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00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单向复合材料在低温下的应力集中及强度

曾庆敦 ,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05.01.013

首先采用计及基体拉力的修正剪滞模型,研究了在低温情形下受纵向拉伸荷载作用的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由部分纤维及基体断裂所导致的应力重新分布.然后采用随机临界核理论,对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低温情形下的拉伸破坏过程进行了细观统计分析,定量地研究了低温对拉伸强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低温环境下,E-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力集中因子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其强度极限均比常温情形下高.

关键词: 单向复合材料 , 低温 , 应力集中 , 剪滞分析 , 统计分析 , 强度

短纤维增强泡沫塑料力学行为的研究进展

卢子兴 ,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5.05.001

对国内外短纤维增强泡沫塑料力学行为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简要介绍了纤维增强泡沫塑料的制备方法和结构形态;重点报道了短纤维增强泡沫塑料力学行为的研究成果和作者的一些工作,其中包括纤维增强泡沫塑料拉压、弯剪基本力学性能、纤维增强机理和材料破坏机理、温度效应、纤维长度、纤维填充量和表面处理对力学行为的影响等.展望了未来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 泡沫塑料 , 力学性能 , 增强机理 , 破坏机理 , 温度效应

环氧树脂复合泡沫材料的压缩力学性能

卢子兴 , 石上路 , , 寇长河 , 张子龙 , 李鸿运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5.04.004

对空心玻璃微珠填充环氧树脂复合泡沫材料进行了准静态压缩实验,研究了材料的宏观压缩力学性能,并提出了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的预测公式.此外,对压缩试件的断口进行了宏、细观观察,研究了材料的压缩破坏机理.结果表明,复合泡沫材料在压缩过程中,具有普通泡沫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的典型特征,在应变为2%左右时材料发生屈服,在应变大于30%后发生破坏.此外,材料的杨氏模量和强度均随密度的减小而下降,预测公式给出的结果与实验值基本一致.压缩试件断口的宏、细观观察表明,复合泡沫材料主要的破坏形式为剪切引起的弹塑性破坏.

关键词: 复合泡沫材料 , 力学性能 , 压缩 , 失效机理 , 环氧树脂

基于五相球模型确定含涂层空心微球复合材料的有效模量

, 卢子兴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6.05.026

利用推广的五相球模型得到了含涂层空心微球填充复合材料的有效体积模量、剪切模量和杨氏模量预测的理论公式.分析了复合材料有效模量同空心微球壁的厚度、填充体积分数、涂层厚度等参数的关系.为了说明本文结果的有效性,将五相球模型退化为不含涂层空心球填充复合材料的情况,并与文献中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算例计算表明:涂层较薄时,填料体积分数越大,空心微球壁相对越厚,弹性模量就越大.当填料体积分数最大时,在空心微球壁相对最薄处,弹性模量最低.

关键词: 复合泡沫 , 有效模量 , 五相球模型 , 空心微球 , 涂层

单向短纤维增强泡沫塑料力学性能分析

, 卢子兴

复合材料学报

将Mori-Tanaka方法和修正剪滞模型相结合,给出了单向短纤维增强高密度泡沫塑料的模量预测和应力计算公式,并用建立的考虑不同情况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纤维和基体中的应力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理论预测与有限元分析结果符合得较好.采用修正的剪滞理论能够解释单向短纤维增强泡沫塑料的应力传递机制.当泡孔体积分数增加时,纤维轴向应力和界面剪应力会增大,更容易发生脱粘和拉断破坏.纤维端部脱粘或穿过泡孔虽然容易引起局部应力集中,但对整体应力分布影响不大.

关键词: 纤维 , 泡沫 , Mori-Tanaka方法 , 剪滞模型 , 有限元

空心微珠填充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力学性能

卢子兴 , , 李忠明 , 芦艾

复合材料学报

对不同密度和不同填充质量比的空心玻璃微珠填充聚氮酯泡沫塑料进行拉、压实验,研究了微珠对复合泡沫塑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泡沫塑料拉伸曲线特征与普通泡沫塑料类似,但具有不同于普通泡沫塑料的压缩应力-应变特性;材料密度越大,微珠对胞体壁的增强效果越好;微珠团聚和界面粘结不良将可能导致材料力学性能的下降.根据有限元模拟结果和试件破坏形貌的观察探讨了材料的变形和破坏机制.

关键词: 微珠 , 复合泡沫塑料 , 力学性能 , 拉伸 , 压缩 , 有限元分析

复合泡沫塑料模量和屈服强度的理论预测

卢子兴 ,

复合材料学报

基于广义自洽原理,利用四相球模型研究了复合泡沫塑料在拉伸加载下的力学性能,并对其可能发生的破坏进行了分析,发现模型退化后给出的泡沫材料强度预测结果与实验值符合较好.通过分析微珠与基体界面的法向应力集中系数和基体相的von Mises应力分布,可以发现,当微珠壁极薄时,微珠的力学行为与实心柔性粒子相似,随着微珠壁厚的增加,微珠对材料整体力学行为的影响与实心刚性粒子的影响接近相同.通过引入破坏影响因子,对复合泡沫塑料的强度预测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有效的预测方法.

关键词: 玻璃微珠 , 复合泡沫 , 力学性能 , 模量 , 屈服强度 , 失效分析

涂料概述

王连杰 , 高焕方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4.06.005

重点对吸涂料的吸机理以及粘结剂和吸收剂种类进行了论述,并对吸涂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描述.

关键词: 吸收剂 , 涂料 , 隐身涂料

毫米/厘米兼容吸涂层的设计与研究

于名讯 , 丁文皓 , 李云南 , 何华辉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7.07.003

以电磁理论为基础,对两层结构的毫米/厘米兼容吸收涂层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理论分析的结果进行了系列吸涂层的实验.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先分别以电损耗和磁损耗为主,采用单层结构分别对毫米和厘米实现较好的吸收,然后以厘米吸收层作为内层,以毫米吸收层作为外层,并进一步改善内外层之间的阻抗匹配,利用两层结构可以对毫米和厘米实现较好的兼容吸收.

关键词: 兼容吸涂层 , 毫米 , 厘米

材料的研究进展

王海泉 , 陈秀琴

材料导报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吸材料的研究动态,介绍了传统吸材料以及新型吸材料,如铁氧体吸材料、碳纤维结构吸材料、纳米吸材料、手性吸材料,多晶铁纤维吸材料,导电高聚物吸材料,雷达红外兼容吸材料的研究状况.

关键词: 材料 , 隐身技术 , 吸收剂 , 纳米材料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01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