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6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钠化焙烧水浸法从废催化剂提取钒、钼、铝

, 徐淑安 , 李明明 , 蒋丰祥

稀有金属 doi:10.13373/j.cnki.cjrm.2015.09.010

废催化剂是一类重要的含镍、钴、钒、钼、铝等有价金属的二次资源,对其进行综合回收利用,不仅可以减少金属的流失,也可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意义.通过对废催化剂主要成分及钠化焙烧过程中主要反应和生成物在80℃水中溶解度的分析,确定采用钠化焙烧水浸法提取钒、钼、铝,考察碳酸钠用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对提取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废催化剂钠化焙烧的最佳条件为:碳酸钠用量84%、温度1000℃、时间30 min,在上述条件下,钒、钼、铝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7.22%,99.68%,95.56%,浸出效果理想.钠化焙烧过程实现了钒、钼、铝向相应的可溶钠盐转化,水浸过程实现了钒、钼、铝与镍、钴等其他元素的分离.与其他工艺相比,钠化焙烧水浸法具有浸出率高、组分简单等优点.镍、钴向氧化物的转化及大量氧化铝的溶出,为进一步采用酸法从水浸渣中回收镍、钴创造了有利条件,符合现代二次资源综合回收利用和避免环境污染的要求.

关键词: 钠化焙烧 , 水浸 , 废催化剂 , 氧化铝

从废催化剂氨浸渣中综合回收钒和钼的研究

, 冯其明 , 欧乐明 , 张国范 , 卢毅屏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9.04.031

采用加碱焙烧-水浸法从废催化剂氨浸渣中提取钒、钼,通过净化、萃取、铵盐沉钒、加酸沉钼和煅烧,可回收得到较纯的V2O5和MoO3产品.试验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750℃,碳酸钠用量15%,焙烧时间45 min,水浸温度80℃,时间15 min,液固比2:1条件下,钒、钼的浸取率可分别达90.13%和91.38%.浸出液经净化除杂后,采用20%(原子分数)三烷基胺(N235)萃取钒钼,在优化条件下,钒、钼的一级萃取率可分别达到99.22%和99.80%;用10%(质量分数)氨水进行反萃,反萃水相中钒、钼浓度分别达到22.81和118.63 g·L-1.反萃水相先用铵盐沉淀法沉钒,再用酸沉法沉钼,钒钼分离效果较好,制取的V2O5和MoO3产品纯度分别达98.06%和99.08%.整个回收工艺中,钒和钼的总回收率分别为87.28%和89.43%.

关键词: 焙烧 , 浸出 , 萃取 , 回收 , 废催化剂

“庆祝象华院士百岁华诞座谈会”隆重召开

钢铁研究学报

2012年2月22日是两院院士象华先生百岁华诞的大喜日子,2月21日上午,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为象华院士百岁华诞举办了隆重的座谈会。

关键词: "庆祝象华院士百岁华诞座谈会" , 钢铁工业 , 科技工作者 , 学术作风

“庆祝象华院士百岁华诞座谈会”隆重召开

钢铁

2012年2月22日是两院院士象华先生百岁华诞的大喜日子,2月21日上午,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为象华院士百岁华诞举办了隆重的座谈会。座谈会会场一幅以长城和中国钢铁工业为背景的巨型彩色喷绘画卷蕴喻了象华院士的成长经历和学术贡献。座谈会高朋满座,群贤毕集。中国材料界学术泰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师昌绪院士、中国工程院名誉院长徐匡迪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院士、

关键词: 师昌绪院士 ,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中国工程院 , 学术贡献 , 钢铁工业 , 中国科学院 , 成长经历 , 副院长

震后反思"砂屋"

洪乃丰

腐蚀与防护

"砂屋"是使用了不合格砂作为混凝土砂料的建筑物.在地震灾害中,"砂屋"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须引起重视并加强管理.

关键词:

砂特性及砂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研究

刘伟 , 谢友均 , 董必钦 , 邢锋

硅酸盐通报

受河床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可供应的建筑用河砂资源日益匮乏,海底砂已经成为我国部分沿海城市建筑用砂的重要来源.分别采用淡化砂、原状砂和河砂,对比分析了砂特性及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表明,珠江口砂及盐田砂均属于级配良好的混凝土细集料,砂中所含的氯离子和少量的贝壳并不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弹性模量,不考虑氯离子对混凝土钢筋的腐蚀时,原状砂均也可等同于河砂使用.

关键词: , 混凝土 , 强度 , 弹性模量

陶瓷材料流成型研究现状

黄勇 , 向军辉 , 谢志鹏 , 杨金龙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1.05.005

简要概括了陶瓷坯体流成型的工艺过程,比较了水基流成型与传统流成型技术相比的优点和不足之处,着重介绍了陶瓷材料新型流成型工艺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陶瓷坯体水基流成型工艺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陶瓷 , 水基 , 成型

陶瓷薄片的流成型工艺概述

宋占永 , 董桂霞 , 杨志民 , 马舒旺

材料导报

概述了流成型工艺的特点及发展历程,比较了水基流成型与传统流成型技术的优缺点.针对特定的流成型工艺过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理论分析,同时介绍了几种新型的流工艺.最后对流成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陶瓷 , 传统流成型 , 水基流成型

法制备陶瓷薄片的研究进展

李冬云 , 乔冠军 , 金志浩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4.02.012

成型是一种目前使用较广泛,能够获得高质量、超薄型陶瓷薄片的成型方法.本文论述了流成型时有机物(包括溶剂、分散剂、粘结剂、增塑剂等)的选择原则、浆料的制备以及流工艺过程,并对影响流膜厚度和流膜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同时提出了改进流膜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 , 陶瓷薄片 , 研究进展

环境碳钢的微生物腐蚀浅析

杨海洋 , 黄桂桥 , 张波 , 韩东锐

腐蚀与防护

通过90天碳钢实暴露试验,观察碳钢在不同腐蚀阶段的腐蚀形貌,检测了青岛海水环境中实暴露的碳钢内锈层中的硫酸盐还原菌数量,对腐蚀机理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 碳钢 , 海洋环境 , 硫酸盐还原菌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67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