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娟娟
,
顾辉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2.11516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铋掺杂钛酸锶陶瓷晶界结构进行表征,在某些晶界处观测到不连续分布的纳米颗粒,尺寸为十几至一百多纳米,形状各有迥异.能谱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纳米颗粒为金属铋.采用Cahn-Hoffmanξ矢量构建模型可以把晶界纳米颗粒形状定性地描述为相邻晶粒内两个独立平衡形状(Wulff形状)在晶界处的交集,两个平衡形状中心间的距离与晶界能相当.晶界纳米颗粒的平衡形状与两个独立平衡Wulff形状本身特征、相邻两侧晶粒的晶体学取向、晶界能和晶界的倾转以及颗粒本身尺寸等因素相关.
关键词:
晶界
,
纳米颗粒
,
Wulff形状
,
ξ矢量
,
TEM
郑强
,
王贤浩
,
邢娟娟
,
顾辉
,
张国军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3.12334
以ZrB2-SiC-ZrC复相超高温陶瓷为研究对象,对X射线衍射的K值法、二次电子像结合背散射电子像、电子背散射衍射结合能谱面扫描三种相组成的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K值法使用简单、方便;SEM的两种定量方法不仅可以定量分析相组成,还能反映相分布与相关系.三种定量方法的结果较一致,均显示该复相陶瓷实际相组成远远偏离反应烧结设计相组成,其中,ZrO2杂质相实际含量多于5vol%,ZrC相含量远低于理论值5vol%,K值法显示其含量甚至低于1vol%.相组成的定量分析为进一步开展微结构研究及复合材料设计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
关键词:
复相超高温陶瓷
,
相组成定量分析
,
X射线衍射
,
扫描电镜
高翔
,
王贤浩
,
邢娟娟
,
顾辉
,
张发强
,
李永祥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3.12716
采用常规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在层状共生化合物Bi7Ti4NbO21中可经常观察到大量生长缺陷:比如插入额外的Bi3TiNbO9或Bi4Ti3O12层而产生的无序共生结构,以及由共生相Bi7Ti4NbO21和母相Bi4Ti3O12在同一晶粒内形成的共相体[1].为了给先前提出的共生结构重组生长模型提供更充分的依据,采用低/中分辨率下的高角环暗场像(HAADF)配合X射线能谱(EDXS)定量分析来研究共生缺陷的产生原因.观察到一种共生缺陷可以从共生相到Bi4Ti3O12母相发生结构渐变.用空间分辨的能谱测量可以排除相邻Bi3TiNbO9层所带来的干扰,其结果表明Bi4Ti3O12层中固溶了相当含量的Nb.一定量Nb的固溶进一步表明,在形成共生结构的过程中两种亚结构层之间发生了普遍的阳离子互换过程,而这一过程应该通过重组模型中的部分溶解液相来实现[1].
关键词:
层状铁电体
,
固溶
,
HAADF
,
烧结机制
胡冬力
,
邢娟娟
,
郑强
,
顾辉
,
倪德伟
,
张国军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15541/jim20140058
以两种不同WC含量、不同球磨介质的无压烧结HfB2-SiC-HfC超高温陶瓷为研究对象,对比了两套集成式相组成和相成分定量分析方法,发现基于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的HfB2、SiC和HfC相组成和固溶度测量结果相互符合,都适用于复相陶瓷的综合性定量分析.基于扫描电镜的分析还进一步发现和测量出痕量WB相的含量;XRD-K值法被成功应用于测量固溶度低的相组成.两个对比样品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烧结助剂含量和球磨介质的改变都不影响W在HfB2和HfC相中的固溶度,支持了反应致密过程中液相起关键作用的观点;SiC球磨会造成W的损失,因此Si3N4是更合适的球磨介质.
关键词:
超高温陶瓷
,
X射线衍射
,
扫描电镜
,
相组成-相成分定量
,
球磨介质
甄云璞
,
孔俊其
,
苍大强
,
宋海生
,
孙家舵
,
张志辉
钢铁
为深入挖掘邢钢节能潜力,以e-p分析法为理论基础,建立了适合邢钢的能耗瓶颈诊断模型.应用能耗瓶颈诊断模型,通过分解吨钢综合能耗为能耗强度与产品结构系数,分析了总生产流程、各生产区域和各工序的能耗瓶颈,确定了影响吨钢综合能耗的因素,指出了下一步邢钢的节能工作方向.
关键词:
节能
,
吨钢能耗
,
能耗瓶颈
,
能量分解模型
,
能量密度
邸永田
,
赵定国
,
许士芳
,
董志强
,
赵冬芹
连铸
在邢钢小方坯连铸机上进行试验,系统地研究了国产化结晶器电磁搅拌装置的最佳参数,分析了不同参数对连铸坯碳偏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结晶器电磁搅拌改善了铸坯碳偏析现象,有效改善的最小电流为350A,电流强度达到一定值后,继续增加电流强度对铸坯中心偏析的改善效果不明显。
关键词:
结晶器
,
电磁搅拌
,
电流
,
碳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