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玉佩
,
闫爱军
,
金雨
,
廖强强
,
袁斌霞
腐蚀学报(英文)
doi:10.11903/1002.6495.2014.317
通过人工合成铁铝氧化物,并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极化曲线、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和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考察了接地极铜材料在添加不同浓度铁铝氧化物的饱和红壤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铁铝氧化物对铜腐蚀具有先促进后抑制作用.在添加不同浓度铁铝氧化物的红壤条件下Cu的阻抗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并趋于平稳.Cu的腐蚀速率随添加的铁铝氧化物含量的增大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Cu的腐蚀主要以全面腐蚀为主,腐蚀产物膜主要由Cu2O组成.
关键词:
Cu
,
铁铝氧化物
,
红壤
,
土壤腐蚀
万利敏
,
陈冰丽
黄金
doi:10.11792/hj20170206
河南金源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建矿已近40年的老企业,保有储量持续下降,急需增加新的矿产资源.通过对祁雨沟金矿区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的深入研究,发现该矿区内的隐爆角砾岩型金矿体、石英脉型金矿体、花岗斑岩网脉型金矿体,均分布在一个成矿系统内,并以此建立祁雨沟次火山斑岩型金矿床成矿系统,应用该成矿系统指导找矿,取得了重大突破.
关键词:
次火山斑岩型金矿床
,
斑岩型金矿体
,
角砾岩型金矿体
,
石英脉型金矿体
,
成矿系统
,
祁雨沟金矿床
袁立新
,
狄志刚
,
傅敏
,
朱晓丰
,
许后麟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5.03.009
研制了电磁窗用耐雨蚀底漆和耐雨蚀面漆,介绍了该配套涂料体系的制备工艺,并列举了其性能指标.讨论了耐雨蚀面漆中聚酯树脂、多元醇和颜料对其性能的影响,施工工艺对耐雨蚀涂层与底涂层之间配套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耐雨蚀涂料
,
飞行器
,
电磁窗
,
复合涂层
,
配套性能
赵露露
,
黄绍锋
,
薛明环
,
任芳远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2.04.005
随着数字化矿山建设的逐步推广,国外矿山软件逐渐应用于国内矿山.通过利用Micromine软件对矿体进行储量计算,经与传统算法做对比验证,结果可信.应用Mieromine软件采用不同工业品位对祁雨沟J4角砾岩型金矿体进行测算研究,得出矿体具有大而贫的特点,适当降低工业指标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企业经济效益,进而说明利用Micromine软件对资源进行动态估算速度的优势.
关键词:
Micromine软件
,
矿体模型
,
资源评价
,
动态管理
,
祁雨沟矿区
,
J4角砾岩型金矿体
赵晓峰
,
陈晓飞
,
王晓东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2.06.009
以金源矿业公司祁雨沟矿区主竖井提高提升能力改造为工程背景,论述了通过加大箕斗容积,更换主电动机和部分电控装置,使提升能力提高20%的竖井提升系统改造优化方案.改造工程应用表明:生产竖井提升系统改造优化方案投资少、工程量小、工期短、见效快.通过设备更新和系统改造,使竖井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得到提高,有利于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管理.
关键词:
竖井提升系统
,
生产竖井
,
改造
,
安全性
,
优化方案
夏珍珠
冶金分析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0-7571.010052
称取一定量的载金炭进行火试金配料,经过熔炼、灰吹得到金银合粒,使用硝酸分金得到金粒,再通过计算得到载金炭中银含量,从而建立了火试金重量法测定载金炭中银含量的方法.经过试验,确定了火试金配料中试样量、氧化铅加入量、灰吹温度等最佳试验条件.根据目前国内载金炭的生产水平,在载金炭国家标准物质加入一定量的共存元素,进行了银量测定的干扰试验,结果表明载金炭中共存元素(Cu、Fe、Pb、Cd、Zn、Bi、Cr、Ca、Mg、As)对银测定无影响.将方法用于3个载金炭国家标准物质中银的测定,测定值与认定值基本吻合,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为0.82%~4.2%.
关键词:
载金炭
,
银
,
火试金
马丽军
,
李正旭
,
钟英楠
,
阚春海
,
肖千鹏
,
赵可迪
黄金
doi:10.11792/hj20170419
研究了杂质元素对火试金重量法测定粗金中金量的影响,并通过一系列实验分别确定了粗金中铜、铁、锌、镍、铂、钯、硒、碲、锑、铋、钛、钨12种杂质元素适用于该方法的上限量值,及杂质元素超上限量值时所采取的措施,保证了方法的适用性,对指导黄金冶炼企业准确测定粗金中金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粗金
,
火试金
,
重量法
,
杂质
,
增量
胡光辉
,
李大树
,
黄奔宇
,
蒙继龙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6.07.019
分析了化学镀镍浸金过程中金层厚度不均的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试验发现,面积不同的铜面发生电气互联时容易造成金厚不均的现象,而无电气互联情况时,金厚均匀性比较好.导致金厚不均的原因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电势影响,二是双极性效应.
关键词:
化学镀镍
,
浸金
,
双极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