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林
,
江安
,
王庆松
,
郑发农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0.03.011
针对电磁波在正负非线性材料界面处的传播,研究了两种稳定状态下电磁波的物理特性.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表明,该界面处电磁波的传播存在着频率通带,且带宽仅与两种材料的固有属性有关.得出前向表面波和后向表面波均可以在这种非线性导波系统中传播,并且在一定条件下,随着频率的变化,前向表面波和后向表面波可以在两种材料中跃变.推论出两种稳定传播的电磁波场峰值位置随传播功率的变化也能实现在两种材料中跃变,并逐渐向界面靠近,而传播功率较大的稳定态电场峰值几乎靠着界面.
关键词:
光电子学
,
表面波
,
非线性效应
,
负折射率材料
王兴林
,
郑发农
,
王辉升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5.03.001
针对光波在负-零-正折射率超常介质平板结构中的传播,利用Artmann的稳态相位法研究了光学Dirac点附近的透射横向位移特性.讨论了横向位移随入射角度、频率和平板厚度的变化关系,发现该结构中的横向位移可以达到波长的几十甚至几百倍之多并且在Dirac点附近能够实现正负变化.进一步研究了全反射情形下的横向位移特性和光子隧穿现象,证实了横向位移的Hartman效应.另外,由于材料的特殊线性色散,发现横向位移在靠近临界角时,随着角度增大而减小;而在远离临界角时随着角度增大而增大.研究结果将在集成光学和光学器件方面产生应用可能,也将进一步促进石墨烯量子结构中电子传播的类光学现象研究.
关键词:
光电子学
,
横向位移
,
负-零-正折射率超常介质
,
石墨烯
韩霞
腐蚀学报(英文)
针对郑408块注气井(郑408-试1)油、套管的腐蚀特点,通过对火烧驱油注气井油、套管腐蚀产物、腐蚀介质、凝析水量的分析研究,确定火烧驱油注气井油、套管的腐蚀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高压氧气以及空气中的凝析水造成的,另一方面与油、套管材质的耐蚀性不够有关.通过材质以及防腐涂层的筛选等手段,在目前油管和套管内外防腐涂层、不锈钢油管和套管在国内尚无工程实例的情况下,总结出郑408块注气井防腐措施,包括:油、套管材质采用相对耐蚀的P110;注气采用干燥洁净的空气.
关键词:
火烧驱油
,
注气井
,
腐蚀原因
,
防腐对策
董彩常
,
孙金香
,
张波
,
黄桂桥
腐蚀与防护
对郑家坡铁矿设施和设备的腐蚀情况以及影响腐蚀的大气、水和土壤等环境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井下设施和设备腐蚀严重的主要原因为:使用材料耐蚀性低、环境/介质腐蚀性强和防腐蚀措施不力等。
关键词:
铁矿
,
井下设备
,
腐蚀
,
分析
张继武
,
孙超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1.08.001
英云闪长斑岩是农坪斑岩型金(铜)矿床的赋矿岩体,呈大小不等的小岩株,形成于燕山中晚期.岩石矿物成分主要为中长石、石英、黑云母和少量角闪石、钾长石.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英云闪长斑岩富钠,属钙碱性系列,富成矿元素金、铜,富轻稀土,铕异常不明显.斑岩体相带发育,可划分为边缘相、过渡相、内部相.英云闪长斑岩岩石矿物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成因类型为Ⅰ型,形成于消减的活动板块边缘构造环境,与燕山中晚期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有关.英云闪长斑岩为金、铜成矿提供物质来源,即为成矿母岩.
关键词:
英云闪长斑岩
,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成因类型
,
农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