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380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等效端淬距离的计算方法新探

张亚红 , 潘健生 , 沈甫法 ,

上海金属 doi:10.3969/j.issn.1001-7208.2000.01.009

提出用计算软件求等效端淬距离的方法.首次提出了淬透性敏感区间的概念;计算机模拟了长圆棒一维和端淬试样二维的非线性瞬态温度场;以淬透性敏感区间内的冷却时间相同为冷速判据,得出了直接计算等效端淬距离的算法;并按圆棒的直径分段回归了等效端淬距离与圆棒直径、淬火烈度的关系式.用等效硬度法对推出的分段等效端淬距离公式进行了校验.

关键词: 等效端淬距离 , 淬透性敏感温度区间 , 温度场 , 机算机模拟

"夹锡"疑案何时解?

黄维

金属世界 doi:10.3969/j.issn.1000-6826.2005.02.022

本文在前人研究宋代"夹锡"成果的基础上,对124枚宋代铁进行了检测,发现铁中存在高锡相.这些含锡铁的发现,可能就是"夹锡"问题的物证.

关键词: 夹锡

济阳拗陷临南-官屯地区烃类微渗漏特征及异常成因

杨俊 , 沈忠民 , 王国建 , 程同锦

中国材料进展 doi:10.3969/j.issn.1671-9727.2015.06.09

探讨济阳拗陷临南—官屯地区化探异常成因机制。通过对临南—官屯地区不同构造单元油井和干井中酸解烃特征和微渗漏方式的研究,结合石油地质条件,从油气成藏的角度分析烃类运移、聚集及其微渗漏散失的全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北部地层中以扩散为主,南部以渗透为主或者不存在微渗漏效应,揭示渗漏源和盖层条件是烃类微渗漏的主控因素。临南—官屯地区近地表化探异常模式为“渗漏源影响下的断控异常模式”,斜14井以北盖层条件和渗漏源条件都最优越,是研究区内最有利的勘探区。

关键词: 临南-官屯地区 , 化探异常 , 酸解烃 , 微渗漏 , 渗漏源 , 主控因素 , 异常模式

离心倾液法与晶Si的生长

王渠东 , 于文江 , 金俊泽

人工晶体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985X.1998.01.020

本文首次提出了一种研究晶体生长的新方法--离心倾液法.用该方法获得了过共晶Al-Si合金晶的Si的生长形貌,发现了晶Si存在位错台阶生长机制,并且,借助该生长机制成功地解释了晶Si的分枝和晶Si包裹共晶组织的形成机理.此外,观察到了共晶体包裹晶Si生长的过程.

关键词: 离心倾液法 , 固-液界面 , 晶Si , 台阶生长

汽轮机凝区腐蚀机理分析

朱志平 , 黄可龙 , 周艺 , 周琼花

腐蚀学报(英文)

从汽轮机凝区的存在物质着手,通过电中性与物料平衡公式推导了在NH3、CO2、HCl、CH3COOH共存时其pH值的精确计算方程式,计算了4种物质的浓度在0.1 mg/L~0.5 mg/L之间变化时凝水滴的pH值,由10幅图形表示计算结果,并分析了凝区的腐蚀过程机理,及应该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凝水滴 分配系数 酸腐蚀

汽轮机凝区腐蚀机理分析

朱志平 , 黄可龙 , 周艺 , 周琼花

腐蚀学报(英文) doi:10.3969/j.issn.1002-6495.2006.01.006

从汽轮机凝区的存在物质着手,通过电中性与物料平衡公式推导了在NH3、CO2、HCl、CH3COOH共存时其pH值的精确计算方程式,计算了4种物质的浓度在0.1 mg/L~0.5 mg/L之间变化时凝水滴的pH值,由10幅图形表示计算结果,并分析了凝区的腐蚀过程机理,及应该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凝区 , 凝水滴 , 分配系数 , pH值 , 酸腐蚀

铝电解质晶温度测定装置及晶点数模的研究

任凤莲 , 李海斌 , 蔡震峰 , 游玉萍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05.03.003

电解质晶温度是铝电解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本文研究了直接测定铝电解质晶温度的装置.整套装置由进样系统、高温炉、炉温控制系统、计算机测控系统组成.采用新装置可以在线实时读取数据并自动绘制温度曲线,获取结果方便准确,减少了人为误差.同时采用均匀设计法进行试验设计,考察了Na3AlF6-Al2O3-MgF2-CaF2-LiF五元体系的晶温度,并由此建立了该体系晶温度的数学模型.由此模型得出的预报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绝对误差在±5 ℃以内.

关键词: 晶温度 , 测量 , 铝电解质 , 装置 , 数学模型

轧机主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

陈昌明 , 陈莹莹 , 李真 , 廉锡刚

金属学报

轧机主传动系统的扭振是造成部件破坏的主要原因.本文指出轧机的扭振实质上可分为冲击扭振和自激扭振两大类.分析产生各种不同扭振的原因,提出了各种扭振时TAF值的计算方法,并对TAF值可能达到的水平做出预测.指出危险情况和预防原则.

关键词:

轧机工作辊的断裂原因

张爱民 , 李永忠 , 张维 , 刘莉

物理测试 doi:10.3969/j.issn.1001-0777.2004.05.014

通过宏观、金相检验和化学分析,对轧机工作辊的断口形貌、化学成分以及工作层和芯部的金相组织进行了分析,找出了轧辊的断裂原因.

关键词: 工作辊 , 断裂 , 原因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381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