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克平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5.02.021
建立了采用离子色谱测定30%亚硫酸氢钠溶液样品中的氯化钠和硫酸钠含量的新方法.采用IonPac AS14分析柱,选择三乙醇胺为亚硫酸氢钠的稳定剂,以丙酮为有机改进剂,淋洗液组成为1.5 mol/L Na2CO3-3.5 mol/L NaHCO3-10% (体积分数)(CH3)2CO,流速为1.0 mL/min,抑制电导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氯离子、硫酸根离子分别在0.05~1.5 mg/L,0.20~15 mg/L时,其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分别为0.01 mg/L和0.03 mg/L.该法用于实际样品分析,操作便捷,结果可靠.
关键词:
离子色谱
,
氯化钠
,
硫酸钠
,
30%亚硫酸氢钠溶液
陆克平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4.08002
建立了一种流动注射、紫外光解/气膜扩散净化与小柱富集、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检测自动分析废水中总氰与硫化物的方法。样品被混合到硫酸和次磷酸组成的混合酸载流中,内含适量的氨基磺酸、抗坏血酸、EDTA 与柠檬酸,经312 nm波长的紫外光解,使不同形态氰化物如 Fe( CN)3—6等变成氰化氢,硫化物变成硫化氢,通过孔径0.45μm 的聚丙烯膜片扩散,由稀碱溶液吸收,Metrosep A PCC 1 HC/4.0富集柱捕获,IonPac AS7分析柱分离,银电极三电位波形脉冲积分安培检测。总氰与硫化物在0.5~1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9与0.9997),回收率在93%~102%,检出限(100μL进样,信噪比为5)为0.5 μg/L 与1.0μg/L。利用该方法每小时可做6个样品,部分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与标准方法的测定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关键词:
流动注射
,
紫外光解
,
气膜扩散
,
离子色谱
,
总氰
,
硫化物
,
废水
万志敏
,
陈立平
物理测试
doi:10.3969/j.issn.1001-0777.2002.01.005
研究了两种飞行器模型的着陆特性.模型着陆应用气囊系统衰减着陆冲击载荷.实验模拟着陆的垂直速度为2~6 m/s,水平速度0~4 m/s,着陆姿态范围-19.5°~+19.5°,测定了飞行器模型的加速度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峰值加速度随垂直着陆速度的增加而增加,且舱体模型的加速度高于弹体模型的加速度,着陆姿态和水平速度对稳定性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着陆特性
,
回收
,
冲击
,
飞行器模型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采用试件自然埋藏的方法研究了线缆金属材料Cu及Al在西部内陆盐土中1年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Cu、Al呈局部斑点腐蚀,土壤质地、Cl-、SO42-含量及土壤微生物是造成腐蚀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铜
,
铝
,
土壤腐蚀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采用试件自然埋藏的方法研究了线缆金属材料Cu及Al在西部内陆盐土中1年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Cu、Al呈局部斑点腐蚀,土壤质地、Cl-、SO42-含量及土壤微生物是造成腐蚀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铜
,
铝
,
土壤腐蚀
谭伟
,
徐滨士
,
韩文政
,
钟群鹏
腐蚀学报(英文)
doi:10.3969/j.issn.1002-6495.2003.02.015
采用x射线衍射、SEM和EPMA等方法对服役20年~30年水陆装甲车车体锈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锈层中含有Cl-,锈层主要由α-FeOOH、β-FeOOH、γ-FeOOH、γ-Fe2O3、Fe3O4以及α-Fe等相组成,同时还残留有极少量的绿锈GR*(I).结合水陆装甲车的使用环境(海水、淡水,干湿交替),对锈层各相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内锈层致密,大蚀坑下有小蚀坑,锈层中包含有呈小岛状弥散分布的Fe基体,均匀腐蚀与局部点蚀共同造成了材料的腐蚀破坏.
关键词:
锈层
,
均匀腐蚀
,
点蚀
,
Cl-干湿交替
,
水陆装甲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