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7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川钢钒钛精矿烧结配矿试验研究

杜长坤 , 麦吉昌 , 罗清明 , 袁晓丽 , 万新 , 柳浩

钢铁钒钛

针对四川集团钢铁有限公司烧结厂使用较高比例的钒钛磁铁精矿的烧结生产情况,通过实验室烧结杯试验,研究了钒钛磁铁精矿配比和碱度对烧结矿烧结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目前钢铁有限公司的原、燃料和配矿结构条件下,要保证烧结矿产质量、节能和降低原料成本,合适的钒钛磁铁精矿配比为45%,合适的碱度为2.3.

关键词: 钒钛精矿 , 烧结 , 配比 , 碱度 , 烧结矿性能

己内酰胺对甲基苯磺酸离子液体中甲苯的选择性硝化反应

程广斌 , , 齐秀芳 , 吕春绪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7.11.007

制备了一种低毒性的新型Brφnsted酸性离子液体己内酰胺对甲基苯磺酸([CP]PTSA)作为催化剂和溶剂,用于催化甲苯与等摩尔的体积分数为67%HNO3的硝化反应,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对[CP]PTSA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甲苯硝化反应的产率和对位选择性的影响.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55℃,时间24h,离子液体用量占甲苯摩尔分数的20%,产物硝基甲苯中邻与对位异构体质量比为1.2,较硝-硫混酸硝化的相应比值(1.6)显著降低,硝基甲苯的产率达37.1%.离子液体重复使用4次仍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及对位选择性.用质谱分析对回收的离子液体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离子液体的结构稳定.

关键词: 甲苯 , 离子液体 , 硝化反应

甲苯在基于己内酰胺的离子液体-硝酸/乙酐体系中的区域选择性硝化反应

齐秀芳 , 程广斌 , 吕春绪 ,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8.02.005

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低毒且价廉的基于己内酰胺阳离子的Br(o)nsted酸性离子液体[Caprolactam]X(X-=pTSO-对甲苯磺酸根,BSO-苯磺酸根,BF-4,NO-3),应用于催化有机合成反应,在甲苯的硝酸/乙酐硝化中显示出良好的催化作用,获得高的收率和较好的区域选择性. [Caprolactam]pTSO显示了最好的催化活性,当硝酸与甲苯摩尔比为1∶1,[Caprolactam]pTSO的摩尔分数为10%时,在室温反应2 h,一硝基甲苯的收率为99.7%,同时显示了良好的对位选择性,邻/对位为1.03. IL1重复使用第4次时,一硝基甲苯的收率为93.4%,邻/对位为1.12.

关键词: 基于己内酰胺的Br(o)nsted酸性离子液体 , 硝酸/乙酐 , 硝化 , 催化 , 甲苯

稀土金属在离子液体中催化甲苯的硝化反应

, 程广斌 , 吕春绪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9.07.003

将稀土金属盐负载在己内酰胺类离子液体上组成稀土金属盐和离子液体的复合物作为催化剂和溶剂,用于催化甲苯与等摩尔67%HNO3的硝化反应,利用核磁共振对离子液体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考察了不同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等因素对甲苯硝化反应的产率和对位选择性的影响. 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55 ℃,反应时间24 h,苯磺酸镱[Yb(BSO)3]和苯磺酸己内酰胺离子液体(CPBSO)用量分别占甲苯的摩尔分数为5%和10%. 产物硝基甲苯中邻、对位异构体质量比o/p=1.1,较硝硫混酸硝化(o/p=1.6)显著降低,产率达46.5%. 离子液体重复使用4次均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及对位选择性.

关键词: 甲苯 , 离子液体 , 稀土金属 , 硝化反应

"夹锡"疑案何时解?

黄维

金属世界 doi:10.3969/j.issn.1000-6826.2005.02.022

本文在前人研究宋代"夹锡"成果的基础上,对124枚宋代铁进行了检测,发现铁中存在高锡相.这些含锡铁的发现,可能就是"夹锡"问题的物证.

关键词: 夹锡

马克连铸机系统改造

姜振强 , 郭广文 , 陈树林

连铸 doi:10.3969/j.issn.1005-4006.2003.05.005

马克连铸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技术改造,收到较好的效果,使铸坯质量和产量得到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

济阳拗陷临南-官屯地区烃类微渗漏特征及异常成因

杨俊 , 沈忠民 , 王国建 , 程同锦

中国材料进展 doi:10.3969/j.issn.1671-9727.2015.06.09

探讨济阳拗陷临南—官屯地区化探异常成因机制。通过对临南—官屯地区不同构造单元油井和干井中酸解烃特征和微渗漏方式的研究,结合石油地质条件,从油气成藏的角度分析烃类运移、聚集及其微渗漏散失的全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北部地层中以扩散为主,南部以渗透为主或者不存在微渗漏效应,揭示渗漏源和盖层条件是烃类微渗漏的主控因素。临南—官屯地区近地表化探异常模式为“渗漏源影响下的断控异常模式”,斜14井以北盖层条件和渗漏源条件都最优越,是研究区内最有利的勘探区。

关键词: 临南-官屯地区 , 化探异常 , 酸解烃 , 微渗漏 , 渗漏源 , 主控因素 , 异常模式

重金属铬(Ⅵ)和铅对南京土壤中赤子爱蚓生长及繁殖的影响?

王婉华 , 陈丽红 , 刘征涛 , 王晓南 , 张聪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10.2015042102

以南京化学工业园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中重金属 Cr (Ⅵ)和 Pb 对赤子爱蚓( Eisenia fetida)生长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暴露28 d时,较低浓度的Cr(Ⅵ)(4—8 mg·kg-1)和Pb (1000—1500 mg·kg-1)能促进赤子爱蚓的生长发育,而较高浓度的 Cr (Ⅵ)(32—64 mg·kg-1)和 Pb (3000 mg·kg-1)则显著抑制赤子爱蚓的生长发育;赤子爱蚓的产茧量随着Cr(Ⅵ)和Pb浓度的升高被显著抑制,其中,Cr(Ⅵ)抑制赤子爱蚓产茧量的EC50(半数有效浓度)、NOEC(无观察效应浓度)和LOEC(最低观察效应浓度)分别为22.86(20.56—25.42)、8、16 mg·kg-1.Pb抑制赤子爱蚓产茧量的EC50、NOEC和LOEC分别为2280.34(2200.90—2362.65)、1500、2000 mg·kg-1;与人工土壤中Cr(Ⅵ)和Pb对赤子爱蚓产茧量的28 d?EC50有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Cr(Ⅵ) , Pb , 南京土壤 , 人工土壤 , 赤子爱 , 生长 , 繁殖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8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