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宇
,
郑凝
,
张智超
,
高如瑜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3.02.009
采用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对糖尿病肾病变患者血液内红细胞中参与氧化应激的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进行了测定.对影响分离的条件(缓冲液pH、缓冲液浓度、分离电压和毛细管温度)进行了优化,使用非涂层的毛细管(21 cm×75 μm i.d.)和20 mmol/L pH 6.86的磷酸缓冲液,在25 kV,30 ℃和200 nm条件下,可在3 min内同时对血红细胞中GSSG和GSH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0%)、较高的灵敏度(GSH:3.0 μmol/L,GSSG:1.5 μmol/L)和较宽的线性范围(GSH:3.0~750.0 μmol/L,GSSG:1.5~600.0 μmol/L),完全可用于临床上对患者体内氧化应激状况的监测.
关键词:
毛细管区带电泳
,
谷胱甘肽
,
氧化应激
,
血红细胞
,
糖尿病肾病变
韩霞
腐蚀学报(英文)
针对郑408块注气井(郑408-试1)油、套管的腐蚀特点,通过对火烧驱油注气井油、套管腐蚀产物、腐蚀介质、凝析水量的分析研究,确定火烧驱油注气井油、套管的腐蚀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高压氧气以及空气中的凝析水造成的,另一方面与油、套管材质的耐蚀性不够有关.通过材质以及防腐涂层的筛选等手段,在目前油管和套管内外防腐涂层、不锈钢油管和套管在国内尚无工程实例的情况下,总结出郑408块注气井防腐措施,包括:油、套管材质采用相对耐蚀的P110;注气采用干燥洁净的空气.
关键词:
火烧驱油
,
注气井
,
腐蚀原因
,
防腐对策
董彩常
,
孙金香
,
张波
,
黄桂桥
腐蚀与防护
对郑家坡铁矿设施和设备的腐蚀情况以及影响腐蚀的大气、水和土壤等环境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井下设施和设备腐蚀严重的主要原因为:使用材料耐蚀性低、环境/介质腐蚀性强和防腐蚀措施不力等。
关键词:
铁矿
,
井下设备
,
腐蚀
,
分析
延克军
,
王利
,
郭恒超
,
李立
,
甄树聪
硅酸盐通报
在实验室分别进行了直流电磁场与交变电磁场磁化PFS溶解液的对比混凝实验,分析了磁场强度、频率、电磁化时间及混凝剂浓度等参数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混凝剂浓度4%和磁化时间3 min),电磁强化混凝水的浊度和CODCr与非磁化相比,交变磁化可降低64%、30%,直流降低36%、26%,说明电磁强化混凝优于常规非磁化混凝,交流电磁强化混凝强于直流电磁强化混凝.
关键词:
电磁场
,
强化混凝
,
浊度
,
CODcr
孙恒虎
,
易忠来
,
魏秀泉
,
厉超
硅酸盐通报
凝石是一种新型硅铝基胶凝材料,其耐久性能引人关注,本文对比研究了相同实验条件下,相同配合比的凝石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能,重点研究了抗碳化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渗性能,用压汞法测试了水化28 d的凝石净浆和水泥净浆的孔隙率和孔结构,并用SEM观察了凝石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的界面过渡区.结果表明:相同实验条件下,凝石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渗性能均优于同配合比的水泥混凝土,其原因是凝石浆体具有较好的孔径分布,同时凝石混凝土的界面过渡区结合紧密.
关键词:
凝石混凝土
,
耐久性能
,
界面过渡区
,
孔径分布
万建华
,
孙恒虎
,
冯向鹏
,
孙文标
,
牛雪莲
,
王岩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借助TG、DTA、XRD等手段研究了黄土在100 ℃~1000 ℃的物相组成和热分解特征,采用凝石技术制备了以黄土为主要原料的胶凝材料,测定其力学性能并研究了赤泥掺量对其胶凝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黄土在600℃煅烧胶凝性能良好;黄土掺量达到40%时,可获得28 d抗压强度超过42.5 MPa的胶凝材料.而且赤泥的掺入对胶凝材料的早期强度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
黄土
,
赤泥
,
热活化
,
胶凝性能
,
凝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