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06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液氯化法浸过程热力学

, 张廷安 , 牟望重 , 郑大录 , 曾勇 , 蒋孝丽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2.01.023

针对氯化物体系中的浸出反应进行热力学计算,分别绘制出Au-Cl-H2O体系电位-pH图、lg[Au(Ⅲ)]-pH图、lg[ Cl -] -pH图,并分析了氯化浸出过程的热力学影响因素.电位-pH图中存在着氯络合物的稳定区域,在pH为中性或弱酸性并保持氧化电位高于0.9V的条件下,将以AuCl4-的形态浸出.AuCl4-的稳定性很差,易受氯化物浓度、AuCl4-浓度等热力学因素的影响.加大氯化物浓度或降低AuCl4-浓度,在热力学上有利于的浸出.在保证尽可能浸出的角度来说,热力学上最佳条件为pH 3.5~7.8、氧化电位高于0.9V、氯化物浓度高于1 mol·L-1,AuCl4-浓度1×10-5~1×10-4 mol·L-1.

关键词: 液氯化法 , 浸出 ,

液氯化法浸出硫化精矿压热氧化渣的电位变化研究

, 张廷安 , 赵洪亮 , 牛丽萍 , 金正根 , 金文基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2.02.010

根据氯化物体系中的浸出热力学,预测合理的电位和pH值范围.通过对硫化精矿压热预处理后的氧化渣进行液氯化浸出试验,考察了浸出过程中电位变化与浸率之间的关系.氯化浸出适宜的热力学条件为pH值8以下、电位0.9V以上.从次氯酸钠溶液的氧化能力角度考虑,pH值在4~5.5时其氧化能力较强,此时溶液中氧化剂以HClO为主.对精矿压热氧化渣的次氯酸钠浸出,为得到较高的浸率,必须控制至少2h电位在1.0V以上.若在浸出过程中电位低于1.0V,已溶解生成的氯络合物会再沉淀,使浸率下降.在初始有效氯质量分数为0.5%、初始pH值为4.0时,可保证2h内电位在1.0V以上,此时浸率可达到96%以上.

关键词: 液氯化法 , 精矿 , 加压氧化 , 浸出 , 电位 , 浸出率

难处理金矿浸出预处理过程的FeS2-FeAsS-H2O系电位-pH图

, 张廷安 , 牟望重 , 曾勇 , 刘燕 , 吕国志 , 蒋孝丽

材料与冶金学报 doi:10.3969/j.issn.1671-6620.2011.02.011

难处理金矿中,为微细浸染型嵌布在黄铁矿和毒砂的晶格中而不能被充分浸出.本文通过热力学计算绘制了298.15KFeS2-FeAsS-H2O系的电位-pH图,由图可知黄铁矿和毒砂均可以被O2等氧化剂分解.FeAsS的稳定区完全包含在FeS2的稳定区范围内,说明在酸性条件下毒砂比黄铁矿的稳定性差,更容易被分解.当电位及酸度较高时,黄铁矿及毒砂中的硫以稳定的HSO4-、SO42-形式存在,而砷以H3AsO4的形式存在,表明预处理过程能够将包裹在金表面的硫化矿物解离脱除.热力学计算的结果为难处理金矿的浸出预处理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难处理金矿 , 预处理 , 电位-pH图 , 黄铁矿 , 毒砂 , FeS2-FeAsS-H2O系

碱添加量对金属离子的分布和pH变化的影响

张廷安 , 郑大录 , , 郑英勋 , 赵洪亮 , 南相莉 , 蒋孝丽

材料与冶金学报 doi:10.3969/j.issn.1671-6620.2012.02.003

提出了一种计算公式,定量地计算了既有氢氧化物沉淀又有氢氧配离子形成的化学反应体系中的金属离子的分布,考察了影响沉淀和配离子形成的各种因素.基于提出的公式,计算了锌、镉、铜、镍、铁(Ⅲ)、铁(Ⅱ)、铝、钙、镁的沉淀率,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一致.

关键词: 沉淀率 , 配合物形成率 , 氢氧化物 , 金属离子的分布

山东白金矿的赋存状态研究

邓红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2.06.003

山东白金矿产于混合岩化变质岩中,属中低温热液富硫化物石英脉充填型金矿,矿物组成简单,黄铁矿和闪锌矿为主要的金属矿物和载金矿物,的赋存状态以包裹为主,、银为有用组份.中、粗、细粒金相伴存在.

关键词: 山东白 , 赋存状态 ,

硫合剂法浸取废弃线路板中的试验研究

李晶莹 , 黄璐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9.10.013

试验研究了采用硫合剂法浸取废弃线路板中的.取废弃线路板粉末5 g,在固液比为1∶3、亚硫酸钠浓度为0.1 mol/L、硫酸铜浓度为0.03 mol/L、氨水浓度为0.5 mol/L、反应时间为2.5 h、反应温度为40 ℃、pH=10条件下,的浸出率可达到85 %以上.与硫脲、氰化等浸方法比较,硫合剂法具有无毒、廉价易得、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是一种具有开发潜力的浸技术.

关键词: 硫合剂法 , , 废弃线路板

某氰化渣的改性硫合剂法浸研究

刘有才 , 彭彬江 , 林清泉 , 符剑刚 , 陈钰 , 吴洁

贵金属

某氰化渣中的品位为12.03 g/t,氰化渣里游离的颗粒极细,并且被铁氧化物包裹,难以解离,属于难浸类金矿。采用改性硫合剂对氰化渣进行了浸研究,考察了超细磨时间、氧化剂用量、矿浆pH和搅拌时间对浸出率的影响。优化实验条件为:超细磨时间2 h、氧化剂CaO2用量0.78 g/500 g、矿浆pH≈11.5、液固比2:1、搅拌浸出时间24 h,的浸出率达78.57%。

关键词: 有色金属冶金 , 氰化渣 , 改性硫合剂 , 超细磨 ,

某金矿石的硫加碱催化合剂法浸研究

刘有才 , 朱忠泗 , 符剑刚 , 李丽峰 , 林清泉 , 李志辉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3.01.023

某金矿石Au的品位为2.54 g·t-1,矿石以氧化矿为主,矿石中嵌布粒度极细,与脉石互相包裹,难以解离,属于难浸类金矿石.硫加碱催化合剂是一种混合型浸金药剂,它是以硫合剂为基本组分,加入了稳定剂(亚硫酸钠等)与抗硫系(如S,As等)干扰剂(铜氨络离子)等,使用起来比硫合剂方便.对矿石进行了硫加碱催化合剂法搅拌浸研究,考察了磨矿细度、氧化剂种类、H2 O2浓度、矿浆pH、搅拌时间对浸出率的影响.相比KMnO4,CaO2等氧化剂相比,H2O2具有浸率高,工业生产操作方便等优点.确定最优实验条件为:液固比为2.0,磨矿细度-74μm占91%,所用氧化剂为H2O2,浓度为0.02 mol·L-1,pH值为12~13,搅拌时间为3.5~4.0 h,此条件下浸出率可达72.6%.浮选法及氰化浸法中的回收率分别为70.5%和68.1%.与浮选法、氰化浸方法比较,此方法具有药剂廉价易得、工艺简单、环保等优点,可望成为黄金提取的主要方法之一.

关键词: 金矿 , 硫加碱催化合剂法 , , H2O2

硫合剂法浸的原理、稳定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傅平丰 , 孙春宝 , 康金星 , 龚道振

贵金属 doi:10.3969/j.issn.1004-0676.2012.02.014

总结了国内外近20年来在硫合剂法浸中取得的研究成果,详细讨论了硫合剂法浸的基本原理、开放体系中Sx2-及S2O32-的稳定性、添加剂Na2SO3及NaCl的溶促进机理、Cu2+的催化作用及硫化铜沉淀的生成与返溶规律;列举了硫合剂法在高硫、高砷、高铅等顽固金矿及废弃线路板中浸的应用.与其它非氰浸金工艺相比,归纳了硫合剂法浸的优点.

关键词: 冶金技术 , 硫合剂法 , 原理 , 稳定性 , 顽固金矿 , 二次资源

改性硫合剂(ML)浸试剂稳定性研究

周军 , 兰新哲 , 宋永辉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8.04.029

改性硫合剂(ML)是一种新型非氰浸试剂.主要研究了不同通气量、碱度、铜离子浓度、亚硫酸根离子浓度、搅拌速度、温度对ML试剂中有效浸成分的消耗影响.结果表明: (1) 通气、碱度、搅拌速度对于ML试剂中S2O32-的消耗并不是主要影响因素;(2)铜离子对ML试剂中S2O32-的消耗影响显著.体系中有游离氨、低温时, ML试剂稳定性较好;(3) 加入SO32-有助于ML体系的稳定, 其主要作用是: 可阻碍体系中S2O32-的氧化;能促进体系中沉淀物的返溶, 并生成有效溶成分.

关键词: 改性硫合剂(ML) , S2O32- , 稳定性 ,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506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