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9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废线路板热解油各馏分的成分分析

杨帆 , 孙水裕 , 刘敬勇 , 徐东军 , 张荣学 , , 李神勇 , 伍家麒 , 王逸

功能材料

利用热解法处理回收废线路板被认为是目前废线路板回收工艺中最具有前景的一项技术.其中废线路板热解后的有机高分子热解油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但是热解油成分比较复杂,导致了废线路板热解工艺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工业化应用.通过对成分复杂的热解油进行常压实沸点蒸馏将热解油切割成不同温度段的馏分,再对不同馏分进行分析检测.分析发现,热解油各馏分主要以碳氢化合物为主,其中碳含量均在50%以上;热解油中以苯酚、4-异丙基苯酚、2-异丙基苯酚等苯酚类物质为主,含量超过600;热解油IR检测含有CH2、CH-OH等特征峰;另外热解油中还检测出含溴苯酚类有机物,含量在10%以下.对热解油各馏分进行成分分析,为废线路板热解的机理研究及热解油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废线路板 , 热解 , 热解油 , 馏分

真空热解预处理对回收废线路板中铜的影响

龙来寿 , 孙水裕 , , 刘敬勇 , 邓丰 , 李红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先采用间歇式固定床真空热解中试装置对废线路板进行真空热解前处理,然后利用剪切破碎和气流分选方法对真空热解渣中的金属铜进行回收,着重分析与讨论真空热解过程中线路板的分层机理,真空热解对破碎过程中铜单质解离度及破碎规律的影响,真空热解对气流分选过程中铜品位及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热解强化线路板各材料层之间的分层效果显著,增大了粗粒级破碎物料中铜单质的解离度及铜的质量分布率,大幅度提高了分选产品中的铜品位及回收率,铜的回收指标远远优于未经真空热解前处理的线路板.尺寸为40 mm×40 mm的线路板先在升温速率15 ℃/min、反应温度600 ℃、绝对压力20 kPa及恒温时间60 min的条件下进行真空热解前处理,再经剪切破碎,对于粒级为0.45~4.0 mm的破碎产物,铜单质的解离度大于97.06%,铜的质量分布率为98.64%,回收产品中铜品位为99.50%,铜的总回收率为99.86%.

关键词: 废线路板 , , 真空热解 , 气流分选 , 回收

宇宙核

戴光曦 , 孙志虹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1.03.006

以很长半衰期(42×109 a)的β- 衰变的187Re-187Os核对作为大尺度的宇宙核来量度宇宙的年纪, 是近代天文学与核物理学相结合的又一典范. 这种宇宙时钟是利用裸核187Re与它的衰变子体187Os同位素在共生矿中天然含量的比值来测定时间的. 利用187Re裸核的半衰期通过核物理计算可对中性187Re的半衰期进行修定.

关键词: 宇宙核 , 哈勃常数 , 退行速度 , 中性/裸核187Re , 同位素的天然含量 , 大爆炸

重金属铬(Ⅵ)和铅对南京土壤中赤子爱蚓生长及繁殖的影响?

王婉华 , 陈丽红 , 刘征涛 , 王晓南 , 张聪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10.2015042102

以南京化学工业园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中重金属 Cr (Ⅵ)和 Pb 对赤子爱蚓( Eisenia fetida)生长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暴露28 d时,较低浓度的Cr(Ⅵ)(4—8 mg·kg-1)和Pb (1000—1500 mg·kg-1)能促进赤子爱蚓的生长发育,而较高浓度的 Cr (Ⅵ)(32—64 mg·kg-1)和 Pb (3000 mg·kg-1)则显著抑制赤子爱蚓的生长发育;赤子爱蚓的产茧量随着Cr(Ⅵ)和Pb浓度的升高被显著抑制,其中,Cr(Ⅵ)抑制赤子爱蚓产茧量的EC50(半数有效浓度)、NOEC(无观察效应浓度)和LOEC(最低观察效应浓度)分别为22.86(20.56—25.42)、8、16 mg·kg-1.Pb抑制赤子爱蚓产茧量的EC50、NOEC和LOEC分别为2280.34(2200.90—2362.65)、1500、2000 mg·kg-1;与人工土壤中Cr(Ⅵ)和Pb对赤子爱蚓产茧量的28 d?EC50有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Cr(Ⅵ) , Pb , 南京土壤 , 人工土壤 , 赤子爱 , 生长 , 繁殖

川钢钒钛精矿烧结配矿试验研究

杜长坤 , 麦吉昌 , 罗清明 , 袁晓丽 , 万新 , 柳浩

钢铁钒钛

针对四川德集团钢铁有限公司烧结厂使用较高比例的钒钛磁铁精矿的烧结生产情况,通过实验室烧结杯试验,研究了钒钛磁铁精矿配比和碱度对烧结矿烧结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目前德钢铁有限公司的原、燃料和配矿结构条件下,要保证烧结矿产质量、节能和降低原料成本,合适的钒钛磁铁精矿配比为45%,合适的碱度为2.3.

关键词: 钒钛精矿 , 烧结 , 配比 , 碱度 , 烧结矿性能

离散单元法高炉无炉顶布料模拟研究

林成城 , 杜鹤桂

钢铁

从动力学角度,采用离散单元法研究炉料颗粒的受力和运动,建立高炉无炉顶布料数值计算模型,模拟无炉顶布料过程和料面形状.模拟与实测对比表明,两者基本吻合,证明离散单元法在高炉无布料应用中可行,并为高炉无炉顶布料的机理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关键词: 离散单元法 , 炉顶 , 布料 , 料面形状 , 数值模拟

并罐式无炉顶布料料面中心研究

滕召杰 , 程树森 , 赵国磊

钢铁

并罐式无炉顶的布料操作会产生蛇形偏析,形成不均匀的料面形状,导致料面透气性调节失控的问题.通过开炉布料料面形状的测试结果可知,并罐式无炉顶料面中心与高炉中心不重合,料面中心发生偏移.为了研究无布料过程中的料面分布情况,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计算炉料颗粒在高炉料面周向上的落点分布,根据落点分布得到料面对称中心位置,并将计算结果与开炉料面形状测试结果对比.根据分析计算结果,从理论出发,提出减小布料过程料流偏析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并罐式 , 布料操作 , 炉料偏析 , 落点

高炉无料炉顶布料规律探索与实践

李传辉 , 安铭 , 高征铠 , 戴建华

钢铁

济钢1 750 m3高炉采用串罐无料炉顶布料系统.建立了布料模型,并在高炉生产中不断验证,逐步消化和掌握了无料技术,摸索出一系列无料炉顶布料的相关规律;建立了布料矩阵调节的基本准则,以"稳"为前提,以"平台漏斗"理论为依据,充分发挥了布料矩阵技术优势,确保高炉稳定顺行.研究结果表明:焦平台一旦确定,靠微调矿石矩阵可以调整煤气流的合理分布,达到维持矿焦比合理分布的控制目标.通过布料矩阵的不断优化,使高炉的顺行状况改善,高炉的利用系数达到2.35 t/(m3·d).

关键词: 高炉 , 无料炉顶 , 布料矩阵 , 焦平台

高炉环形布料优化及布料精度

马财生 , 任廷志 , 杨二旭

钢铁研究学报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60012

为提高无高炉的布料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环形布料优化方法。在分析环形布料工艺特点的基础上,按控制方法将环形布料分为常规多环布料和步进式同心圆布料,以料面形状误差为控制目标建立了环形布料的优化控制数学模型,并设计了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求解。最后将优化模型应用到2580 m3无高炉,利用该优化模型分析了环形布料工艺与布料精度之间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溜槽倾角档位数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常规多环布料的布料精度,但同时导致布料优化控制复杂化,步进式同心圆布料的布料精度高于任意有限多个溜槽倾角档位的常规多环布料,适合充分发挥无炉顶布料灵活的优势,实现期望的炉料分布。

关键词: 炉顶 , 环形布料 , 优化模型 , 布料精度 , 粒子群算法

攀钢双炉顶装料设备长寿化的改造

薛文坦 , 刘树芳

钢铁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1447.2001.05.003

攀钢炼铁厂利用高炉更换大、小机会详细分析了装料设备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并循序渐进地、有重点地分别加以改造,再进一步对大钟及大钟斗进行改进,以提高装料设备使用寿命,为高炉稳定高产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装料设备 , 长寿化 , 大钟 ,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0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