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7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壳聚糖/聚己内酯-聚乳酸多孔支架制备和表征

肖秀峰 , 丁晓红 , 刘淑琼 , , 刘榕芳

复合材料学报

为调控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力学性能和降解性能,采用相分离方法,以冰醋酸一水为共溶剂配制聚合物溶液,以NaOH溶液为凝固剂,以CS为添加剂制备壳聚糖(CS)/N己内酯(PCL)-聚乳酸(PLA)三维多孔支架,研究了聚合物质量比对支架结构、形貌、孔隙率、力学性能和降解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S和基体存在相互作用,CS有利于形成三维相互贯通的微孔结构,但CS的存在会使基体中各组分的熔点降低.随着PCL和PLA用量比例的改变,孔径范围和微孔形貌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当PCL∶PLA为2∶4和3∶3时,所制备的支架孔隙率均大于90%,当进一步增大PCL质量比时,孔隙率迅速下降.抗压测试表明,所制备的支架弹性模量为0.8~8.0 MPa.降解性能分析表明,4周以后,当PCL∶PLA为3∶3时,质量损失率最大,达到5.94%.该分析表明采用相分离法,通过调节PCL和PLA的质量比可制备形貌、孔隙率、降解速率和力学性能满足要求的三维多孔支架材料,有望应用在软骨组织工程上.

关键词: 聚己内酯 , 聚乳酸 , 壳聚糖 , 三维多孔支架 , 相分离

风扇/轴流压气机度定制

季路成 , 邵卫卫 , 陈江

工程热物理学报

从掌控风扇/轴流压气机度方法回顾入手,探析美国和俄罗斯度控制方法及相应特点,提出将掠因素全面包含入二维特性预估循环,并将对度控制机制的朴素认识嵌入CFD结果判读,形成度定制方法.

关键词: 风扇 , 轴流压气机 , 度定制 , 失速 , 特性计算

宇宙核

戴光曦 , 孙志虹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1.03.006

以很长半衰期(42×109 a)的β- 衰变的187Re-187Os核对作为大尺度的宇宙核来量度宇宙的年纪, 是近代天文学与核物理学相结合的又一典范. 这种宇宙时钟是利用裸核187Re与它的衰变子体187Os同位素在共生矿中天然含量的比值来测定时间的. 利用187Re裸核的半衰期通过核物理计算可对中性187Re的半衰期进行修定.

关键词: 宇宙核 , 哈勃常数 , 退行速度 , 中性/裸核187Re , 同位素的天然含量 , 大爆炸

环形腔处理机匣对低速风扇性能和失速度的影响

施勇峰 , 于巍巍 , 侯睿炜 , 孙晓峰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从实验角度探讨一种新型带有环形腔的槽式处理机匣对风扇性能和失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机匣的槽向和槽与转子轴向重合度是影响风扇性能的两个主要参数,应用于本实验的低速风扇中,圆弧槽槽向与转子叶型方向相错,槽与转子轴向重合度为1/3的环形腔处理机匣对风扇失速度有明显提高,但效率略有下降.同时随环形腔腔体体积增大风扇度有明显振荡变化,进一步的规律值得深入探讨.

关键词: 环形腔处理机匣 , 失速 , 风扇

棒线材粗轧机组负荷量优化分配算法

陈庆安 , 刘鑫 , 刘立忠 , 吴志强 , 刘相华

钢铁 doi:10.13228/j.boyuan.issn0449-749x.20150217

为充分利用棒线材粗轧机组的能力,应用负荷量优化分配的思想计算轧制规程。针对棒线材粗轧机组平辊和立辊交替轧制的特点,在轧件高度和宽度2个方向上使用交替迭代的方法进行计算,迭代过程采用二分法,避免了迭代不收敛问题。结合实际生产数据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经该算法优化后,粗轧机组各机架的负荷量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偏差在3%以内,这种状态能够更加合理地发挥设备能力。

关键词: 棒线材轧制 , 粗轧 , 负荷 , 优化分配 , 二分法

离散单元法高炉无炉顶布料模拟研究

林成城 , 杜鹤桂

钢铁

从动力学角度,采用离散单元法研究炉料颗粒的受力和运动,建立高炉无炉顶布料数值计算模型,模拟无炉顶布料过程和料面形状.模拟与实测对比表明,两者基本吻合,证明离散单元法在高炉无布料应用中可行,并为高炉无炉顶布料的机理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关键词: 离散单元法 , 炉顶 , 布料 , 料面形状 , 数值模拟

拓展小尺寸离心压气机级失速度机匣处理方案的数值研究

马岩 , 席光 , 吴广宽

工程热物理学报

为提高一小尺寸离心压气机级的失速度,首先为其设计了进气回流和周向槽两种机匣处理方案,对实壁机匣和处理机匣压气机级总体性能的分析表明;进气回流并没有起到拓展压气机级失速度的效果,周向槽机匣处理对压气机级失速度的改进量也只有约2.41%。因此考虑了一种新的机匣处理方案,即同时采用进气回流和周向槽机匣处理。计算结果表明:压气机级失速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提高幅度达13.25%。

关键词: 失速 , 进气回流 , 周向槽 , 机匣处理 , 计算流体动力学

并罐式无炉顶布料料面中心研究

滕召杰 , 程树森 , 赵国磊

钢铁

并罐式无炉顶的布料操作会产生蛇形偏析,形成不均匀的料面形状,导致料面透气性调节失控的问题.通过开炉布料料面形状的测试结果可知,并罐式无炉顶料面中心与高炉中心不重合,料面中心发生偏移.为了研究无布料过程中的料面分布情况,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计算炉料颗粒在高炉料面周向上的落点分布,根据落点分布得到料面对称中心位置,并将计算结果与开炉料面形状测试结果对比.根据分析计算结果,从理论出发,提出减小布料过程料流偏析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并罐式 , 布料操作 , 炉料偏析 , 落点

高炉无料炉顶布料规律探索与实践

李传辉 , 安铭 , 高征铠 , 戴建华

钢铁

济钢1 750 m3高炉采用串罐无料炉顶布料系统.建立了布料模型,并在高炉生产中不断验证,逐步消化和掌握了无料技术,摸索出一系列无料炉顶布料的相关规律;建立了布料矩阵调节的基本准则,以"稳"为前提,以"平台漏斗"理论为依据,充分发挥了布料矩阵技术优势,确保高炉稳定顺行.研究结果表明:焦平台一旦确定,靠微调矿石矩阵可以调整煤气流的合理分布,达到维持矿焦比合理分布的控制目标.通过布料矩阵的不断优化,使高炉的顺行状况改善,高炉的利用系数达到2.35 t/(m3·d).

关键词: 高炉 , 无料炉顶 , 布料矩阵 , 焦平台

高炉环形布料优化及布料精度

马财生 , 任廷志 , 杨二旭

钢铁研究学报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60012

为提高无高炉的布料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环形布料优化方法。在分析环形布料工艺特点的基础上,按控制方法将环形布料分为常规多环布料和步进式同心圆布料,以料面形状误差为控制目标建立了环形布料的优化控制数学模型,并设计了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求解。最后将优化模型应用到2580 m3无高炉,利用该优化模型分析了环形布料工艺与布料精度之间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溜槽倾角档位数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常规多环布料的布料精度,但同时导致布料优化控制复杂化,步进式同心圆布料的布料精度高于任意有限多个溜槽倾角档位的常规多环布料,适合充分发挥无炉顶布料灵活的优势,实现期望的炉料分布。

关键词: 炉顶 , 环形布料 , 优化模型 , 布料精度 , 粒子群算法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8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