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瑜桉
,
张直峰
,
申晨凡
,
闫桂琴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doi:10.7517/j.issn.1674-0475.2016.04.346
建立了一种基于CdSe/ZnS量子点的快速、高效的检测丝裂霉素的荧光方法.pH=7.4,反应10 min,CdSe/ZnS量子点的荧光随丝裂霉素浓度增加而猝灭,量子点的荧光强度与丝裂霉素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适用于丝裂霉素浓度1.8~60 μmol/L,且相关系数为0.996,丝裂霉素的检测限为0.11 μmol/L,该方法相对无共存物质的干扰,并证明完全适用于丝裂霉素注射液与尿液中丝裂霉素的测定.
关键词:
CdSe/ZnS量子点
,
荧光
,
丝裂霉素
,
检测
乔建政
,
陈茂
,
李新功
,
钟文泉
,
符彬
,
潘亚鸽
硅酸盐通报
以桉木单板和无机胶黏剂为原料对桉木碎料板进行贴面处理,研究了施胶量、成型压力、脱模养护时间对桉木碎料板弯曲性能的影响以及贴面处理对板材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胶量、成型压力和脱模养护时间对木单板贴面桉木碎料板弯曲性能影响均显著.随着施胶量的增加,板材的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均先增大后减小,施胶量为320 g/m2时板材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达到最大值35.26 MPa和3863 MPa;随着成型压力的增加,板材的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也都先增大后减小,成型压力为1.5 MPa时,板材的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达到最大值35.37 MPa和3900 MPa;随着养护时间的增加,板材的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逐渐增大.养护3周后板材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基本趋于稳定.贴面处理使板材前期的热释放速率和热释放总量增大,阻燃性能降低.150 s后,基本表现出桉木碎料板贴面前的阻燃性能.
关键词:
桉木单板
,
无机胶黏剂
,
无机桉木碎料板
,
贴面
,
性能
龚敏
,
毛逢银
,
忤建平
,
曾宪光
腐蚀与防护
doi:10.3969/j.issn.1005-748X.2006.11.012
用蒸馏法从樟树叶中提取桉叶油,运用正交试验法对以桉叶油为主的复合酸洗缓蚀剂的缓蚀效果进行初步研究,采用线性极化法评价缓蚀剂的缓蚀效率,初步探讨其缓蚀机理.结果表明,最优配方对碳钢在5%的盐酸溶液中有良好的缓蚀效果,属于混合控制型缓蚀剂.
关键词:
桉叶油
,
缓蚀效率
,
缓蚀机理
茹斌
,
王树荣
,
林海周
,
孙武星
,
骆仲泱
工程热物理学报
以柳桉生物质为原料,利用红外光谱(FTI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获得主要官能团的分布信息.随后利用热重红外联用技术(TG-FTIR)研究柳桉的热解行为.柳桉主热解阶段存在由纤维素热解造成的主失重峰以及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热解引起的两个肩状峰.同时引入双高斯分布活化能模型(DG-DAEM)对柳桉的热解动力学参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其表观活化能主要分布在第一高斯区间.此外通过在线FTIR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典型小分子气体产物的生成和演变机理.
关键词:
生物质
,
热裂解
,
DG-DAEM
,
TG-FTIR
田玉红
,
刘雄民
,
周永红
,
郭占京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5.06.018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柠檬桉叶中提取挥发油中的油相成分,用乙醚作为溶剂从蒸馏残液中萃取挥发油中的水溶性物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二者的化学成分并进行比较.柠檬桉叶挥发油油相成分的得油率为1.36%(以鲜重计),确认了其中的37种成分,占油相成分总量的97.36%,其中有12种碳氢化合物和25种含氧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香茅醛(57.00%),其后依次是香茅醇(15.89%)、乙酸香茅酯(15.33%).水溶性成分的得油率为0.48%(以鲜重计),确认了其中的10种成分,占水溶性物质总量的82.05%,主要为醇类物质,其主要成分为顺-对艹孟烷-3,8-二醇(53.43%)和反-对艹孟烷-3,8-二醇(16.48%).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
挥发油
,
水溶性成分
,
柠檬桉
杜继旭
,
潘成林
,
邱金柱
,
杨云鹏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807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部金属成矿带是中国重要的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成矿带,成矿带岩浆活动频繁,构造活动强烈,具备有利的成矿条件.通过对2个成矿带(东乌旗成矿带、西乌旗成矿带)的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的研究,将东乌旗成矿带分为4个成矿亚带,西鸟旗成矿带分为2个成矿亚带,为下一步的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
成矿带
,
成矿亚带
,
地质特征
,
划分
,
锡林郭勒盟东部
,
内蒙古
郭志猛
,
庄奋强
,
林涛
,
吴峰松
,
殷声
金属学报
根据电化学原理, 得到高阻值衬层穿透性裂纹的电沉积电流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利用计算机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 对高阻值衬层进行分析与检测, 由此可以定量确定裂纹的大小, 再通过观测在裂纹处所沉积的金属(或采用电极扫描技术)来确定裂纹的位置及表面形状, 最终可以实现对高阻值衬层的快速无损探伤.
关键词:
高阻值衬层
,
null
,
null
,
null
袁龙婷
,
王艳
,
万金泉
,
马邕文
,
黄明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交叉极化结合魔角旋转技术13C核磁共振研究了纤维回用次数对其超分子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原纤维相比,经过1次、3次和5次回用后的纤维素分子间氢键O(6)H…O(3′)的相对含量分别增加了7.49%、9.24%和11.98%,证实了1次回用对纤维氢键结构影响最大.另外随着纤维回用次数的增加,基原纤尺寸稳定在3.94nm~4.49 nm之间;5次回用后基原纤聚集尺寸从原纤维的11.69nm增至23.96 nm,表明了回用对纤维聚集态结构产生了影响.
关键词:
桉木纤维
,
回用
,
氢键
,
纤维素聚集态
彭雪峰
,
姜丽萍
,
郝兴春
,
王龙江
,
李明昱
黄金
doi:10.11792/hj20151104
郭城断裂带作为郯庐断裂的次级导矿构造,控制着该地区金矿床的分布和产出,并且金矿床还受胶莱盆地边缘层间滑动构造的控制,金矿成矿的地质背景和构造特殊. 从区域成矿背景和矿床特征入手,分析了郭城断裂带金矿床的找矿潜力及找矿方向. 分析结果表明,郭城断裂带深部存在含矿大岩体,具有很好的金矿成矿条件,找矿潜力巨大,有存在大型金矿床的可能,应该加强该成矿带的找矿工作力度.
关键词:
金矿床
,
找矿潜力
,
郭城断裂带
,
胶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