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80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P25杂化炭膜的制备及其气体分离性能

孙美悦 , 李琳 , 张萍萍 , 徐家家 , , 王同华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3.12352

通过在炭膜前驱体中添加纳米二氧化钛-P25粒子制备了P25杂化炭膜,并采用TG、SEM、TEM、XRD、气体渗透性能测试等表征方法探讨添加P25纳米粒子对杂化炭膜的热解过程、微观结构及气体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25纳米粒子的加入提高了聚合物膜的热稳定性;P25粒子因团聚形成一定的堆积间隙并与炭基体形成了界面孔隙.气体渗透性能测试表明,P25的引入显著地提高了气体渗透通量,并随添加量增加提高而更加明显,气体选择性略有降低,分离机理仍以分子筛分为主;炭化终温的提高可以显著增加气体选择性,但气体渗透性有所降低.当P25添加量为20wt%,炭化终温为700℃时,所制备的杂化炭膜其H2、CO2、O2、N2、CH4气体渗透性分别为1769.2、1558.6、410.2、55.5和26.8 Barrer.

关键词: 炭膜 , 气体分离 , 杂化炭膜 , 二氧化钛

干法熄和稳定熄

郑文华 , 张晓光

钢铁

对干法熄和稳定熄的技术特点和优势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干法熄回收占焦炉能耗的35%~40%的红显热是稳定熄所不具备的优势;干法熄改善焦炭质量是稳定熄所无法比拟的;干法熄在减少对环境污染方面显著优于稳定熄;各国能源情况和能源价格的差异决定了这些国家选择哪一种熄方式.

关键词: 干法熄 , 稳定熄 , 比较

粉接枝改性及其对粉/PETG复合材料流变行为的影响

余方兵 , 宋剑斌 , 吴秋宁 , 陈丽红 , 杨文斌 , 侯伦灯

复合材料学报

采用电子活化再生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GET ATRP)法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接枝到粉(BF)表面,并采用哈克微量混合流变仪及旋转流变仪考察了粉接枝改性前后对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复合材料流变行为的影响.毛细管流变结果表明,粉/PETG复合材料属于假塑性流体,呈现剪切变稀的现象;应变扫描结果表明,与未改性粉/PETG复合材料体系相比,粉经接枝改性后其复合材料体系在更大的应变范围内属于线性弹性行为;频率扫描结果表明,粉的接枝改性处理有助于促进粉在PETG基体中的均匀分散.

关键词: , 接枝 , PETG , 复合材料 , 流变行为

无胶碎料板的性能研究?

吴新凤 , 徐剑莹 , 郝景新 , 廖瑞 , 钟柱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5.09.018

以3种不同形态的碎料为原料,不添加合成树脂,在不同热压温度条件下制备无胶碎料板,研究其性能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热压温度的升高,3种无胶碎料板的内结合强度逐步增强,其中片状碎料压制的板材最高;同时,丝状和颗粒状碎料压制的板材吸水厚度膨胀率性能明显改善,190℃之前片状碎料压制的板材吸水厚度膨胀率性能最好,190℃时丝状和颗粒状碎料压制的板材出现严重炭化现象使吸水厚度膨胀率优于片状碎料压制的板材;另外,丝状碎料压制的板材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最大。碎料板的弯曲破坏模式主要包括下表面拉断、芯层剪切破坏,而拉伸破坏模式主要指中间芯层脆性断裂。

关键词: 无胶碎料板 , 碎料形态 , 性能 , 破坏模式

基于响应曲面优化法的重组热压工艺?

左迎峰 , 吴义强 , 肖俊华 , 李贤军 , 龙柯全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6.11.039

以3~4年生毛竹为原材料,利用自主研发的中温固化酚醛树脂为胶黏剂制备重组.采用响应曲面优化法研究密度、热压温度和热压时间对重组性能的影响规律,获得优化的重组热压工艺.结果表明,对重组力学性能影响大小依次为密度>热压温度>热压时间.最佳热压工艺条件为:密度为1.03 g/cm3,热压温度为121℃,热压时间为1.13 mm/min.此时静曲强度为160.39 MPa,内结合强度为2.583 MPa,与理论静曲强度最大值163.581 MPa和内结合强度最大值2.64299 MPa接近,说明优化结果可信.

关键词: 重组 , 中温固化酚醛树脂 , 热压工艺 , 力学性能 , 响应曲面法

重组柱偏心受压力学性能

魏洋 , 周梦倩 , 袁礼得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13801/j.cnki.fhclxb.20150703.002

为了研究偏心距对重组柱的偏心受压力学性能的影响,对6根不同偏心距的重组柱进行了偏心受压试验.结果表明:在偏心载荷作用下,试件破坏形态主要表现为柱身中部竹材纤维受拉断裂;随着相对偏心距的增大,峰值载荷减小,而对应峰值载荷时试件的竖向位移和中部截面侧向挠度增大,弯曲变形越加显著,对应峰值载荷时,重组柱偏心受压试件的竹材压应变远远大于轴心受压试件,前者是后者的3.1~4.6倍,偏心受压重组柱的受压侧竹材的受压变形能力及强度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基于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提出了重组柱偏心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平均绝对误差小于5%,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

关键词: 重组 , , 力学试验 , 抗压强度 , 承载能力

水/有机溶剂双相中李醇腈酶催化含硅(R)-酮氰醇对映选择性合成

刘森林 , 宗敏华

催化学报

研究了水/有机溶剂双相中来源于郁李仁的(R)-醇腈酶催化2-三甲基硅-2-乙酮与2-甲基-2-羟基丙腈对映选择性合成(R)-2-三甲基硅-2-羟基丙腈,初步探讨了反应时间、酶粉颗粒大小、底物浓度、底物配比和酶添加量对转氰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适宜的反应条件为: 反应时间96 h左右, 酶粉颗粒大小0.3~0.45 mm, 底物2-三甲基硅-2-乙酮浓度14 mmol/L, 底物2-甲基-2-羟基丙腈与2-三甲基硅-2-乙酮摩尔比2:1, 单位体积反应介质中的酶添加量43.5 g/L左右. 在该优化反应条件下,反应平衡转化率和产物的光学纯度(ee值)均可高达99%. 对比研究发现,李醇腈酶催化2-三甲基硅-2-乙酮反应在酶促反应初速率、底物转化率和产物光学纯度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其碳结构类似物3,3-二甲基-2-丁酮.

关键词: 郁李仁 , (R)-醇腈酶 , 2-三甲基硅-2-乙酮 , 氰基转移 , 对映选择性合成 , (R)-2-三甲基硅-2-羟基丙腈 , (R)-酮氰醇 , 有机硅

造纸剩余物屑含量对质纤维-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力学及热性能的影响

羡瑜 , 王翠翠 , 王戈 , 任文涵 , 程海涛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5.10.011

为探索造纸剩余物屑高效利用新途径,采用挤出成型工艺制备质纤维-高密度聚乙烯(HDPE)复合材料,探讨了不同质量分数屑对复合材料力学和热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屑质量分数为70%时,质纤维-HDPE复合材料综合力学性能较优;加入屑降低了复合材料起始分解温度,但提高了其高温耐烧蚀性;质纤维-HDPE复合材料结晶度随着屑质量分数的增加先上升后降低,当屑质量分数为60%时,复合材料结晶度较高,玻璃化转变温度最高,在承受动态载荷时刚性好,热变形小.

关键词: , 质纤维-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 , 力学性能 , 热学性能

制备烧结烟气脱硫用活性

郑亚旭 , 张建良 , 刘征建 , 杨成杰 , 付亚清

钢铁研究学报

为了研究一种脱硫活性好、机械强度大的成型活性,用正交试验法制备成型活性,并对各因素进行方差分析和效应考察,得到了用榆林废弃的半粉制备耐压强度高、脱硫效果好的成型活性的工艺条件.使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耐压强度的测量,利用氮气等温吸附方法测量了原料及成品活性的孔结构.最优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碘吸附值为304.8mg/g;比表面积为303.6m2/g;孔容为0.229 9mL/g;前5h的脱硫量达到80%以上,满足烧结烟气脱硫的要求.

关键词: 钢铁冶金 , 烧结 , , 活性 , 烟气脱硫

碳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吴惠明 , 涂江平 , 黎阳 , 袁永锋 , 赵新兵 , 曹高劭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5.02.001

用XRD、SEM和EDS对由天然竹子烧制而成的碳进行了组织结构表征.表明碳主要呈无定形碳结构,并含有钾等金属元素.对碳的电化学嵌脱锂性能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碳的首次嵌锂容量约200 mAh/g,但不可逆容量较大.除去碳中的钾等金属离子并进行球磨处理,碳的首次嵌锂容量超过400 mAh/g,经过几次充放电循环以后,处理后的碳显示出良好的充放电效率.

关键词: , 负极材料 , 电化学性能 , 锂离子电池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81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