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34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鲁米诺-H2O2-Cu(Ⅱ)化学发光法测定镍(Ⅱ)

屈颖娟 , 马明阳 , 李江涛 ,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11.09.018

基于Ni(Ⅱ)能置换出Cu(Ⅱ)-EDTA络合物中的Cu(Ⅱ),与鲁米诺-H2 O2-Cu(Ⅱ)化学发光体系相偶合,建立了测定Ni(Ⅱ)的置换偶合反应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Ni(Ⅱ)的新方法.考察了Cu(Ⅱ)-EDTA络合比、反应介质与pH、氧化剂的选择及其浓度以及鲁米诺浓度对体系相对发光强度的影响,并采用酒石酸掩蔽剂消除了干扰组分对测定的影响.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该方法测定Ni(Ⅱ)的线性范围为5.0×10-8~5.0×10-6 g/mL,检出限为2.0×10-8 g/mL(3σ).对环境水样中的镍(Ⅱ)进行测定,其结果同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测定值相一致,相对标准偏差为3.7%~4.6%.

关键词: 流动注射 , 化学发光法 , 偶合反应 ,

"夹锡"疑案何时解?

黄维

金属世界 doi:10.3969/j.issn.1000-6826.2005.02.022

本文在前人研究宋代"夹锡"成果的基础上,对124枚宋代铁进行了检测,发现铁中存在高锡相.这些含锡铁的发现,可能就是"夹锡"问题的物证.

关键词: 夹锡

济阳拗陷临南-官屯地区烃类微渗漏特征及异常成因

杨俊 , 沈忠民 , 王国建 , 程同锦

中国材料进展 doi:10.3969/j.issn.1671-9727.2015.06.09

探讨济阳拗陷临南—官屯地区化探异常成因机制。通过对临南—官屯地区不同构造单元油井和干井中酸解烃特征和微渗漏方式的研究,结合石油地质条件,从油气成藏的角度分析烃类运移、聚集及其微渗漏散失的全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北部地层中以扩散为主,南部以渗透为主或者不存在微渗漏效应,揭示渗漏源和盖层条件是烃类微渗漏的主控因素。临南—官屯地区近地表化探异常模式为“渗漏源影响下的断控异常模式”,斜14井以北盖层条件和渗漏源条件都最优越,是研究区内最有利的勘探区。

关键词: 临南-官屯地区 , 化探异常 , 酸解烃 , 微渗漏 , 渗漏源 , 主控因素 , 异常模式

丹磷酸氢钙的研究

李茂红 , 赵菊梅 , 姚宁 , 王玉锁 , 李国庆 , 屈树新

材料导报

研究了湿法合成对丹和磷酸氢钙的影响,以及温度和丹添加量对磷酸氢钙载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湿法合成对丹和磷酸钙氢钙均无明显影响,温度对丹载入量影响较小,丹载入量与合成体系中丹添加量成正比.通过湿法合成制备载不同浓度丹磷酸氢钙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磷酸氢钙 , , 湿法合成 , 性质 , 载药量

螺壳体的结构特征分析

赵杰 , 丁晓非 , 高山 , 张峰 , 王来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4.05.006

本文以我国黄渤海地区的螺为对象,研究了其结构及组织形态特征.研究表明:螺壳体主要由方解石构成,其次为具有正交晶系结构的文石.螺壳体的纵截面由外层的柱状晶粒结构层,中间的交错纹片结构层和内层的柱状结构层组成.外层和中间层主要由方解石组成,内层由方解石和文石构成.显微硬度测试结果表明:螺壳体的硬度从外层到内层是逐渐增加的,说明内层的致密度比中层和外层的高.

关键词: , 结构 , 方解石 , 文石

河南萑洼金矿床综合找矿模型

王长明 , 邓军 , 张寿庭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6.07.004

熊耳山地区是豫西重要的金矿化集中区,萑洼金矿是该成矿带近几年新发现的金矿床.通过系统研究成矿地质条件、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综合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控矿地质因素和物化探找矿标志,从而建立了萑洼金矿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关键词: 洼金矿床 , 找矿信息 , 找矿模型

改进的Perkin法催化合成豆素

肖如亭 , 李乃瑄 , 董庆洁 , 吴志东 , 葛明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0.03.014

对以水杨醛和乙酸酐为原料合成豆素的工艺进行了改进. 采用乙酸钙为催化剂、PEG为活化剂的工艺路线. 用HPLC跟踪反应过程,对催化剂和活化剂的用量、乙酸酐的用量和用法及保温反应的温度和时间对豆素收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水杨醛与乙酸酐的总摩尔比为1∶1 .9,反应近终点时在(214±2) ℃保温反应0.5 h,豆素收率达86.6%.

关键词: 豆素 , Perkin方法 , 聚乙二醇 , 乙酸钙

超临界流体低压萃取β-榄

陈淑莲 , 游静 , 王国俊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1.02.024

用乙醇改性的超临界CO2,经过压力分级步骤选择性萃取白术挥发油中的不同族组分,在低压(12.0 MPa)条件下完成对其中的β-榄烯的萃取,并且将其在萃取物中的质量分数由高压下的4.8%提高到低压下的8.0%,萃取率达94.2%,同时降低了对设备的要求。

关键词: 超临界CO2 , 选择性萃取 , β-榄

螺壳的结构和微观力学性能

梁艳 , 赵杰 , 王来

材料研究学报 doi:10.3321/j.issn:1005-3093.2007.05.021

测量产自黄/渤海海域的螺贝壳的硬度和弹性模量,研究了贝壳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螺贝壳主要由方解石和文石两种矿物镶嵌在有机质中构成,方解石结构为不均匀的柱状晶,文石结构为多级超微的交错纹状结构,其中第三级结构为10-80 nm的纳米级纤维.文石的力学性能优于方解石的性能.贝壳类复合材料的压痕效应主要源于裂纹扩展,而微观裂纹扩展与晶体类型以及晶体结构的排列方式是密切相关的.方解石裂纹形状曲折、不规则且沿着方解石层的边界扩展,抗裂纹扩展能力较差;而文石压痕周围平直清晰,裂纹沿着其二级结构界面扩展,性能较好.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 贝壳 , 微观结构 , 纳米压痕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35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