧化物的颗粒更小,未加锌焊缝区的氧化膜比母材区更薄;加锌溶液中各区域氧化膜厚度趋于一致,比未加锌的减小近45%.
关键词:
不锈钢焊接接头
,
腐蚀行为
,
压水堆
,
加锌
,
氧化膜
段振刚
,
张乐福
,
王力
,
徐雪莲
,
石秀强
腐蚀学报(英文)
通过模拟压水堆一回路水环境,对304奥氏体不锈钢在320℃含Zn分别为60和120 μg/kg两种高温溶液中进行了600 h的腐蚀实验,对腐蚀后的试样表面进行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分析.结果表明,试样在含锌溶液中形成了主要化学成分为Zn(Cr,Fe)2O4的致密氧化膜;提高溶液中Zn的浓度,试样的腐蚀速率降低,氧化膜中Fe含量增多.
关键词:
Zn
,
304奥氏体不锈钢
,
压水堆
,
氧化膜
,
XPS
倪卓
,
李丹
,
钟玉莲
,
刘丽双
,
陈展明
材料导报
采用十八胺对永固红F5R进行化学修饰,以Span-80为稳定剂,四氯乙烯为分散介质,制备了分散性和稳定性良好的电泳液.以此电泳液为囊芯,脲甲醛树脂为壁材,制备了一种红色电子墨水微胶囊,研究了投料比、合成温度、酸化时间和搅拌速度等对合成微胶囊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微胶囊形貌呈规则球形,表面光滑,囊壁结构致密,强度较好,包覆率达到82%,囊芯含量达到76%.永固红F5R电泳液微胶囊具有明显的电场响应行为,可以作为柔板显示器的功能材料.
关键词:
电子墨水
,
微胶囊
,
永固红F5R
,
电场响应
郭跃岭
,
韩恩厚
,
王俭秋
腐蚀学报(英文)
doi:10.11903/1002.6495.2014.268
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谱技术(XPS)、和X射线衍射(XRD)技术,分析了国产锻造态316LNSS在加氢高温高压水中浸泡480h后表面氧化膜的形貌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氧化膜最外层主要分布两种不同尺寸的氧化物颗粒,大尺寸氧化物(~1 nnn)分布较为稀疏,而小尺寸氧化物(200~300 nm)分布非常紧密;锻造态316LNSS表面形成外层富Fe、内层富Cr的双层结构氧化膜,外层氧化膜主要由Fe3O4和少量氢氧化物(Ni(OH)2和CrOOH等)组成,内层氧化膜主要由富Cr尖晶石结构氧化物组成.同时讨论了316LNSS在模拟压水堆一回路水中的氧化机制.
关键词:
核电材料
,
不锈钢
,
锻造
,
氧化膜
,
腐蚀
,
高温高压水
杨成
,
刘德仁
,
王旭
,
刘国太
硅酸盐通报
本试验主要研究目的是SBS改性剂、相容剂、稳定剂、剪切速率、剪切时间、发育时间对永古高速公路SBS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查阅该地区沥青路面资料,初步确定在相容剂掺量1.5%,稳定剂掺量1.5‰的前提下,通过对沥青软化点、25℃的针入度、5℃的延度、离析软化点差进行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最终确定SBS改性沥青的SBS改性剂掺量3.8%、相容剂掺量1.5%、稳定剂掺量2‰.在此SBS改性沥青的前提下,研究剪切速率、剪切时间、发育时间对SBS改性沥青的影响,在剪切时间30 min,发育时间90 min的前提下,继续对沥青软化点、25℃的针入度、5℃的延度进行试验,整理分析数据,得到最终的制备工艺为:剪切速率5500 r·min-1、剪切时间35 min、发育时间为120 min.得到结论为永古高速SBS改性沥青为:SBS改性剂掺量3.8%、相容剂掺量1.5%、稳定剂掺量2‰、剪切速率5500 r·min-1、剪切时间35 min、发育时间120 min.
关键词:
改性沥青
,
SBS改性剂
,
相容剂
,
稳定剂
,
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