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敦明
,
陈燕
,
周爽
,
连英杰
,
陈鹭平
,
林立毅
,
周昱
,
黄志强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3.07011
建立了测定淀粉及其制品中顺丁烯二酸和顺丁烯二酸酐总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方法.样品经50% (v/v)甲醇提取、碱性条件下水解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对其进行分析,外标法定量.质谱分析采用电喷雾电离,负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实验表明样品无明显的基质效应,添加水平为0.5 ~1000mg/kg时,回收率为80.2% ~ 115.3%,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12%;方法检出限(LOD)为0.1 mg/kg,定量限(LOQ)为0.5mg/kg.该方法提取效果好,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回收率和重复性,已被成功用于实际样品中顺丁烯二酸和顺丁烯二酸酐总含量的测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
顺丁烯二酸
,
顺丁烯二酸酐
,
淀粉及其制品
殷瑞钰
钢铁
回顾了当前国际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发展现状,论述了中国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技术的发展历程。中国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和技术研发,不仅在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的数量上、生产能力上位居世界第一,同时,在生产技术和关键装备研制与系统技术集成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的生产技术指标不断提高、生产品种不断扩大、高附加值产品份额逐年增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工作方向。
关键词:
进展;薄板坯连铸
殷瑞钰
钢铁
回顾了当前国际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发展现状,论述了中国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技术的发展历程.中国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和技术研发,不仅在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的数量上、生产能力上位居世界第一,同时,在生产技术和关键装备研制与系统技术集成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的生产技术指标不断提高、生产品种不断扩大、高附加值产品份额逐年增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工作方向.
关键词:
进展
,
薄板坯连铸
张进之
金属学报
连轧生产过程电子计算机控制的发展,需要能反映“流量常数”不相等条件的数学表达式。张力是连轧过程的纽带,由动平衡条件建立了张力微分方程: (dσi/dt)=(E/l)[V′_(i+1)-V_i][1+(σ_i)/E] 利用生产实践和实验研究中认识的物理规律,如体积不变定律、前滑与张力成线性关系,推导得到连轧状态方程: σ=-τ~(-1)Aσ+(E/l)BU 动态张力公式: σ(t)=e~(-τ~(-1))At σ_0+A~(-1)[I-e~(-τ~(-1))At]W~(-1)ΔV 稳态张力公式: σ=A~(-1)m~(-1)q 张力公式反映了连轧过程中张力、厚度,轧辊速度及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证明了连轧工艺过程是渐近稳定的,可控的和可测的动力学系统,并提出张力公式预报钢板厚度的设想。
关键词:
李永全
钢铁
介绍了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生产无取向硅钢和取向硅钢的工艺特征.通过试样分析和对比工艺条件,研究了这一新工艺与传统工艺生产硅钢的不同点.指出了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生产硅钢具有的优越性.
关键词:
薄板坯
,
连铸连轧
,
无取向硅钢
,
取向硅钢
廖建云
钢铁钒钛
与传统连铸相比,薄板坯连铸在铸坯厚度、浇铸速度、铸态组织、在线连轧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既具有冷却强度大、生产线短、能耗低等优点,也具有表面质量不高、产品适应范围较小等缺点.近年来我国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发展较快,已建成十几条生产线,但对其生产情况褒贬不一.通过对薄板坯连铸产品组织、化合物析出、产品的适应性等方面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客观地评价了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技术.
关键词:
薄板坯连铸连轧
,
铸态组织
,
铸坯质量
,
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