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亚微
,
邹海峰
,
王晓君
,
潘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通过溶胶-凝胶法在PDP绿色荧光粉BaMgSrAl_(10)O_(17): Mn的表面包覆纳米尺度的Al_2O_3-SiO_2复合膜,并对包覆机制进行了探讨.通过ICP-AES、SEM、FT-IR和XRD对包覆过程及包覆结果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PDP荧光粉
,
包覆
,
机制
孙鹂
,
邹海峰
,
王成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7.11.008
以Ti(OC4 H9)4为前驱体,甲苯为溶剂,油胺为表面活性剂,通过在反应釜中直接封存固态干冰的简易方法来替代传统超临界CO2技术,在190℃、17 MOa下通过非水解路线成功制备了形貌可控、表面修饰的锐钛矿相纳米TiO2粉末.利用XRD、TEM、FT-IR测试技术对样品的结构与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油胺在产物表面形成修饰层使得纳米TiO2能够稳定地分散在甲苯等有机溶剂中.当体系中V(甲苯)∶V(油胺)∶V(Ti(OC4 H9)4)=2∶0.4∶0.5时,TiO2为直径约2 nm、平均长度约8 nm的纳米棒,推测其长度方向可能为锐钛矿相c轴.对纳米TiO2的生长过程及干冰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纳米TiO2
,
超临界CO2
,
非水解
,
形貌可控
,
表面修饰
,
纳米棒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正>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腐蚀电化学及测试仪器使用经验专题讨论会1984年4月10日至16日在天津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70多个单位120多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 会议邀请了上海师院化学系电化学教研室章宗稂副教授报告了美国电化学研究技术近况;天津市电子仪器厂总工程师邹大稼介绍了动态分析与信息革命。 会议分下列六个专题进行了讨论: 1.新研制的仪器和新建立的测试方法
关键词:
刘彬
,
王静云
,
包永明
,
张帆
,
安利佳
催化学报
采用化学修饰法研究了史氏芽胞杆菌Bacillus smithii T7产耐热菊粉酶活性中心氨基酸残基,发现该酶活性中心存在一个组氨酸残基和一个谷氨酸(或天冬氨酸)残基.修饰前后的酶动力学参数变化表明组氨酸残基参与了底物的结合和催化过程,而谷氨酸(或天冬氨酸)的羧基亲核攻击促使底物分解.邹氏作图法证明酶活性中心存在两个必需的色氨酸残基,荧光和圆二色光谱研究表明色氨酸残基在酶的催化和酶的耐热性方面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菊粉酶
,
化学修饰
,
活性中心
,
氨基酸残基
,
催化
白晶
,
孙扬善
,
薛烽
,
薛山
,
强婧
,
陶卫健
,
刘海峰
金属学报
陶卫健, 刘海峰//金属学报.—2006;42(12).12671273
系统研究了Mg-6Al-2Sr和Mg-6Al-(1-2)Sr-1Ca合金在水冷模铸造和压铸态下的显微组织、力学及蠕变性能. Mg-6Al-2Sr合金的铸态组织由-Mg和沿枝晶界分布呈片状的-Mg+Al4Sr共晶相组成. 在Mg-6Al-2Sr基础上加入少量的Ca, 合金中的Al4Sr被Mg2Ca取代, 且出现了Mg-Al-Sr三元中间相, 合金的抗蠕变性能显著提高. 对蠕变后试样进行的扫描电镜观察表明, Mg-6Al合金中添加Sr和Ca后形成的中间相均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 Mg-6Al-2Sr合金蠕变后的试样中出现了-Mg17Al12相的非连续析出; 而采用Sr和Ca复合合金化的试样显微组织在蠕变后无明显变化, 也未析出相, 因而显著地提高了合金的抗蠕变性能. 与水冷模铸造试样相比, 压铸试样具有更细的显微组织和更高的室温与高温力学性能, 但抗蠕变性能略低.
关键词:
Mg-Al-(Sr
,
strontium
,
calcium
,
die 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