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博
,
吴凤清
,
阮圣平
,
邹乐辉
,
王竹仪
,
刘彩霞
,
甘勇
,
徐宝琨
功能材料
选用不同材料做衬底,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薄膜,并采用XRD、AFM、UV、SPS对薄膜进行表征.在500℃以上焙烧2h后,即可获得锐钛矿型TiO2薄膜,粒径15nm左右,紫外吸收光谱分析表明,薄膜在220~350nm处有较强的紫外吸收.
关键词:
TiO2薄膜
,
紫外吸收
,
光伏效应
邹博
,
吴凤清
,
阮圣平
,
邹乐辉
,
刘彩霞
,
甘勇
,
徐宝琨
功能材料
采用sol-gel法制备TiO2薄膜.用XRD、AFM对其结构及表面形态进行了表征.用UV、SPS测试其光谱吸收、表面光伏特性.结果表明,在高软化温度ITO玻璃上得到比较好的锐钛矿型TiO2薄膜,且具有很强的紫外光吸收特性.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锐钛矿晶型更加趋于完整,使得紫外吸收曲线的带边蓝移.在紫外光照射下,所制得的薄膜有明显的光伏效应,较之粉体材料,吸收峰更趋向紫外区.为进一步研制新型紫外光传感器提供实验依据.
关键词:
TiO2薄膜
,
紫外吸收
,
光伏效应
刘玮洁
,
孙正昊
,
邹博
,
崔海宁
功能材料
采用低温垂直沉积法制备了聚苯乙烯(PS)胶体模板,由于低温下粒子热运动受到抑制,排列时发生位错,因此模板中存在大面积四方排列结构。然后采用化学镀法、溶胶-凝胶法在PS微球表面依次沉积银纳米粒子、纳米TiO2,最后高温煅烧除去模板制备了四方排列有序Ag/TiO2空心微球。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这种材料很好地保持了模板的四方排列,具有高度有序的纳米结构。选择降解甲基橙溶液来检验样品的光催化性能,并与纳米TiO2薄膜、四方排列TiO2空心微球的光催化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四方排列Ag/TiO2空心微球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性能。这是有序空心纳米结构和银纳米粒子的沉积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四方排列
,
纳米TiO2
,
光催化
,
有序结构
,
大孔材料
陈宏超
稀土
通过对白云鄂博矿中稀土赋存情况的分析,选取随铁开采的稀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粒度、药剂作用以及温度、浓度、pH值等因素对稀土选别的影响,总体分析白云鄂博矿稀土的分选特性,并以此为基础对白云鄂博矿的稀土选别工艺与因素控制提出科学的见解.最终确定,粒度20 μm~ 50 μm、温度不低于60℃、粗选浓度55% ~65%时,白云鄂博矿稀土浮选作业条件最好.
关键词:
白云鄂博矿
,
稀土
,
因素
,
选别
裴晓宇
,
赵文广
,
赵团
,
彭军
,
安胜利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7.01.023
通过可视流化床研究不同温度和氢气流速下对还原白云鄂博铁精矿的影响.试验表明,同一温度下,氢气流速的增加有利于提高流化还原反应的还原效率,但这种作用在低温下更为明显.随温度的升高,流化还原效率提高,但高温下流化效率增长幅度小于低温.应用热重分析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氢气还原白云鄂博铁精矿的还原动力学,结果表明:其反应的限制性环节为内扩散,活化能随还原时间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现象,而表观活化能的降低更有利于反应的加速进行.在试验条件下,5 ~ 10 min时的还原反应速度较快.
关键词:
白云鄂博铁精矿
,
氢气还原
,
流态化
郭财胜
,
李梅
,
柳召刚
,
张栋梁
,
高凯
稀土
介绍了白云鄂博稀土、铌资源特征及分布特点,总结了白云鄂博铌的选矿、冶炼方法,并提出了一些新思路:在综合回收白云鄂博资源的前提下,可以采取选冶联合的方式,先提钪、后提铌;或者制成复合材料,提高铌的利用率.
关键词:
铌
,
铌铁
,
铌钪
,
稀土
吴胜利
,
孙国龙
,
刘培骁
,
郝志忠
,
韩宏亮
钢铁
白云鄂博铁矿粉是包钢炼铁的主要含铁原料,其主要来自2类矿体,而不同矿体又因选矿方法的不同,存在一系列中间产物。以这些白云鄂博系列铁矿粉为考察对象,研究其化学成分、粒度组成、矿物类型及高温造块特性,并探讨合理使用白云鄂博系列铁矿粉的相关技术原则,为包钢优化矿山产品结构以及改善烧结矿、球团矿产品质量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白云鄂博铁矿粉;特性;结构优化;优化配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