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39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界面聚合聚脲微胶囊相变材料的研制与性能

, 邢建伟 , 张昭环 , 贾高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微胶囊相变材料,以硬脂酸丁酯为芯材,以单体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二亚乙基三胺(DETA)反应生成的聚脲树脂为壳体,在4500 r/min~5000 r/min转速下制得的微胶囊平均粒径为1 μm~4 μm.研究了不同的芯材壁材比对微胶囊形态和包裹效率的影响,当芯材壁材比为2时包裹效率达到最大值93.2%.所制备的微胶囊表面光滑平整,具有良好的致密性,相变温度为22.98℃,相变焓为88 J/g.研究发现,当DETA分两次加入时比一次性加入时质量损失率减少12%.

关键词: 微胶囊 , 相变材料 , 聚脲 , 硬脂酸丁酯 , 界面聚合

界面聚合聚脲/聚氨酯双层微胶囊相变材料的研制与性能

, 邢建伟 , 吴钦 , 贺江平 , 任燕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硬脂酸丁酯为芯材,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为乳化分散剂,采用界面聚合制备双层微胶囊相变材料,其外壳体为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和二乙烯三胺(DETA)反应形成的聚脲壳层,内壳体为TDI与聚丙二醇2000(PPG2000)反应形成的聚氨酯壳层.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A)、扫描电镜(SEM)、光学显微镜等分别对微胶囊的热性能、表面形态做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双层微胶囊表面光滑致密,相变温度24.1℃,相变热85 J/g.所制备双层微胶囊的致密性和耐热稳定性均比单层微胶囊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 微胶囊 , 相变材料 , 聚脲 , 硬脂酸丁酯 , 界面聚合

基于聚乙二醇的湿致形状记忆织物的制备及性能

师文钊 , 邢建伟 , 刘瑾姝 ,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5.15.022

采用分子量为1500的聚乙二醇(PEG 1500)、多元醇醚化2D 树脂(LF-2)及催化剂 MgCl2.6 H 2 O 制备湿致形状记忆织物.以织物浸水尺寸收缩率及干态形变回复率对湿致形状记忆性能进行表征,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SEM 对湿致形状记忆织物的 FT-IR 光谱及纤维表面形态分析,并对湿致形状记忆机理进行探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PEG1500与纤维及树脂间形成了—C—O—C—化学交联,织物在浸水-烘干循环中浸水尺寸收缩率可达12%,干态形变回复率可达80%,有较好的湿致形状记忆性能;织物拉伸弹性及甲醛含量降低的同时,其抗起毛起球效果及吸湿性得到改善.

关键词: 湿致形状记忆 , 聚乙二醇-1500 , 尺寸收缩率 , 形变回复率

丙三醇改性聚脲微胶囊相变材料的研制与性能

唐易达 , 马志鹏 ,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硬脂酸丁酯为芯材,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为乳化分散剂,以单体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二亚乙基三胺(EDTA)反应并采用丙三醇进行改性形成的聚脲树脂为壳体,采用界面聚合制备微胶囊相变材料。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镜(SEM)、光学显微镜等分别对微胶囊的热性能、表面形态进行研究和分析。所制备微胶囊表面光滑致密,相变温度24.2℃,相变热90 J/g。对微胶囊的致密性和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丙三醇改性微胶囊的致密性和稳定性,如耐乙醇洗涤稳定性和耐热稳定性均比传统的未改性微胶囊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 微胶囊 , 相变材料 , 聚脲 , 硬脂酸丁酯 , 丙三醇

角钻头钻削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研究

刘洋 , 李鹏南 , 陈明 , 邱新义 , 胡立湘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15.06.012

采用双角钻头和普通麻花钻对T700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进行钻削试验,从钻削轴向力、制孔出口质量和表面粗糙度等方面分析双角钻头在不同加工参数下制孔特点,并与普通麻花钻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麻花钻对比,双角钻头钻削CFRP时钻削轴向力减小约20%,制孔出口质量更好,孔壁的表面粗糙度值减小,体现优异的切削性能更适合CFRP的制孔加工.

关键词: 角钻头 , CFRP , 钻削轴向力 , 出口质量 , 孔壁表面粗糙度

飞行器模型着特性的试验研究

万志敏 , 陈立平

物理测试 doi:10.3969/j.issn.1001-0777.2002.01.005

研究了两种飞行器模型的着特性.模型着应用气囊系统衰减着冲击载荷.实验模拟着的垂直速度为2~6 m/s,水平速度0~4 m/s,着姿态范围-19.5°~+19.5°,测定了飞行器模型的加速度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峰值加速度随垂直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加,且舱体模型的加速度高于弹体模型的加速度,着姿态和水平速度对稳定性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特性 , 回收 , 冲击 , 飞行器模型

角钻头钻削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钻孔缺陷的研究

刘洋 , 李鹏南 , 陈明 , 邱新义 , 唐玲艳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16.05.010

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钻孔时易产生撕裂、毛刺等缺陷的特点,采用双角钻头为研究对象,从横刃、第一主切削刃和第二主切削刃对孔入、出口缺陷的影响和加工参数对撕裂因子的影响规律等方面分析双角钻头钻孔特点,并与普通麻花钻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加工参数下,双角钻头双主切削刃加工特点降低了入、出口钻削轴向力,有效抑制了入、出口撕裂、毛刺等缺陷产生,更适合于钻削碳纤维复合材料.主轴转速增大有利于减小撕裂因子,随着进给速度的增加撕裂因子呈增大的趋势.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试验两种钻头钻孔入、出口的撕裂因子与加工参数之间的回归预测模型.

关键词: 角钻头 , 碳纤维复合材料 , 撕裂 , 加工参数

西部内盐土中铜、铝的腐蚀行为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采用试件自然埋藏的方法研究了线缆金属材料Cu及Al在西部内盐土中1年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Cu、Al呈局部斑点腐蚀,土壤质地、Cl-、SO42-含量及土壤微生物是造成腐蚀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 , 土壤腐蚀

西部内盐土中铜、铝的腐蚀行为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采用试件自然埋藏的方法研究了线缆金属材料Cu及Al在西部内盐土中1年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Cu、Al呈局部斑点腐蚀,土壤质地、Cl-、SO42-含量及土壤微生物是造成腐蚀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 , 土壤腐蚀

西部内盐土中铜、铝的腐蚀行为

王永红 , 鹿中晖 , 李英志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采用试件自然埋藏的方法研究了线缆金属材料Cu及Al在西部内盐土中1年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Cu、Al呈局部斑点腐蚀,土壤质地、Cl-、SO2-4含量及土壤微生物是造成腐蚀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 Al , soil corrosion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40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