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佳恒
,
陈琪萍
,
党宇峰
,
钟文彬
,
王静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10.06.022
为了提高单个靶件的铀装载量,简化制备工艺,将目前广泛用于制备α核素靶的电沉积方法用于铀靶的制备.研究了在水溶液体系中电沉积制备铀靶的方法,以0.15mol/L草酸铵为电沉积液,研究了不锈钢基层处理工艺、电流密度、酸度、温度、镀液中铀离子浓度等对电沉积层质量的影响,确定了电沉积法制备铀靶的工艺参数,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和红外光谱对电沉积层的表面形貌、微区成分和结构组成进行分析和表征.控制镀液中UO2(NO2)2的量,调节镀液pH至2~3,电流密度60mA/cm2,通入60℃恒温水,保持(NH1)2C2O4的质量浓度在4~6mg/mL2,即可获得6mg/cm2的电沉积层,分光光度法测其电沉积效率>98%,厚度约6mg/cm2.
关键词:
电沉积
,
铀
,
靶
陈姆妹
,
罗顺忠
,
钟文彬
,
马宗平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11.01.011
采用疏水性聚丙烯中空纤维作膜器、冠醚DB18C6作萃取剂、离子液体[Bmim][PF6]作稀释剂,构建了新型的离子液体-中空纤维封闭液膜体系,通过正交试验并以直接萃取方法为参照探索其用于回收Cs+性能.实验结果显示,该液膜体系可以实现从料液回收Cs+,且其中"经管程"操作模式的Cs回收效率优于"经壳程"模式.初步的条件实验显示该膜体系具有可调性,且适用于痕量Cs的分离回收.本实验成果为进一步加密实验条件、优化液膜体系性能奠定了基础,也为发展高效的cs(Ⅰ)分离回收方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离子液体
,
中空纤维
,
封闭液膜
,
Cs回收率
林成城
,
杜鹤桂
钢铁
从动力学角度,采用离散单元法研究炉料颗粒的受力和运动,建立高炉无钟炉顶布料数值计算模型,模拟无钟炉顶布料过程和料面形状.模拟与实测对比表明,两者基本吻合,证明离散单元法在高炉无钟布料应用中可行,并为高炉无钟炉顶布料的机理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关键词:
离散单元法
,
无钟炉顶
,
布料
,
料面形状
,
数值模拟
滕召杰
,
程树森
,
赵国磊
钢铁
并罐式无钟炉顶的布料操作会产生蛇形偏析,形成不均匀的料面形状,导致料面透气性调节失控的问题.通过开炉布料料面形状的测试结果可知,并罐式无钟炉顶料面中心与高炉中心不重合,料面中心发生偏移.为了研究无钟布料过程中的料面分布情况,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计算炉料颗粒在高炉料面周向上的落点分布,根据落点分布得到料面对称中心位置,并将计算结果与开炉料面形状测试结果对比.根据分析计算结果,从理论出发,提出减小布料过程料流偏析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并罐式
,
布料操作
,
炉料偏析
,
落点
李传辉
,
安铭
,
高征铠
,
戴建华
钢铁
济钢1 750 m3高炉采用串罐无料钟炉顶布料系统.建立了布料模型,并在高炉生产中不断验证,逐步消化和掌握了无料钟技术,摸索出一系列无料钟炉顶布料的相关规律;建立了布料矩阵调节的基本准则,以"稳"为前提,以"平台漏斗"理论为依据,充分发挥了布料矩阵技术优势,确保高炉稳定顺行.研究结果表明:焦平台一旦确定,靠微调矿石矩阵可以调整煤气流的合理分布,达到维持矿焦比合理分布的控制目标.通过布料矩阵的不断优化,使高炉的顺行状况改善,高炉的利用系数达到2.35 t/(m3·d).
关键词:
高炉
,
无料钟炉顶
,
布料矩阵
,
焦平台
马财生
,
任廷志
,
杨二旭
钢铁研究学报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60012
为提高无钟高炉的布料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环形布料优化方法。在分析环形布料工艺特点的基础上,按控制方法将环形布料分为常规多环布料和步进式同心圆布料,以料面形状误差为控制目标建立了环形布料的优化控制数学模型,并设计了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求解。最后将优化模型应用到2580 m3无钟高炉,利用该优化模型分析了环形布料工艺与布料精度之间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溜槽倾角档位数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常规多环布料的布料精度,但同时导致布料优化控制复杂化,步进式同心圆布料的布料精度高于任意有限多个溜槽倾角档位的常规多环布料,适合充分发挥无钟炉顶布料灵活的优势,实现期望的炉料分布。
关键词:
无钟炉顶
,
环形布料
,
优化模型
,
布料精度
,
粒子群算法
于要伟
,
白晨光
,
梁栋
,
夏锋
,
牛文娟
钢铁
结合无钟高炉布料的主要规律,开发出高炉布料模型。该模型有以下主要特点:炉料出下料罐的运动为“烟道流”;原始料面假设条件的改进;料面形状多段线性化处理;料面下降分为二部分对新料面修正。利用该模型可以求解料面形状,并计算炉料的矿焦比(O/C)。
关键词:
高炉;布料模型;布料溜槽
于要伟
,
白晨光
,
梁栋
,
夏锋
,
牛文娟
钢铁
结合无钟高炉布料的主要规律,开发出高炉布料模型.该模型有以下主要特点;炉料出下料罐的运动为"烟道流";原始料面假设条件的改进;料面形状多段线性化处理;料面下降分为二部分对新料面修正.利用该模型可以求解料面形状,并计算炉料的矿焦比(O/C).
关键词:
高炉
,
布料模型
,
布料溜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