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令
,
藏梅
,
杨维忠
,
宋安强
,
林泽华
,
韩继全
,
王彬
,
蒋南飞
,
李通
黄金
doi:10.11792/hj20170415
新疆那拉提成矿带某金矿矿石结构主要为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矿石中主要硫化物为黄铁矿,金主要以显微自然金形式存在.针对矿石性质特征,开展了尼尔森重选、全泥浸出和浮选探索试验.结果表明:相比尼尔森重选、全泥浸出工艺,浮选工艺适于处理该矿石,其闭路流程可获得金精矿金品位50.44 g/t、金回收率92.90 %的良好指标.
关键词:
新疆那拉提成矿带
,
金矿
,
矿石特征
,
浮选
,
尼尔森
,
全泥浸出
,
金回收率
田华
,
马一太
,
代宝民
工程热物理学报
满液式蒸发是广泛应用在大中型制冷热泵系统的蒸发换热模式之一.通过可视化手段探索汽泡核化及生长规律进而揭示满液蒸发机理,是一条重要的研究手段.为了直接观测到水平管满液蒸发汽化规律,本文设计了可视化试验台.通过对满液式汽化现象的观测和分析发现,汽泡在加热壁面上的汽化核心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汽泡从在壁面上出现到脱离壁面的汽泡生长时间大约在4~5 ms之间;汽泡脱离直径大约在1.4~1.8 mm之间;同时发现,提高蒸发温度和热流密度均能促进汽化过程.
关键词:
满液蒸发
,
汽化规律
,
可视化
,
汽化核心
,
生长时间
魏俊俊
,
朱小研
,
陈良贤
,
刘金龙
,
黑立富
,
李成明
稀有金属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在WC模仁基材表面分别生长Re、Ir单层膜及Re/Ir复合多层膜3种膜系.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表面轮廓仪、X射线衍射仪以及纳米压痕仪等对所制备涂层的表面形貌、结构以及涂层力学性能进行表征,同时采用高温润湿角测量仪结合常用的镜头玻璃硝材D-ZK3与模仁进行高温浸润测试.结果表明,涂覆3种膜系后模仁力学性能及抗玻璃高温黏连性能都得到了明显改善,且Re/Ir多层膜系综合性能优于Re和Ir单层膜系,在延续基材表面精度的同时,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模仁表面硬度及弹性模量,高温状态下与玻璃硝材浸润性明显减弱,接触界面未观察到元素互扩散现象,显示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铼
,
铱
,
硬质合金
,
玻璃模造
,
高温润湿
潘旭
,
杨和义
,
王胜雷
,
周永亮
,
孙瀚
腐蚀与防护
doi:10.11973/fsyfh-201508019
通过对迪那2气田腐蚀现状进行汇总分析,研究了油气管道产生腐蚀的原因;论证在CO2腐蚀环境中,油气管道有效的防腐蚀工艺;提出采用内衬不锈钢复合管或22Cr管材的防腐蚀方法,对容易发生腐蚀的管段进行腐蚀监测,掌握腐蚀状况,及时采取修复或更换措施,减少腐蚀对油气生产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CO2腐蚀
,
腐蚀防护
,
油气处理
朱玉
,
张书胜
,
张西林
,
陈洁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1.01.020
以聚酰胺薄膜为固定相、体积分数为36%的乙酸溶液为流动相,研究建立了薄层色谱分离测定葵花仁粕中绿原酸的方法。绿原酸样品溶液上行展开8.5cm,其Rf值为0.61。绿原酸的检测量在0.05μg~0.6μg范围内,其斑点的面积与绿原酸的检测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绿原酸的回收率为97.53%,不同薄层板之间的RSD为2.57%,最低检出限为0.025μg。在以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液为萃取剂、搅拌振荡萃取时间为30min的条件下,以该方法测定萃取液中绿原酸的含量和葵花仁粕中绿原酸的残留量,确定了最佳萃取次数,为研究葵花仁粕中蛋白质的最佳萃取工艺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薄层色谱法
,
葵花仁粕
,
绿原酸
杜琪健
电镀与涂饰
通过钽过渡镀层与铼-铱复合镀层相结合的膜层结构,解决了非球面玻璃模造碳化钨模仁热压寿命短、沾黏等问题.通过离子源和镀膜层厚度参数的优化调整,得到了最佳镀膜工艺和参数,改善了模仁的表面品质,延长了模仁的使用寿命.镀钽膜层15 min及铼-铱膜层21 min后所得镀膜的总厚度约为270 nm,模仁热压寿命可超过3 000次.
关键词:
非球面玻璃
,
模造
,
模仁
,
碳化钨
,
钽
,
铼-铱镀层
,
磁控溅射
张朝辉
,
康绍英
,
许敏洁
,
马铭
,
陈波
,
姚守拙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5.04.006
建立了液-液-液微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同时测定血浆中西地那非和伐地那非的方法.考察了萃取溶剂、溶剂体积、接受相液滴大小、搅拌速度和萃取时间等因素对富集因子的影响,得到了萃取溶剂为300 μL 甲苯、接受相为2 μL 0.2 mol/L HCl、搅拌速度为600 r/min和萃取时间为40 min的最佳实验条件.在该条件下,获得了较高的富集因子.两种组分的线性范围均为5 μg/L~1.0 mg/L,加标回收率高于87% ,其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以信噪比为3计,西地那非的检测限为1 μg/L,伐地那非为0.5 μg/L.该方法能有效地去除复杂基体的干扰,有机溶剂消耗少,萃取效率高,是一种有效的、灵敏的样品前处理方法,适用于血浆中微量西地那非和伐地那非的测定.
关键词:
液-液-液微萃取
,
高效液相色谱
,
西地那非
,
伐地那非
,
血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