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3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微分散射截面测量中气压效应的修正

朱林繁 , 刘小井 , 李文斌 , 苑震生 , 成华东 , , 徐克尊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2.02.019

介绍了微分散射截面测量过程中的气压效应, 通过深入分析得出了二次散射系数E(θ)与零度角的强度A0成正比, 随散射角θ的增加而增加以及它的值可正可负. 通过与实验的对比, 证实了前两条结论, 并指出可把该结论用于指导实验.

关键词: 微分截面 , 气压效应 , 一氧化碳

氪的贝特面

成华东 , 刘小井 , 苑震生 , 朱林繁 , , 李文斌 , 徐克尊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2.z1.016

用高分辨快电子能量损失谱方法, 在入射电子能量2.5 keV、激发能范围8-88 eV、动量转移范围0.056-3.56 ato. unit的条件下, 测量了氪的贝特面, 并进一步分析了贝特面的特性.

关键词: 贝特面 , 广义振子强度 , 光学振子强度

Kr原子4s自电离区和3d内壳层光学振子强度研究

苑震生 , 朱林繁 , 刘小井 , , 李文斌 , 成华东 , 徐克尊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2.z1.014

用高分辨快电子能量损失谱方法研究了Kr原子4s内价壳层自电离区的光学振子强度, 说明了以前几家实验存在差异的原因, 并首次得到了3d内壳层激发的绝对光学振子强度.

关键词: Kr原子 , 4s自电离区 , 3d内壳层 , 光学振子强度

Sc原子高激发态理论研究

张新峰 , 夏丹 , , 彭永伦 , 许祥源 , 李家明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2.02.030

利用相对论性多通道量子亏损理论计算了Sc的原子里德堡态能级. 计算结果显示, 由于通道间的相互作用, 使得光谱非常复杂, 这与实验测量结果是一致的.

关键词: 相对论性多通道量子亏损理论 , Sc原子 , 激发态

C2H4价壳层电离连续区光解离研究

, 韩小英 , 李家明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2.02.012

在量子数亏损框架下, 利用多重散射自洽方法计算了C2H4价壳层电离连续区光吸收谱. 通过对势形共振的峰位分析, 探讨了势形共振对光解离动力学的影响.

关键词: 量子数亏损理论 , 多重散射自洽方法 , 解离

宇宙核

戴光曦 ,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1.03.006

以很长半衰期(42×109 a)的β- 衰变的187Re-187Os核对作为大尺度的宇宙核来量度宇宙的年纪, 是近代天文学与核物理学相结合的又一典范. 这种宇宙时钟是利用裸核187Re与它的衰变子体187Os同位素在共生矿中天然含量的比值来测定时间的. 利用187Re裸核的半衰期通过核物理计算可对中性187Re的半衰期进行修定.

关键词: 宇宙核 , 哈勃常数 , 退行速度 , 中性/裸核187Re , 同位素的天然含量 , 大爆炸

离散单元法高炉无炉顶布料模拟研究

林成城 , 杜鹤桂

钢铁

从动力学角度,采用离散单元法研究炉料颗粒的受力和运动,建立高炉无炉顶布料数值计算模型,模拟无炉顶布料过程和料面形状.模拟与实测对比表明,两者基本吻合,证明离散单元法在高炉无布料应用中可行,并为高炉无炉顶布料的机理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关键词: 离散单元法 , 炉顶 , 布料 , 料面形状 , 数值模拟

并罐式无炉顶布料料面中心研究

滕召杰 , 程树森 , 赵国磊

钢铁

并罐式无炉顶的布料操作会产生蛇形偏析,形成不均匀的料面形状,导致料面透气性调节失控的问题.通过开炉布料料面形状的测试结果可知,并罐式无炉顶料面中心与高炉中心不重合,料面中心发生偏移.为了研究无布料过程中的料面分布情况,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计算炉料颗粒在高炉料面周向上的落点分布,根据落点分布得到料面对称中心位置,并将计算结果与开炉料面形状测试结果对比.根据分析计算结果,从理论出发,提出减小布料过程料流偏析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并罐式 , 布料操作 , 炉料偏析 , 落点

高炉无料炉顶布料规律探索与实践

李传辉 , 安铭 , 高征铠 , 戴建华

钢铁

济钢1 750 m3高炉采用串罐无料炉顶布料系统.建立了布料模型,并在高炉生产中不断验证,逐步消化和掌握了无料技术,摸索出一系列无料炉顶布料的相关规律;建立了布料矩阵调节的基本准则,以"稳"为前提,以"平台漏斗"理论为依据,充分发挥了布料矩阵技术优势,确保高炉稳定顺行.研究结果表明:焦平台一旦确定,靠微调矿石矩阵可以调整煤气流的合理分布,达到维持矿焦比合理分布的控制目标.通过布料矩阵的不断优化,使高炉的顺行状况改善,高炉的利用系数达到2.35 t/(m3·d).

关键词: 高炉 , 无料炉顶 , 布料矩阵 , 焦平台

高炉环形布料优化及布料精度

马财生 , 任廷 , 杨二旭

钢铁研究学报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60012

为提高无高炉的布料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环形布料优化方法。在分析环形布料工艺特点的基础上,按控制方法将环形布料分为常规多环布料和步进式同心圆布料,以料面形状误差为控制目标建立了环形布料的优化控制数学模型,并设计了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求解。最后将优化模型应用到2580 m3无高炉,利用该优化模型分析了环形布料工艺与布料精度之间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溜槽倾角档位数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常规多环布料的布料精度,但同时导致布料优化控制复杂化,步进式同心圆布料的布料精度高于任意有限多个溜槽倾角档位的常规多环布料,适合充分发挥无炉顶布料灵活的优势,实现期望的炉料分布。

关键词: 炉顶 , 环形布料 , 优化模型 , 布料精度 , 粒子群算法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4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