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332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离子液体与杉木粉对酚醛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材料研究学报

制备了离子液体/杉木粉/酚醛树脂的复合胶粘剂, 用DSC、FTIR和TGA分别对其固化温度、化学结构及热稳定性进行测试分析, 研究了木粉和离子液体对复合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木粉能有效降低胶粘剂的游离醛含量, 离子液体可以大幅度提高胶粘剂的胶合性能. 与普通酚醛胶相比, 当离子液体与木粉质量比为10 : 1时, 复合胶粘剂游离醛从1.76%降低到0.24%, 拉伸剪切强度从2.16 MPa提高到5.39 MPa, 且固化后不龟裂, 透明度较高. TGA结果表明复合胶的热分解温度提高, 但残碳率降低. 分析了被离子液体溶解的木粉对游离醛的捕捉作用及离子液体对胶合性能的贡献.

关键词: 有机高分子材料 , fir powder , ionic liquid , phenol-formaldehyde resin , composite adhesive , tensile shear strength

严重塞流现象与管顶部节流的瞬态模拟

文升 , 烈锦 , 乃良

工程热物理学报

在对严重塞流现象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采用OLGA软件建立了实验系统的瞬态模型,对水平段长度为114 m,下倾段长度为133m,管高度为15,3 m,内径为50.8 mm的集输-管系统中的严重塞流现象进行了数值研究,给出了相应流型图,并将管底部压力、管顶部持液率、塞周期等严重塞流特性参数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本文还对控制严重塞流现象的管顶部节流法进行了模拟研究,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本文的瞬态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出实验中发现的四类流型,但对严重塞流详细特性参数的模拟不够准确,对顶部节流的模拟与实验结果相差较大,对顶部节流法消除严重塞流的机理仍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严重塞流 , 集输-管系统 , 瞬态模拟 , 顶部节流

用于节流控制的管严重塞流模型研究

周宏亮 , 烈锦 , 清平 , 文升 , 谢晨

工程热物理学报

开发了一种基于ODE方程的严重塞流模型,能在基本准确的模拟管严重塞特征参数的同时进行严重塞流节流控制特性的模拟.在阀门全开,无节流控制的时候,模拟得到的塞特征参数与实验数据及OLGA模拟结果符合较好;在阀门开度为9%,8%,7%时对严重塞流进行节流控制模拟,与OLGA节流模拟结果符合较好.该模型计算速度远快于OLGA模型,更能用于严重塞流的实时现场控制.

关键词: ODE模型 , 塞特征参数 , 节流控制 , 实时控制

下倾-管系统中严重塞流现象的周期特性

马华伟 , 何利民 , 罗小明 , 安慕华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在室内的模拟实验系统上对严重塞流的周期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实验现象和管底部的压力波动信号分析后发现,严重塞流的周期主要取决于液塞形成和液塞流出阶段所经历的时间,与气相表观流速,液相表观流速、下倾管倾角等实验参数有关.通过下倾管中的气体在积累阶段质量守恒方程,得到严重塞流周期计算模型.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验测得的周期相比偏小.在较大的气、液相表观流速下,严重塞流周期计算模型的预测结果比较准确.

关键词: 塞流 , 严重塞流 , 周期 , 数学模型

水平-S型柔性管系统中空气-水两相塞流压力信号的特征分析

叶晶 , 烈锦 , 王跃社 , 陈森林 , 乃良 , 蒋日新 , 张西迎 , 武国营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对水平-S型柔性管中空气-水两相流进行了实验研究,着重对各种流型下的管底部压力信号进行了特征分析,给出了管底部压力的变化速率、振幅谱特性以及分布律规律.分析结果表明,从严重塞流到稳态流型,管底部压力变化速率变化更加剧烈且频繁;压力波动频率增大且周期性减弱,波动模式复杂;压力分布律峰值从较高压力区域移向较低压力区域,而且压力波动范围缩小,峰值压力也逐渐减小.

关键词: 空气水两相流 , 压力信号 , 特征分析

严和店窑汝瓷和台窑官瓷的EDXRF分析

温昶 , 赵会仙 , 融武 , 国霞 , 培育 , 高正耀 , 赵维娟 , 孙洪巍 , , 谢建

原子核物理评论

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DXRF)技术测试了若干严和店窑汝瓷和台窑官瓷样品胎和釉的化学组成,利用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了两窑场胎和釉的差异.结果表明:严和店窑汝瓷和台窑官瓷能较好地加以区分.再次证明了钧瓷和汝瓷是有区别的.

关键词: 官瓷 , 严和店窑汝瓷 ,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 , 化学组成 , 因子分析

中国宋官瓷釉的实验与研究

张义 , 宁建新 , 王洪伟 , 孙晓岗

硅酸盐通报

官瓷作为中国钧瓷领域中的最高水平,它不仅仅是唐钧瓷釉和早期宋钧瓷釉的扩展和延续,更是一个时代的创造.在给世人留下宝贵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一些需待解决的问题.诸如,菟丝纹、蚯蚓走泥纹的产生原因,乳光、分相、窑变的形成机理等等,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本文在研究唐花釉、宋代天青、天蓝釉的基础上,采用了当地及周边地域原料,并分别采用了现代及传统的制作工艺以及柴烧、煤烧和气烧的烧成方法最终成功烧制出完美的宋官瓷艺术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当地及周边地域原料和不同的制作工艺,采用不同的烧成方式恢复官瓷釉的艺术效果是切实可行的,通过实验证实了官瓷釉不同特征的形成原因与工艺过程的相应关系,为官瓷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科学依据,并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官瓷菟丝纹、蚯蚓走泥纹的形成原理及其乳光、分相、窑变的形成原因及相关问题.

关键词: 官瓷 , 菟丝纹 , 蚯蚓走泥纹 , 分相 , 乳光

用主量化学组成研究汝官瓷和官瓷的原料来源

邱霞 , 赵维娟 , 国霞 , , 谢建 , 孙洪巍 , 承焕生 , 孙新民 , 赵青云 , 赵文军 , 鲁晓珂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6.03.009

将84个清凉寺窑汝官瓷和台窑官瓷样品进行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得到每个样品胎和釉的7种主量化学组分.将所有样品的7种主量化学组成数据进行散布分析,以确定汝官瓷和官瓷原料来源是否相同.从散布分析图可以看出,汝官瓷釉和官瓷釉样品的原料产地和配方明显不同,汝官瓷胎和官瓷胎样品的原料产地和成分接近,但有所不同.

关键词: 主量化学组成 , 散布分析 , 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

煤制气直接还原串联流程估算

苏亚杰 , 蔡湄夏 , 杜莫虎 , 陈寿林

中国冶金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60265

为了降低直接还原能耗,根据试验数据研究了煤制气直接还原串联流程.串联流程中第一竖炉用煤制气粗煤气余热和含碳球团冶炼直接还原,含碳球团以焦粉、半焦粉或无烟煤粉为还原剂,铁精矿、无机黏结剂混合后加压制作,电炉熔化直接还原、脱硫和生产水渣.串联流程中第二竖炉以第一净化后的炉顶煤气为第二直接还原还原气,以氧化球团为原料.结果表明,煤制气直接还原串联流程估算能耗为394.8 kg/t;与铁水比可比能耗为487.8 kg/t,比高炉低41.2 kg/t,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低于高炉,接近天然气直接还原.

关键词: 煤制气 , 余热炼铁 , 直接还原 , 串联 , 生态工业

生物表面活性剂鼠糖脂的纯化与表征

刘洋 , 钟华 , 刘智峰 , 蒋勇兵 , 谈菲 , 曾光明 , 赖明勇 , 何益斌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3.10026

生物表面活性剂鼠糖脂是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其分子具有极性亲水基团和非极性亲油基团结构,通常表现出很高的表面活性和界面优先分配能力。可靠的分离提纯方法和成分鉴定手是鼠糖脂生产工艺成功的重要保证。实验通过好氧发酵培养铜绿假单胞菌CCTCCAB93066、酸沉降分离得到鼠糖脂后,利用柱色谱提纯技术得到纯化的鼠糖脂的单糖脂和二糖脂,最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成分鉴定。结果显示这两种鼠糖脂均含有3种主要成分,其中单糖脂的主要成分为RhaC10C10、RhaC10C12-H2、RhaC10C12,二糖脂的主要成分为Rha2C10C10、Rha2C10C12-H2、Rha2C10C12。该研究结果表明,铜绿假单胞菌CCTCCAB93066是一种良好的鼠糖脂产生菌;酸沉降-柱色谱技术可以用于鼠糖脂的深度提纯,且有较好的效果;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鼠糖脂成分鉴定具有灵敏度高和准确性好等优点,是一种较为可靠的检测方法。

关键词: 酸沉降 , 柱色谱 ,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 糖脂 , 铜绿假单胞菌 , 生物表面活性剂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33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