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9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乙二醇蒸发塔裂纹分析

马红杰 , 黄新泉 , , 崔轲龙

腐蚀与防护 doi:10.3969/j.issn.1005-748X.2007.04.016

通过裂纹宏微观形貌分析、腐蚀介质分析、对蒸发塔制造过程质量分析等,证实了独山子石化乙二醇蒸发塔的裂纹属晶间型应力腐蚀裂纹.采用涂料防护、贴补衬里防护等措施进行了修复,有效地阻断了裂纹的再生.

关键词: 乙二醇蒸发塔 , 腐蚀 , 裂纹 , 修复

15MnCrNiCu钢脱氧脱硫试验

, 仝太钦 , 王前 , 王重海 , 王忠英

钢铁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1447.2004.05.004

为了满足15MnCrNiCu钢对w(O)和w(S)的要求,采用了铝脱氧为基础钡合金终脱氧及钡埋弧精炼渣脱硫的试验方案.在采用含钡渣情况下,控制电炉出钢碳≥0.1%,预脱氧铝≥1.1kg/t,钡合金≥1.2kg/t,精炼时间≥50min,可使钢中w(O)≤20×10-6,w(S)≤0.01%.

关键词: 15MnCrNiCu钢 , 脱氧 , 脱硫

飞行器模型着特性的试验研究

万志敏 , 陈立平

物理测试 doi:10.3969/j.issn.1001-0777.2002.01.005

研究了两种飞行器模型的着特性.模型着应用气囊系统衰减着冲击载荷.实验模拟着的垂直速度为2~6 m/s,水平速度0~4 m/s,着姿态范围-19.5°~+19.5°,测定了飞行器模型的加速度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峰值加速度随垂直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加,且舱体模型的加速度高于弹体模型的加速度,着姿态和水平速度对稳定性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特性 , 回收 , 冲击 , 飞行器模型

西部内盐土中铜、铝的腐蚀行为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采用试件自然埋藏的方法研究了线缆金属材料Cu及Al在西部内盐土中1年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Cu、Al呈局部斑点腐蚀,土壤质地、Cl-、SO42-含量及土壤微生物是造成腐蚀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 , 土壤腐蚀

西部内盐土中铜、铝的腐蚀行为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采用试件自然埋藏的方法研究了线缆金属材料Cu及Al在西部内盐土中1年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Cu、Al呈局部斑点腐蚀,土壤质地、Cl-、SO42-含量及土壤微生物是造成腐蚀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 , 土壤腐蚀

西部内盐土中铜、铝的腐蚀行为

王永红 , 鹿中晖 , 李英志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采用试件自然埋藏的方法研究了线缆金属材料Cu及Al在西部内盐土中1年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Cu、Al呈局部斑点腐蚀,土壤质地、Cl-、SO2-4含量及土壤微生物是造成腐蚀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 Al , soil corrosion

装甲车车体锈层分析

谭伟 , 徐滨士 , 韩文政 , 钟群鹏

腐蚀学报(英文) doi:10.3969/j.issn.1002-6495.2003.02.015

采用x射线衍射、SEM和EPMA等方法对服役20年~30年水装甲车车体锈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锈层中含有Cl-,锈层主要由α-FeOOH、β-FeOOH、γ-FeOOH、γ-Fe2O3、Fe3O4以及α-Fe等相组成,同时还残留有极少量的绿锈GR*(I).结合水装甲车的使用环境(海水、淡水,干湿交替),对锈层各相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内锈层致密,大蚀坑下有小蚀坑,锈层中包含有呈小岛状弥散分布的Fe基体,均匀腐蚀与局部点蚀共同造成了材料的腐蚀破坏.

关键词: 锈层 , 均匀腐蚀 , 点蚀 , Cl-干湿交替 , 装甲车

铜在典型内盐土中的腐蚀特点

鹿中晖 , 章钢娅 , 王永红 , 李英志 , 孙慧珍

腐蚀学报(英文)

    采用在两种西部内盐土中自然埋藏的试验方法,结合扫描电镜、EDAX能谱及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了铜的产物及腐蚀特征.结果表明,铜在格尔木盐渍土中呈大面积斑坑腐蚀,在库尔勒荒漠土呈局部较深点蚀.土壤中氧气含量、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含量、含水量及土壤质地是造成两种土壤中铜腐蚀差异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 inland salty soil , corrosion characteristics

铜在典型内盐土中的腐蚀特征

鹿中晖 , 章钢娅 , 王永红 , 李英志 , 孙慧珍

腐蚀学报(英文)

采用在两种西部内盐土中自然埋藏的试验方法,结合扫描电镜、EDAX能谱及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了铜的产物及腐蚀特征.结果表明,铜在格尔木盐渍土中呈大面积斑坑腐蚀,在库尔勒荒漠土呈局部较深点蚀.土壤中氧气含量、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含量、含水量及土壤质地是造成两种土壤中铜腐蚀差异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 盐土 , 腐蚀特征

PCB产业转向中国大发展迅猛

材料保护

数据显示,全球PCB将继续向亚洲(尤其是中国大)迁移,过去10年来,中国大迅速成为电子产品和PCB生产基地。中国大因内需市场潜力与生产成本低廉的优势,吸引了外资纷纷进驻,促使中国大PCB产业在短短数年便呈现爆炸式的增长,从2000年的33.68亿美元上升到2011年的220亿美元,可谓发展迅猛。

关键词: PCB产业 , 中国大 , 生产基地 , 数据显示 , 电子产品 , 市场潜力 , 成本低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0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