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烈炜
,
赵新强
,
辛富东
材料开发与应用
doi:10.3969/j.issn.1003-1545.2002.04.002
利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尖晶石型LiMn2O4,利用X射线衍射、循环伏安、充放电测试、交流阻抗等手段对它进行了研究.发现活性物质在不同的电位下具有不同的电化学特征,电位处在平台区时与处在非平台区时相比,交流阻抗谱明显不同.电位处于非充放电平台区时,高频表现为锂离子电极材料中的固态扩散,在充放电平台区时,高频表现为电子到达活性物质的通道的阻抗.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
尖晶石型LiMn2O4
,
交流阻抗
田树旬
低温物理学报
找到了一个能够用矩阵法计算的新序参量,此参量既能给出有限数量格点时一维伊辛模型中存在相变,又能给出无限数量格点时相变消失的结果.利用此序参量求出了一个计算相变点的简洁近似公式.
关键词:
一维伊辛模型
,
相变
,
矩阵法
盛光敏
,
张功庭
,
阎春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拉、压循环试验测试了Az31镁合金的包辛格效应(BE),并研究了BE的机制.测试结果表明:压缩预变形后反向拉伸出现明显的BE.而拉伸预变形后反向压缩出现反包辛格效应(RBE);且包辛格效应比反包辛格效应明显.循环拉、压加载过程中的显微组织和晶体取向演化研究结果表明,出现包辛格效应是由于预压缩时改变晶粒取向与反向拉伸时去孪生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预拉伸变形虽然不改变晶粒取向,但使轴比c/a值降低,使反向压缩时发生孪生更加困难,从而导致反包辛格效应.
关键词:
AZ31镁合金
,
包辛格效应
,
反包辛格效应
,
晶粒取向
涂运冲
,
谢军龙
,
王嘉冰
,
张师帅
,
吴克启
工程热物理学报
在哈密尔顿体系下,提出气体声波传播的一种新的谐振子模型,并引入群论确定气体声波传播过程中的分子振动模式、能级简并.新模型将气动声学声传播问题与分子振动关联起来.由于发展高效的薛定谔方程的数值计算方法,有利于联系分子的性质来解释声的传播.本文从此出发,用二阶有限差分格式和生成函数法构造的二阶辛格式分别计算一维定态谐振子势场和含时谐振子势场的薛定谔方程,分析了数值解的误差以及传播能量误差.结果表明辛算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关键词:
哈密顿原理
,
薛定谔方程
,
辛几何算法
郑明泓
,
邵拥军
,
赵晓霞
,
刘忠法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辛庄金矿位于山西陆台五台隆起西北侧与燕山沉降带西南缘两大构造单元相互嵌接的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带上,矿体产状受NNW和NW向断裂控制。根据脉体穿切关系和矿物交代关系,可以将辛庄金矿分为早、中、晚3个成矿阶段。本区流体包裹体主要以气液两相包裹体为主,成矿温度有两个峰值:320~340℃和220~260℃,分别对应石英?黄铁矿阶段和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属于中高温的范围。包裹体气相成分以H2O和CO2为主,并含有一定量的CH4以及极少量的H2、C2H2和C2H6;液相成分主要有Ca2+、Mg2+、Na+、K+、SO42?、Cl?和F?。本区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流体具有大气降水与深部岩浆流体混合特点。总体而言,辛庄金矿的初始流体具有中高温、富CO 2、低盐度的流体特征,晚成矿阶段流体演化为低温、低盐度水溶液流体,流体的不混溶导致了主成矿期矿质的大量沉淀。辛庄金矿为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液型金矿床。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
成矿流体
,
矿床成因
,
辛庄金矿床
程振华
,
高常庆
,
张桂霞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1998.02.011
总结了东日电源厂纯水制备系统设计,阐述了高矿化度原水制取纯水工艺选择的要素,以及电渗析-离子交换联合脱盐系统应用于高矿化度原水制取纯水工艺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关键词:
纯水
,
离子交换
,
脱盐
,
电渗析
,
阳床
,
阴床
,
混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