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90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MoSi2对尖晶石制品烧结性能的影响

伏安 , 柯昌明 , 刘开琪 , 彭达岩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05.03.004

在尖晶石材料中分别加入3%、5%和10%的MoSi2细粉,分别在1000℃、1200℃、1500℃下烧成,研究了MoSi2对尖晶石材料烧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不合镁砂细粉的尖晶石试样中,添加剂MoSi2易发生氧化,生成膨胀系数较大的MoO3,试样容易破碎;(2)同时添加MoSi2和镁砂细粉的尖晶石试样能在较低温度下开始烧结,在1200℃下能达到一定程度的烧结,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2MoSi2+7O2+2MgO=2MgMoO4+4SiO2,但MgMoO4在>1200℃时不稳定,易与Al2O3发生反应,反应方程式为:MgMoO4+Al2O3=MoO3+MgAl2O4;(3)过多MoSi2细粉的加入会引起试样较大的体积膨胀.

关键词: 尖晶石 , MoSi2 , MgMoO4 , 烧结

钢铁工艺优化对耐火材料发展的影响

彭达岩 , 伏安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10.04.001

以当前钢铁冶金主流程为线索,系统介绍了耐火材料近20年来随着冶金工艺优化而发展的历程,同时展望了钢铁工业用耐火材料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钢铁工艺 , 优化 , 耐火材料

单质Si对含TiO2刚玉制品烧结性能和相组成的影响

伏安 , 柯昌明 , 刘开琪 , 王秉军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05.06.010

以电熔白刚玉、α-Al2O3、锐钛矿和单质Si为原料,固定配料中电熔白刚玉和α-Al2O3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0%和20%,锐钛矿的外加量为6%,分别外加0、 2%、4%和6%的单质Si,经混练、成型、干燥后在空气气氛中于1550 ℃保温3 h烧成,检测烧后试样的显气孔率、体积密度、耐压强度、抗折强度和线变化率,并采用XRD分析烧后试样的相组成.结果表明:在刚玉材料中同时加入锐钛矿和单质Si能降低材料的显气孔率,提高材料的抗折强度和耐压强度,并有钛酸铝和莫来石生成;另外,单质Si对材料中的钛酸铝具有较好的稳定作用,但随着单质Si含量由2%增加至6%,材料中的钛酸铝含量减少,莫来石含量增加.

关键词: 刚玉材料 , 烧结性能 , 相组成 , 添加剂 , 单质硅 , 锐钛矿

尖晶石质浸入式水口内衬的研究

伏安 , 刘开琪 , 柯昌明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06.06.010

以77%的电熔尖晶石(粒度≤1 mm和≤0.074 mm)、20%的α-Al2O3(≤2 μm)和3%的电熔镁砂(≤0.074 mm)为原料,分别在1000 ℃、1200 ℃、1500 ℃保温3 h的条件下,研究了SiO2微粉外加量(分别为0、0.5%、1.0%、1.5%)对尖晶石材料烧结性能的影响,并在1450 ℃的还原性气氛下进行了尖晶石内衬材料与铝碳本体材料的复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过多增加尖晶石材料高温液相量的情况下,SiO2微粉的外加量为1.0%较为适宜;在尖晶石试样中同时添加1%SiO2微粉和3%电熔镁砂细粉能很好地降低其烧结温度,而且其热膨胀率与铝碳材料的热膨胀率较为接近,而尖晶石材料与铝碳材料的复合试验结果也表明,内衬和本体材料结合完好,且无裂纹出现.

关键词: 尖晶石 , 铝碳材料 , 浸入式水口 , 烧结

内蒙古锡林勒盟东部金属成矿亚带的划分及其意义

杜继旭 , 潘成林 , 邱金柱 , 杨云鹏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807

内蒙古锡林勒盟东部金属成矿带是中国重要的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成矿带,成矿带岩浆活动频繁,构造活动强烈,具备有利的成矿条件.通过对2个成矿带(东乌旗成矿带、西乌旗成矿带)的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的研究,将东乌旗成矿带分为4个成矿亚带,西鸟旗成矿带分为2个成矿亚带,为下一步的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 成矿带 , 成矿亚带 , 地质特征 , 划分 , 锡林勒盟东部 , 内蒙古

循环伏安法测定磺胺嘧啶

包晓玉 , 曹书杰 , 陈欣 , 陈建国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6.08.009

研究了磺胺嘧啶(SD)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伏安行为,优化了实验参数(如介质的pH值、修饰剂用量、扫描速度、富集电位和时间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直接测定磺胺嘧啶的电化学分析方法.氧化峰电流与磺胺嘧啶的浓度在1.0×10-6~1.2×10-4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5×10-7 mol/L.用此方法测定了磺胺嘧啶片剂中磺胺嘧啶的含量,结果满意.

关键词: 磺胺嘧啶 , 测定 , 多壁碳纳米管 , 修饰玻碳电极 , 循环伏安

电镀液中Cr(Ⅵ)含量的方波伏安法测定

许琦 , 严金龙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4.06.020

为了建立镀铬液Cr(Ⅵ)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研究了Cr(Ⅵ)的电化学行为.在0.1 mol/L的氨水缓冲溶液(pH=10.0)中,Cr(Ⅵ)于-1.45 V(vs SCE)出现一灵敏的方波伏安峰,峰电流ip的高低与Cr(Ⅵ)的浓度在(0.1~2.0)×103mg/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由此建立了快速测定环境中Cr(Ⅵ)含量的方波伏安法.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较高的分析测试准确性和灵敏度,方法的回归方程为ip(μA)=0.287 0+0.642 4C(mg/L),相关系数为0.988 6,检出限为0.05 mg/L Cr(Ⅵ),标准偏差为2.8%.该方法应用于实际样品电镀铬液及其废液中Cr(Ⅵ)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关键词: 方波伏安 , Cr(Ⅵ) , 废水

铜汞合金电极吸附伏安法测定痕量钴

魏小平 , 李建平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09.05.003

提出了利用铜汞合金电极吸附伏安法测定钴的新方法.采用铜粉与汞混合制成的汞合金糊涂布在固体石蜡碳糊电极表面,固化后制得铜汞合金电极.在pH 9.0的NH3·H2O-NH4Cl缓冲溶液中,Co(Ⅱ)与丁二酮肟形成络合物在该电极上产生灵敏催化波,用线性扫描伏安法在-0.80~-1.30 V范围内进行扫描,于-1.05V出现灵敏还原峰,峰电流与Co2+的浓度在0.02~3 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Co2+的检出限为0.01 μg/mL.该法已用于水样中Co2+含量的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或认定值相符.该电极保留了汞电极由于有较高的氢过电位而应用电位范围广的特点,又避免了汞电极有毒、使用不方便的缺点.

关键词: 铜汞合金电极 , , 吸附伏安 , 催化波

志猛 庄奋强

志猛 , 庄奋强 , 林涛 , 吴峰松 , 殷声

金属学报

根据电化学原理, 得到高阻值衬层穿透性裂纹的电沉积电流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利用计算机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 对高阻值衬层进行分析与检测, 由此可以定量确定裂纹的大小, 再通过观测在裂纹处所沉积的金属(或采用电极扫描技术)来确定裂纹的位置及表面形状, 最终可以实现对高阻值衬层的快速无损探伤.

关键词: 高阻值衬层 , null , null , null

不同第二相IrO2系析氧阳极的循环伏安行为

龚智厚 , 范庆国 , 稂耘 , 叶志国

腐蚀与防护

采用传统热分解法制备了不同第二相IrO2系氧化物析氧阳极涂层,使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不同第二相元素Mn、Ni、Sn和Al对IrO2系氧化物析氧阳极在0.5 mol/L H2SO4溶液中的循环伏安行为.结果表明,Ir-Mn氧化物析氧阳极外表面伏安电荷q.最大,IFSn氧化物析氧阳极最低;Ir-Mn氧化物析氧阳极内表面伏安电荷qi也是最高,Ir-Al和Ir-Sn氧化物阳极相对较低;Ir-Mn氧化物析氧阳极总循环伏安电荷qT远高于其它涂层.

关键词: 热分解法 , 第二相 , IrO2 , 循环伏安 , 伏安电荷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91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