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纤维染料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胡灿 , 朱军 , 石慧霞 , 梅宏成 ,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6.08016

纤维染料是使纤维着色的物质,其分析检测对纺织、环保、法庭科学、古文物研究等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纤维染料的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加之高灵敏度以及原位无损检测的分析需求日益突出,使得纤维染料的分析面临挑战.尽管如此,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高效、灵敏、无损的纤维染料分析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研究,目前已经开发了多种纤维染料的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可大致分为3类:光谱法、色谱法及质谱法.该文综述了纤维染料的特点及纤维染料的检测方法及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纤维染料检测方法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为更好地开展纤维染料的分析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分析方法 , 染料 , 纺织品 , 综述

历代州窑古瓷的元素组成特征的中子活化分析研究

冯向前 , 冯松林 , 张文江 , 樊昌生 , 权奎山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5.01.043

对江西州窑从东汉晚期至晚唐五代8期400个瓷胎样品进行了中子活化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碱金属元素Na和Rb、碱土金属元素Ba及Fe等作为胎的助熔剂元素随年代的变化趋势相似, 都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U字形变化规律, 其中Fe作为呈色元素, 其含量的高低与瓷胎颜色的深浅是一致的.分析结果还揭示州窑的发展与衰落以及窑址的不断变迁可能都与制瓷原料的发现与消耗有关.对分析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可以将不同时期烧制的瓷胎样品大致分为5组: (1)东汉晚期东吴时期; (2)两晋和南朝时期; (3)隋代; (4)初唐和盛唐时期; (5)晚唐五代时期.

关键词: 核分析技术 , 州窑古瓷 , 元素特征

内蒙古锡林勒盟东部金属成矿亚带的划分及其意义

杜继旭 , 潘成林 , 邱金柱 , 杨云鹏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807

内蒙古锡林勒盟东部金属成矿带是中国重要的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成矿带,成矿带岩浆活动频繁,构造活动强烈,具备有利的成矿条件.通过对2个成矿带(东乌旗成矿带、西乌旗成矿带)的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的研究,将东乌旗成矿带分为4个成矿亚带,西鸟旗成矿带分为2个成矿亚带,为下一步的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 成矿带 , 成矿亚带 , 地质特征 , 划分 , 锡林勒盟东部 , 内蒙古

志猛 庄奋强

志猛 , 庄奋强 , 林涛 , 吴峰松 , 殷声

金属学报

根据电化学原理, 得到高阻值衬层穿透性裂纹的电沉积电流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利用计算机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 对高阻值衬层进行分析与检测, 由此可以定量确定裂纹的大小, 再通过观测在裂纹处所沉积的金属(或采用电极扫描技术)来确定裂纹的位置及表面形状, 最终可以实现对高阻值衬层的快速无损探伤.

关键词: 高阻值衬层 , null , null , null

含氟共聚聚酰亚胺的合成与性能研究鲁云华,赵斌,迟海军,董岩,肖国勇,胡知之

鲁云华 , , 迟海军 , 董岩 , 肖国勇 , 胡知之

绝缘材料

以1,4-双(4-氨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苯(6FAPB)为含氟二胺单体,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和1,2,3,4-环丁烷四酸二酐(CBDA)为二酐单体,经低温溶液缩聚反应得到聚酰胺酸,再经热酰亚胺化处理制备出含氟共聚聚酰亚胺(CPI)薄膜.采用红外(IR)、紫外(UV-Vis)、溶解性测试等对CPI进行结构与性能表征,考察两种二酐单体的不同物质的量之比对共聚聚酰亚胺光学性能和溶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脂环二酐CBDA摩尔配比的增加,CPI薄膜在410 nm处的光透过率逐渐增加,薄膜颜色逐渐变浅,溶解性有所改善.

关键词: 聚酰亚胺 , 共缩聚 , 含氟 , 结构与性能

中国专利信息

电镀与涂饰

本期刊登的是2012年4月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有关表面处理系列类专利信息。如需专利全文,请与我部联系(联系人:吴海;电话:020-61302516)。

关键词:

胶东郭城断裂带金矿找矿潜力分析

彭雪峰 , 姜丽萍 , 郝兴春 , 王龙江 , 李明昱

黄金 doi:10.11792/hj20151104

城断裂带作为郯庐断裂的次级导矿构造,控制着该地区金矿床的分布和产出,并且金矿床还受胶莱盆地边缘层间滑动构造的控制,金矿成矿的地质背景和构造特殊. 从区域成矿背景和矿床特征入手,分析了城断裂带金矿床的找矿潜力及找矿方向. 分析结果表明,城断裂带深部存在含矿大岩体,具有很好的金矿成矿条件,找矿潜力巨大,有存在大型金矿床的可能,应该加强该成矿带的找矿工作力度.

关键词: 金矿床 , 找矿潜力 , 城断裂带 , 胶东

718HL中板边部裂纹成因与控制

柳泽民

连铸

针对718HL中板边部裂纹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认为微裂纹不是轧制时产生的新裂纹,而是由于铸坯内弧横裂纹扩展形成。造成横裂缺陷的主要原因是铸坯却不均匀。通过保证连铸关键设备功能精度、优化二冷配水工艺以及加强保护浇铸,能够有效降低中板边裂缺陷。

关键词: 中板 , 边部裂纹 , 铸坯 , 横裂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