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0470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煅烧铝土矿尾矿对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

勾密峰 , 黄飞 , 王思军 , 谢四林 , , 种雪颖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5.18.022

采用煅烧铝土矿尾矿等质量取代0%、10%、30%、50%、70%的水泥,研究其对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的影响,结合水化热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其影响机理,探讨煅烧铝土矿尾矿用作水泥混合材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煅烧铝土矿尾矿作为混合材能增大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缩短水泥的凝结时间,加快水泥早期水化放热速率;掺入50%煅烧尾矿的复合水泥浆体仍然满足通用硅酸盐水泥对凝结时间的要求.

关键词: 铝土矿 , 尾矿 , 水泥 , 混合材 , 水化热

GPS 监测系统在西庄矿采空区治理的应用

董华兴 , 李淑霞 , 孙帅

黄金 doi:10.11792/hj20130711

采空区是引起地表塌陷、恶化矿山开采条件的严重安全隐患,对不明采空区的精细探测技术、治理技术及安全监测装备与预警技术的开发研究,是复杂条件下矿山安全高效开采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以西庄矿为工程背景,介绍了采空区地表GPS监测系统及沉降监测方案;通过在地表合理设置若干个监测点,利用所安装的监测系统来监视裂缝区域和地表沉降区域的动态演变过程,并将监测信息发送到监控室;通过布点监测,及时预测地压来临时间,为预警决策和矿山及时撤出处于危险区人员提供依据,实现矿山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关键词: 采空区 , 地表塌陷 , GPS监测 , 观测点 , 基准点 , 预警

α-铁的退火孪

荘育智 , 吳昌衡

金属学报

应用真空热侵蚀方法,研究Armco铁晶粒长大界迁移过程,退火孪晶形成的过程。观察到在低于A_3点退火后,在了770℃短时间保温,多数α-铁素体晶粒内出现细小亚结构。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具有细小亚结构的晶粒逐渐消失,原先不含亚结构的晶粒,则逐渐长大。将加热温度提高至A_3点附近,显著加速界迁移的过程。在长大的晶粒,出现两类退火孪。一类的性质与一般退火孪相似,似其非共格孪界经常出现于旧界附近。视晶粒间界与非共格孪界迁移的情况,这类退火孪在保温过程,可能随界迁移而伸长,亦可能随非共格孪界迁移而变细或消失。另一类孪的特点是一端在晶粒间界上,另一端呈楔状。楔状孪界很稳定,在保温过程,未发现任何变化,在晶粒间界上的一端,则与晶粒间界一起,发生迁移。根据观察结果,认为α-铁退火孪晶形成的机构与Burke及Furnbull所提出的面心立方金属退火孪晶形成的机构相似,退火孪的形成与晶粒间界迁移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

氢诱导Zr基非合金纳米向非转变

彭德林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用电弧炉熔炼及铜模铸造方法,制备了含有部分纳米Zr41.2Ti13.8Cu12.5Ni10Be22.5块体非合金.通过电化学方法对合金材料充入氢.利用DTA、DSC、XRD及TEM等方法,研究了氢对纳米晶体的影响.结果表明,氢使纳米晶体转变为非结构,在含有部分纳米的非合金充入氢能够制备出块体非合金材料.

关键词: , 块体非合金 , Zr-Ti-Cu-Ni-Be , 纳米晶体

FCC金属钯内滑移和界滑移的研究

王雨晨

金属学报

作为一种重要的界调节方式,界滑移在以界为调和媒介的塑性形变过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中,我们使用位能图方法开展了对金属钯内滑移和界滑移行为的研究,研究发现:有序界滑移是易于开动的,有序界的滑移可以引起界的攀移;与有序界相反,无序界的滑移很难开动,这个结果可以解释为什么形变过程应力集中和位错发射通常都是出现在无序界面处,而不是有序界面处。

关键词: 界滑移 , null , null , null

FCC金属Pd界滑移的研究

王雨晨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8.03.001

使用位能图方法对金属Pd界滑移的研究表明:有序界滑移易于开动,有序界的滑移可以引起界的迁移;与有序界相反,无序界的滑移很难开动.该结果可以解释形变过程应力集中和位错发射通常均出现在无序界面处.

关键词: 界滑移 , 分子静力学 , 位能图 , Pd

大变形退火超细界特征分布

周蕾 , 史庆南 , 蔡晓兰 , 王军丽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13289/j.issn.1009-6264.2017-0001

采用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和透射电镜(TEM)研究了纯铜大变形异步累积叠轧与再结晶过程的低重合位置点阵(ΣCSL)界演化过程.研究表明:纯铜在600℃长时间均匀化退火时,形成大量较长的平直共格Σ3界,并作为大角度界阻碍晶粒的异常长大;在随后的大变形异步累积叠轧,随着晶粒转动,形变组织的形成,低ΣCSL界的逐渐减少;再结晶退火中形成大量超细孪,同时形成大量Σ3特殊界,并与高ΣCSL界反应,形成大量低ΣCSL界,Σ1小角度界迅速增多,阻断一般大角度界网络,表明Σ3界的反应是大变形+退火纯铜界特征分布(GBCD)的优化机制.

关键词: , 异步累积叠轧 , 再结晶 , 重合位置点阵 , 界特征分布

玻璃烧结过程化和致密化的关系

张乐军 , 陆雷 , 王浩 , 赵莹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7.04.037

以钢渣和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采用烧结工艺,制得以透辉石为主相的微玻璃;通过热分析、X射线衍射、收缩率、扫描电镜等分析方法,详细说明了在烧结过程化和致密化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化主要发生在烧结的前期,后期以致密化为主,化会影响烧结体的致密化.

关键词: 玻璃 , 烧结 , , 致密化

砷化镓单晶和非的形成机制

李志成 , 刘路 , 贺连龙 , 徐永波

材料研究学报 doi:10.3321/j.issn:1005-3093.2002.02.012

利用高分辨电子显微镜对0.0049 N和0.049 N载荷Vickers压痕诱发砷化镓单晶的相转变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小压痕作用下分别发生了单晶向非和微的转变.微的结构由小于10 nm、取向各异的纳米和非组成.在完全非化的结构存在少量由几个原子组成的原子簇:在非与晶体的交界区能观察到许多晶体缺陷以及沿这些缺陷产生的晶格扭曲和非相岛.对这种非化现象提出了两种可能的诱发机制:高压力诱导非化和剪切诱导非

关键词: Vickers压痕 , 砷化镓单晶 , 和非相变

金属界在高温氧化的作用

李铁藩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扼要阐述了金属材料界在纯金属与合金高温氧化的 作用.指出金属界面积增加(晶粒尺寸减小)有3种效应:改善合金抗氧化性能的有益的正 效应,相反为负效应以及双重效应.讨论了金属界扩散动力学基本方程的参数,如Tamman 温度及晶粒尺寸对其影响、晶粒形状因子(q)、界偏聚因子(s)、界夹角(θ)对界 扩散的影响.最后介绍了界作为高速扩散通道对合金间内氧化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金属界扩散 , grain size , oxidatio n behavior , intergranular internal oxidation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0471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