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4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SiO2包覆对片状金属磁粉微波介电常数的影响

谢建良 , , 邓龙江

材料导报

对片状金属磁性微粉进行表面改性,获得金属磁粉/SiO2核-壳结构复合粒子.用SEM对磁粉表面SiO2纳米粒子膜的形貌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共溶剂类型、加料工艺等因数对二氧化硅包覆膜的影响以及正硅酸乙酯(TEOS)用量对金属磁粉/SiO2复合粒子电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异丙醇为共溶剂,采用逐滴滴加TEOS的方式获得的SiO2包覆膜比较致密均匀;SiO2纳米粒子吸附在磁粉表面,形成高电阻率的包覆膜,导致其介电常数下降.

关键词: 金属磁性微粉 , SiO2 , 表面改性 , 介电常数

二氧化硅/片状金属磁粉壳核粒子制备及电磁特性

谢建良 , , 邓龙江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7.02.004

以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对厚度1 μm、直径5 μm左右的片状金属磁性微粉进行表面改性,获得SiO2/金属壳-核结构复合粒子.用SEM、TEM、RA-IR等方法对磁粉表面SiO2纳米粒子膜的形貌、结构进行表征,并对改性前后磁粉/石蜡复合材料的复磁导率和复介电常数等微波电磁参数进行测试.结果表明:SiO2纳米粒子吸附在磁粉表面,形成高电阻率的包覆膜;将该微粉按质量比(5∶1)与石蜡复合,在2~18GHz频率范围内测量介电常数,与未改性样品比较,其介电常数实部平均下降约20,虚部平均下降约7,而对应的复磁导率变化较小.用金属磁粉制备1 mm厚的吸波涂层,涂层在8 dB的吸收带宽由改性前的3.2 GHz(7.0~10.2 GHz)增加到改性后的7 GHz(7.6~14.6 GHz),改善了吸收剂的吸波性能.

关键词: 金属磁性微粉 , SiO2 , 表面改性 , 介电常数 , 吸波性能

薄膜的湿性能研究

冯冬晖 , 张立志 , 宋耀祖 , 闵敬春

工程热物理学报

膜式全热交换器是新风节能型空调系统的重要部件.本文针对膜式全热交换器中的薄膜湿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二维对流扩散传质物理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分析,获得了温度、进口湿度、进口体积流量及工作室内下腔空气层高度对出口湿度和湿交换率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薄膜可以拥有很高的湿能力,它在全热交换器中的湿性能优于纸质材料,有望在新风节能空调以及其他相关领域上获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 薄膜 , 湿 , 湿阻力 , 实验测量 , 数值计算

飞行器模型着特性的试验研究

万志敏 , 陈立平

物理测试 doi:10.3969/j.issn.1001-0777.2002.01.005

研究了两种飞行器模型的着特性.模型着应用气囊系统衰减着冲击载荷.实验模拟着的垂直速度为2~6 m/s,水平速度0~4 m/s,着姿态范围-19.5°~+19.5°,测定了飞行器模型的加速度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峰值加速度随垂直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加,且舱体模型的加速度高于弹体模型的加速度,着姿态和水平速度对稳定性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特性 , 回收 , 冲击 , 飞行器模型

型金矿的再定义

周余国 , 刘继顺 , 欧阳玉飞 , 何兆波 , 高启芝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8.11.003

介绍了卡型金矿称谓的演变及不同学者在卡型金矿认识上的差异,通过分析这些不同称谓演变和认识上的差异,结合笔者多年来在滇黔桂"金三角"地区的找矿实践和思考,认为:对卡型金矿应"只求同"(要求其最基本的表面的特征相同或相似),"须存异"(容矿岩石、产出地质背景、成因等有所不同),卡型金矿本身不具有成因意义,不是一种成因类型;判别卡型金矿有4条标准;依据4条标准,将卡型金矿定义为区带上_集中分布的(超)微细、浸染、中低温热液矿床.

关键词: 型金矿 , 判别标准 , 再定义

多晶空芯能光纤的研究与进展

侯蓝田 , 周桂耀 , 杨育林 , 侯峙云 , 严承序 , 齐家祥 , 刘继刚

材料导报

总结了十几年来对多晶空芯能光纤的研完与进展,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制造能光纤的工艺流程,组装了新的光纤设备,制造出了几百米空芯能光纤,装配了一台带能光纤的CO2激光治疗机.

关键词: 工艺 , 设备 , 能光纤 , 激光治疗机

红外硫系光纤像束研究进展

祝清德 , 王训四 , 聂秋华 , 姜晨 , 朱敏鸣 , 廖方兴 , 张培全 , 张培晴 , 吴越豪

硅酸盐通报

硫系光纤像束作为一种红外图像的传输媒质,就是通过光纤将红外光学图像直接从一端传输到另一端,不需要经过传统光纤通信中所需的光电信号转换过程.光纤束像的基本原则是保证图像像元间互不干扰的独立传输,扩充了光纤只能传输光信号而不能传输图像的功能.类似于可见光波段采用塑料光纤或石英光纤像,红外图像的传输可以采用红外光纤像束.在红外光纤和光纤像束的发展过程中,红外硫系光纤像束以其特有的红外光学应用优势和不可替代的成纤特性,具备广泛应用于医学、工业、科研、军事、航天等众多科学技术领域的潜力.本文在归纳光纤像束与其它像系统相比所具有的优势的基础上,又讨论了影响硫系光纤像束像性能的多种因素,并阐述了硫系光纤像束的特点、应用及其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红外光纤像束 , 像元 , 酸溶法 , 叠片法 , 分辨率

一个改进的量子隐形态回路

张晓明 , 解光军 , 肖晗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7.01.011

量子隐形态是一种典型的量子通信方式,它用经典辅助的方法来传送量子态,并引入了量子纠缠的特性.实现隐形态的量子回路形式有很多,为了更有效地传递量子态,本文在Brassard回路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改进的量子回路,它具有更简洁的结构,并能实现量子隐形态.

关键词: 量子光学 , 量子隐形 , 量子回路 , 量子通信

渣-钢间氧速率的研究

吴伟 , 张华书 , 王贵平

连铸 doi:10.3969/j.issn.1005-4006.2002.03.001

本文通过建立顶渣向钢水氧的物理模型来讨论影响中间罐中顶渣向钢水氧的因素.并在油-水体系中测定苯甲酸的容量传质系数,从而考察注速及中间罐结构对钢-渣间传质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顶渣中氧化铁含量和传质系数是影响顶渣向钢水氧速率的主要因素,而注速及中间罐结构对钢-渣间氧速率也有很大影响.

关键词:

西部内盐土中铜、铝的腐蚀行为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采用试件自然埋藏的方法研究了线缆金属材料Cu及Al在西部内盐土中1年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Cu、Al呈局部斑点腐蚀,土壤质地、Cl-、SO42-含量及土壤微生物是造成腐蚀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 , 土壤腐蚀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55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