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9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陶瓷微滤膜回收偏钛酸过程中膜清洗的研究

赵宜江 , , 李红 , 徐南平 , 时钧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1998.04.003

对陶瓷微滤膜回收偏钛酸过程中膜清洗方法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清洗剂的清洗效果,研究了清洗时间、外压脉冲等不同清洗方式对清洗效果的影响,并结合SEM及EDX等检测结果,分析了清洗机理,同时对清洗重复性进行了考察;确定了效果好且稳定的清洗方法,将此过程向工业化应用又推进了一步.

关键词: 陶瓷微滤膜 , 清洗方法 , 清洗机理

陶瓷膜处理炼油厂"三泥"水相的研究

, 蒋培华 , 孙晓娟 , 施青峰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2.01.009

采用陶瓷微滤膜对"三泥"水相进行处理.通过渗透液油含量的测定,证明此方法能明显地降低传统方法难以处理的水相的油,尤其是乳化油的含量.同时,确定了合适的膜孔径,研究了操作压力、膜面流速和操作温度对渗透通量的影响.为炼油厂"三泥"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关键词: 陶瓷膜 , "三泥"水相 , 工艺条件

陶瓷微滤膜过滤超细粉体系的分析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5.09.009

通过计算可沉积在膜表面的临界(最大)粒径,确定了膜表面滤饼层结构与颗粒粒径的关系,并采用不同操作条件下渗透通量的数据进行验证,确定不同粒径的超细粉体系所适合的操作压力和错流速率.

关键词: 可沉积临界粒径 , 陶瓷微滤膜 , 滤饼层结构 , 操作条件 , 超细粉体系

陶瓷膜过滤微米级颗粒悬浮液操作条件的影响

, 徐南平 , 时钧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0.01.003

测定了不同操作条件下陶瓷膜过滤微米级颗粒悬浮液的渗透通量数据,并与决定膜污染机理的dp/dm结合进行分析.确定了操作条件对微米级颗粒悬浮液微滤过程的影响,获得了陶瓷膜微滤微米级颗粒悬浮液过程中操作条件的选择方法.为促进陶瓷膜在涉及微米级颗粒悬浮液分离领域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 陶瓷微滤膜 , 微米级颗粒 , 操作条件

膜蒸馏淡化处理油田高含盐废水的实验研究

王车礼 , , 王军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4.01.011

采用减压膜蒸馏技术处理油田高含盐废水,研究了真空度、废水温度、流量以及废水含盐量对膜通量与截留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膜下游真空度增加,膜通量先缓慢增大,当真空度超过某一临界值后,膜通量急剧增加;废水温度增加,膜通量增大,且真空度越高,膜通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越陡;提高废水流量可增大膜通量;随着废水含盐量增加,膜通量减小,当废水含盐量大于220 g/L时,馏出液电导率明显增加,但各次实验的截留率仍然接近100%,表明实验用聚丙烯中空纤维膜具有很好的疏水性.

关键词: 减压膜蒸馏 , 油田废水 , 脱盐

复合无机膜管捕集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气体样品前处理新方法的研究

凌达仁 , 吴国琪 ,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3.03.005

建立了一套用复合无机膜管捕集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实验室装置和流程,在此装置上研究了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乙醇)浓度、气体流速对用无机膜管捕集VOCs的截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截留率随乙醇浓度的增大而增加,与乙醇浓度的关系符合Boltzmann分布;截留率随气体流速的减小而增加,与流速关系符合指数衰减的趋势.从改进膜管性能,使得膜管的毛细管冷凝作用成为截留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主控阶段的角度,讨论了采用复合无机膜管捕集大气中VOCs的这种大气样品前处理新方法中潜在应用的可能性.

关键词: 复合无机膜管 , 气相色谱法 , 挥发性有机物回收 , 气体样品前处理

宇宙核

戴光曦 , 孙志虹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1.03.006

以很长半衰期(42×109 a)的β- 衰变的187Re-187Os核对作为大尺度的宇宙核来量度宇宙的年纪, 是近代天文学与核物理学相结合的又一典范. 这种宇宙时钟是利用裸核187Re与它的衰变子体187Os同位素在共生矿中天然含量的比值来测定时间的. 利用187Re裸核的半衰期通过核物理计算可对中性187Re的半衰期进行修定.

关键词: 宇宙核 , 哈勃常数 , 退行速度 , 中性/裸核187Re , 同位素的天然含量 , 大爆炸

离散单元法高炉无炉顶布料模拟研究

林成城 , 杜鹤桂

钢铁

从动力学角度,采用离散单元法研究炉料颗粒的受力和运动,建立高炉无炉顶布料数值计算模型,模拟无炉顶布料过程和料面形状.模拟与实测对比表明,两者基本吻合,证明离散单元法在高炉无布料应用中可行,并为高炉无炉顶布料的机理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关键词: 离散单元法 , 炉顶 , 布料 , 料面形状 , 数值模拟

并罐式无炉顶布料料面中心研究

滕召杰 , 程树森 , 赵国磊

钢铁

并罐式无炉顶的布料操作会产生蛇形偏析,形成不均匀的料面形状,导致料面透气性调节失控的问题.通过开炉布料料面形状的测试结果可知,并罐式无炉顶料面中心与高炉中心不重合,料面中心发生偏移.为了研究无布料过程中的料面分布情况,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计算炉料颗粒在高炉料面周向上的落点分布,根据落点分布得到料面对称中心位置,并将计算结果与开炉料面形状测试结果对比.根据分析计算结果,从理论出发,提出减小布料过程料流偏析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并罐式 , 布料操作 , 炉料偏析 , 落点

高炉无料炉顶布料规律探索与实践

李传辉 , 安铭 , 高征铠 , 戴建华

钢铁

济钢1 750 m3高炉采用串罐无料炉顶布料系统.建立了布料模型,并在高炉生产中不断验证,逐步消化和掌握了无料技术,摸索出一系列无料炉顶布料的相关规律;建立了布料矩阵调节的基本准则,以"稳"为前提,以"平台漏斗"理论为依据,充分发挥了布料矩阵技术优势,确保高炉稳定顺行.研究结果表明:焦平台一旦确定,靠微调矿石矩阵可以调整煤气流的合理分布,达到维持矿焦比合理分布的控制目标.通过布料矩阵的不断优化,使高炉的顺行状况改善,高炉的利用系数达到2.35 t/(m3·d).

关键词: 高炉 , 无料炉顶 , 布料矩阵 , 焦平台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0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