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翔
,
张一敏
,
包申旭
,
边颖
,
任浏祎
稀有金属
doi:10.13373/j.cnki.cjrm.2015.10.012
含钒石煤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优势含钒资源,分布广泛且蕴藏量极其丰富,从含钒石煤中提取V2O5已经成为我国获得钒资源的一种重要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早在20世纪60年代,已有研究者对石煤提钒进行了相关研究,但由于其矿石性质复杂,钒赋存状态多样,不同地区不同性质的含钒石煤需采用不同的提钒方法,因此查明有价金属钒在石煤中的赋存状态对提钒工艺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针对湖北某典型含钒石煤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石煤矿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及矿物的嵌布特征,通过结晶矿物学分析、钒价态分析、化学物相分析和能谱分析,探明了钒在石煤中的赋存状态.结果表明,该石煤中V2 O5品位为0.71%,是唯一具有回收利用价值的元素,原矿主要由石英、白云母、黄铁矿、方解石、煤和少量高岭石等粘土矿物组成,钒主要以V3+,V4+的形式类质同象赋存于白云母晶格中.该矿石属于典型的云母型含钒石煤.
关键词:
石煤钒矿
,
工艺矿物学
,
嵌布特征
,
类质同象
边颖
,
张一敏
,
任浏祎
,
包申旭
,
赵云良
,
刘翔
稀有金属
doi:10.13373/j.cnki.cjrm.2014.04.024
湖北某高钙、高碳型含钒石煤CaO品位为6.26%,C品位为13.44%,钒赋存在白云母中,V2O5品位为0.71%,碳质对矿物的浸染严重.针对高含量的方解石会提高湿法提钒酸耗,增加生产成本的问题,在原有湿法提钒的基础上,利用浮选预先抛除方解石,降低了酸耗,提高了湿法提钒入料的钒品位.对比了浮选脱碳和焙烧脱碳对油酸钠浮选方解石的影响,通过实验探索出了一种浮选方解石的新工艺.实验结果表明,焙烧脱碳可以消除碳质对药剂的优先吸附,提高药剂的选择性,浮选效果优于浮选脱碳;选用等可浮流程,以2#油为捕收剂浮选出部分可浮性好的方解石和白云母作为钙钒混合精矿,可浮性较差的矿物与钙钒混合精矿再分别浮选分离方解石,降低了浮选的难度和药剂的用量,提高了浮选指标,确定了焙烧脱碳-分散脱泥-2#油等可浮选-强化选钙-混合精矿钙钒分离的新工艺,通过闭路实验获得了产率为22.3%、品位为36.66%、回收率为81.8%的钙精矿,V2O5损失率为16.6%,原矿的V2O5品位由0.71%提高至0.87%的浮选指标,实现了方解石的有效抛除和钒的富集,为后续湿法提钒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关键词:
高钙
,
高碳
,
含钒石煤
,
脱碳
,
方解石浮选
王恩睿
,
吝章国
,
谷凤龙
,
贾耿伟
,
王连轩
,
程迪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5.01.022
对影响带钢表面质量的几种常见边部缺陷及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采用关键过程数据分析和电镜观察相结合的方法明确了形态相似、诱因各异的形成特点.结果发现,外生夹杂导致的热轧带钢边部层状、线状缺陷区分布富含F、Na、Mg、Si等元素的块体,局部存在夹杂物与氧化铁的异质混合层.薄规格冷轧带钢叠轧类层状缺陷与轧制工艺参数设置有关,其层间组织光滑;边部线状缺陷异物刮痕特征明显,缺陷处无异物质点.研究结果为带钢表面缺陷的成因及判定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
关键词:
带钢
,
表面质量
,
层状缺陷
,
线状缺陷
钢铁
在线测量板坯宽度很重要,LIMAB公司开发了板坯宽度测量技术.测量板坯宽度不仅对连铸重要,而且对轧钢工序也重要.测量装置可以安装在切割装置之前或之后,测量数据可以传输给其它系统或传输给网络系统.测量系统可以用于钢厂环境,测量元件用不锈钢保护,并用压缩空气冷却.测量的参数为板坯位置、边部轮廓、板坯宽度和板坯边部厚度.借助于准确的速度和温度数据,板坯长度也可以测量.这一系统可以测量的板坯最大厚度为700mm,离传感器的最大距离为2000mm,每次扫描时间为250微秒,可以产生500个测量数据.
关键词:
激光测量
,
宽度测量
,
尺寸测量
刘现玲
,
朱开军
,
张植伟
,
王文才
连铸
论述了邯钢三炼钢板坯边部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与钢水中气体含量、结晶器振动参数及二冷工艺制度有关;加强钢保护浇注,避免钢水二次氧化,优化工艺参数,保证矫直温度,可改善铸坯的表面质量,使高强船板边裂改判率由4.5%降低到1.8%。
关键词:
边裂
,
结晶器
,
二次冷却
,
保护浇注
李婷婷
,
郭海荣
,
陈爱华
,
蔡峰
,
李化龙
上海金属
利用加热炉模拟、动态再结晶以及热模拟等试验方法以及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等分析观察手段对无取向硅钢边裂的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长时间加热使得板坯边部晶粒异常长大,晶界氧化并脱碳,轧制过程中边部温度过低,动态再结晶过程变弱,使得板坯边部延伸性能变差,是导致硅钢边裂的主要原因.建议通过适当降低铸坯加热温度、缩短保温时间、提高终轧温度来改善硅钢边裂缺陷.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
边裂
,
热轧
周旬
,
艾矫健
,
王晓东
,
徐海卫
,
李瑞
,
夏银锋
,
王建功
,
杨孝鹤
,
孙超凡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6.05.028
重点分析镀锡产品边部线状缺陷的生长机制和缺陷遗传规律.在大量现场试样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轧制过程工艺对细线缺陷产生的影响.采用SEM,EDS等方式分析缺陷的形貌,成分及组织.结果表明,边部线状缺陷主要由炼钢的夹杂物、热轧带钢边部翘皮、氧化铁皮以及冷轧热轧工序边部擦划伤缺陷遗传所致.通过热轧辊形优化可以有效控制边部翘皮缺陷;通过系列工艺控制,可以有效避免夹杂物、擦划伤及氧化铁皮缺陷.镀锡产品边部线状缺陷率降低70%以上,产品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关键词:
镀锡板
,
线状缺陷
,
边部翘皮
,
氧化铁皮
,
擦划伤
,
辊形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