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高压变电站接地网的远程腐蚀监测技术

王天正 , 徐霞 , , 刘熙 , 董泽华 , 王鹏皓

腐蚀学报(英文) doi:10.11903/1002.6495.2015.218

采用小孔限流与护环电极电流约束设计,并结合电化学阻抗技术,设计了一种能实时监测接地网腐蚀状态的电化学传感器.该传感器通过小孔限流将极化电流约束在小孔于接地网钢板上的投影区,同时通过护环电极电流约束电路,使弥散电流得到补偿,因而较传统方法可以更准确测量接地网的腐蚀速率.系统还通过B/S网络模式和SQL数据库技术,建立了一个集成腐蚀监测、太阳能供电、无线通讯和网络数据库的无线监控系统,实现了基于Internet的现场腐蚀监测数据的网络化访问,使授权用户足不出户即可通过公众网或局域网实时查看现场腐蚀数据或曲线,包括接地网腐蚀速率、腐蚀余量、土壤电阻率与自腐蚀电位等关键参数.通过山西阳泉和太原两个变电站近一年的现场监测表明:该监测系统可以较为准确地测量接地网的腐蚀速率,是接地网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

关键词: 接地网 , 腐蚀测量 , 远程监控 , 电流约束 , 电化学阻抗

GPS 监测系统在西庄矿采空区治理中的应用

董华兴 , 李淑霞 , 孙帅

黄金 doi:10.11792/hj20130711

采空区是引起地表塌陷、恶化矿山开采条件的严重安全隐患,对不明采空区的精细探测技术、治理技术及安全监测装备与预警技术的开发研究,是复杂条件下矿山安全高效开采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以西庄矿为工程背景,介绍了采空区地表GPS监测系统及沉降监测方案;通过在地表合理设置若干个监测点,利用所安装的监测系统来监视裂缝区域和地表沉降区域的动态演变过程,并将监测信息发送到监控室;通过布点监测,及时预测地压来临时间,为预警决策和矿山及时撤出处于危险区人员提供依据,实现矿山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关键词: 采空区 , 地表塌陷 , GPS监测 , 观测点 , 基准点 , 预警

蒙地体集宁群金红石成矿规律研究

马慧宇 , 赵林涛 , 刘昕光 , 洪文帅 , 万庆

有色金属工程 doi:10.3969/j.issn.2095-1744.2017.02.014

根据蒙地体集宁群上部孔兹岩系和下部麻粒岩系的不整合构造接触,将本区划分为4个构造单元.通过对集宁群岩石学特征的分析及变质原岩的恢复,分析出其沉积环境具有差异.同时依据麻粒岩系形成于晚太古代而孔兹岩系形成于早元古代,对金红石的形成过程进行反演,推断其第一次主成矿期为阜平期,含矿岩层为集宁群下部麻粒岩系,右所堡组含石墨黑云角闪片麻岩.后经吕梁期地层重熔成矿物质迁移,最终在集宁群上部孔兹岩系下白窑组下段富集成矿,矿石岩性为含夕线石榴二长浅粒岩.

关键词: 集宁群 , 原岩,金红石 , 成矿规律

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中黄铁矿的标型特征

李志国 , 曾祥涛 , 王军平

黄金

简述了祁雨沟、双王、毛等3个典型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中黄铁矿的形态、成分、热电性标型特征,以期为评价和寻找类似矿床提供依据.

关键词: 黄铁矿 , 标型特征 , 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 , 祁雨沟金矿床 , 双王金矿床 , 金矿床

大断面黄土斜井塌方处理工程实践

黄宝龙

黄金 doi:10.11792/hj20151109

为安全通过家梁矿副斜井塌方段,制定切实可行的塌方处理方案显得尤其关键. 根据该井筒的工程地质条件与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塌方原因,制定了通过塌方段的注浆处理方案,确定了迎头工作面管棚超前支护方案与壁后注浆充填方案的详细参数,按此方案实施后,顺利通过塌方段,保证了矿井的正常施工.

关键词: 黄土 , 斜井 , 塌方 , 管棚注浆超前支护 , 壁后注浆

第九届国际膜与膜过程会议(ICOM2011)回顾与展望

周一帆 , 刘钰 , 张广儒 , 金万勤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11.05.021

2011年7月23日至29日,国际膜与膜过程会议(ICOM 2011)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市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分享其在膜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文简要介绍ICOM 2011国际会议的概况、膜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领域及发展趋势,并阐述ICOM 2014即将在中国苏州召开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 国际会议 , 综述 , ICOM 2011

历代洪州窑古瓷的元素组成特征的中子活化分析研究

冯向前 , 冯松林 , 张文江 , 樊昌生 , 权奎山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5.01.043

对江西洪州窑从东汉晚期至晚唐五代8期400个瓷胎样品进行了中子活化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碱金属元素Na和Rb、碱土金属元素Ba及Fe等作为胎的助熔剂元素随年代的变化趋势相似, 都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U字形变化规律, 其中Fe作为呈色元素, 其含量的高低与瓷胎颜色的深浅是一致的.分析结果还揭示洪州窑的发展与衰落以及窑址的不断变迁可能都与制瓷原料的发现与消耗有关.对分析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可以将不同时期烧制的瓷胎样品大致分为5组: (1)东汉晚期东吴时期; (2)两和南朝时期; (3)隋代; (4)初唐和盛唐时期; (5)晚唐五代时期.

关键词: 核分析技术 , 洪州窑古瓷 , 元素特征

中国金属学会1978年年会在北京举行

金属学报

<正> 中国金属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及1978年年会(简称1978年年会)于1978年12月28日至1979年1月7日在北京举行。这是我国冶金科技界规模空前的一次盛会。参加年会的有老、中、青年冶金科技人员和热心冶金科学事业的党政干部的代表共573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的180个单位和24个专业。济济一,在团结的气氛中,开展学术活动。 这次年会的召开,正值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不久。中国共产党这次历史

关键词:

山西义兴寨金矿田成矿机理研究:来自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的证据

彭南海 , 邵拥军 , 刘忠法 , 汪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山西繁峙县义兴寨金矿田位于东北地区NW向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带中.以义兴寨、辛庄金矿床为研究对象,分析本区关键控矿因素、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来源及其演化,进而开展矿田成矿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本区构造具有多期活动的特征,规模较大的NW向区域性张性大断裂为本区的控岩、导矿及配矿构造,次级NNW向压-张扭性断裂裂隙为容矿构造,不同形式、不同级别的构造是成矿最重要的控制因素.S、Pb、H、O同位素组成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浆活动为本区提供了成矿物质及成矿流体.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宏观地质特征表明,成矿过程中成矿流体发生了沸腾作用,引起CO2、H2S等的逸失,含金络合物稳定性遭受破坏,导致Au的大规模沉淀,流体的沸腾是矿质沉淀的主要机制.

关键词: 义兴寨金矿田 , 关键控矿因素 , 成矿物质 , 成矿流体 , 演化 , 成矿机理

全国第一届非晶态物理讨论会于1978年5月4日至11日在无锡召开

金属学报

<正> 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全国第一届非晶态物理讨论会于1978年5月4日至11日在无锡召开。参加讨论会的有来自研究所、大学、工厂等五十多个单位的一百余人,他们中间有老一辈的科学家,有大量朝气蓬勃的中、青年科学工作者,济济一,学术讨论气氛热烈,显现出科学春天来到的灿烂景象。 非晶态物质是指其内部原子无长程有序排列的物质。随着氧化物玻璃、玻璃半导体,特别是近年来非晶态金属和合金的发股,非晶态物质已誉为材料科学重要的后备军,进展极为迅速。 讨论会上共宣读了65篇学术报告,内容丰富多采,既有非晶态光学、力学、磁学、超导、半导体、发光、结构模型和分析、结构相变、液晶、液态金属和液相分离等各方面的专题综合评述;也有国内各单位在制备工艺、衍射分析和荧光分析、超导、磁性、半导体、光学、抗腐蚀等非晶态物理特

关键词: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