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佰树
,
朱文霞
,
王春香
,
陈丽梅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10.05.007
采用传统的固相反应法得到了LaMn0.7Fe0.3O3+δ(δ=0.094),然后对它在N2下,分别在700℃、800℃、850℃退火得到LaMn0.7Fe0.3O3+δ(δ=0.068,0.024,-0.001)系列多晶样品.x射线衍射(XRD)实验结果表明,样品的单相性很好,呈正交相结构.通过测量样品的M-T曲线,研究了此系列样品的磁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有铁磁到顺磁的相变.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样品的氧含量降低,从而导致了居里温度的降低.特别是样品LaMn0.7Fe0.3O2.999仍然表现出的铁磁特征,说明了Mn3+和Fe3+之间存在着双交换作用的可能性.
关键词:
氧含量
,
铁磁性
,
双交换
王春香
,
孙志
,
陈丽梅
,
陈佰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为了研究电介质材料在微纳米尺度下表面电荷产生的原因,为纳米电介质材料的发展提供实验分析基础,本文利用电场力显微镜(Electrostatic Force Microscope,EFM)在微纳米尺度下对聚酰亚胺薄膜表面电荷的起因及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采用导电探针施加偏置电压,摩擦接触聚酰亚胺薄膜表面,在微纳米区域内可产生稳定的电荷分布;薄膜的接触电势差约为-4.0V;负电压更易在聚酰亚胺表面注入电荷;针尖运动速度对聚酰亚胺表面电荷的产生影响并不显著.
关键词:
电场力显微镜
,
表面电荷
,
聚酰亚胺
,
接触电势差
陈丽梅
,
尚艳芬
,
赵孟彬
,
刘虎威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0.01154
建立了一种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氨基甲酸酯(AQC)柱前衍生,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对酱油中18种氨基酸进行快速分离检测的方法.采用BEH C18色谱柱分离,在260 nm波长下检测,以乙酸铵-乙酸-乙腈-水和乙腈-乙酸为流动相,将流动相梯度和流速梯度相结合,在12 min内实现了18种氨基酸衍生物的分离.方法的线性回归系数(r2)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0.032~0.12 mg/L,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2% ~4.05% ,在酱油中18种氨基酸的加标回收率为90.2% ~103.7% .该方法前处理过程简单,分离时间短,是检测酱油中氨基酸的有效手段,可用于酱油的质量评定.
关键词:
柱前衍生
,
超高效液相色谱
,
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氨基甲酸酯
,
氨基酸
,
酱油
陈丽梅
,
杨晶沐
,
刘霞
,
蒋生祥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0.90299
应用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CDMPC)手性固定相对2种羰基钌金属簇合物进行了拆分,通过流动相组成、流速和样品溶剂等条件对拆分影响的考察对拆分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簇合物1和簇合物2分别在含乙醇(V(hexane): V(ethanol)=95: 5)和异丙醇(V(hexane): V(2-propanol)=90: 10)的流动相中得到了较好的拆分,将样品溶解在和流动相组成相近的溶剂中更利于簇合物拆分,簇合物配体结构对簇合物在固定相上的保留和拆分有重要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2种金属簇合物分离度均达到1.5以上.
关键词:
金属簇合物
,
CDMPC
,
手性拆分
,
液相色谱
曾伶
,
陈丽梅
,
李强
机械工程材料
利用大气等离子喷涂工艺制备了A1203—13%TiO2(质量分数,简称AT13)及添加不同含量La2O3的陶瓷涂层,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对涂层的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采用正态和Weibull分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涂层的显微硬度分布,并用块一环磨损试验研究了涂层的干滑动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Laz03改善了AT13涂层层片之间的结合,且不会使涂层的主相发生变化;添加La203对AT13涂层的显微硬度没有明显影响,但使硬度分布的分散性降低,涂层的耐磨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尤以含质量分数6%La2O3的最佳,磨损机制为脆性剥落磨损和粘着磨损。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
Al2O3-13%TiO2涂层
,
La2O3
,
显微结构
,
性能
田建良
,
陈开义
,
江中块
连铸
在梅钢2号连铸机生产过程中,漏钢事故经常发生,同时误报的次数较为频繁,严重影响板坯质量和铸机的高效化生产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梅钢自主研发了适合梅钢二号连铸机的漏钢预报系统.模型投用后完全避免了粘结漏钢,解决了困扰梅钢2号连铸机正常生产的难题,并且为公司节约巨额费用.
关键词:
粘结漏钢
,
预报系统
张苗苗
,
陆栋
,
曹国珍
,
刘敬
,
金文杰
,
王菊芳
,
李文建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1.02.218
以能量为1.5 MeV/u,剂量分别为500,750,1000,1250,1500 Gy的电子束对1,2,4,6,8年等5种年份浓香型白酒进行辐照处理;扫描各酒样200~400 nm波段的紫外光谱,根据紫外光谱图的差异,计算了280~300 nm波段的光谱曲线相似度,分析光谱曲线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于前4种白酒,对照样与辐照样光谱曲线相似度值越小,催陈效果越好;白酒存放时间越久,酒体风格转向老熟所需剂量越小,越容易达到最佳催陈效果;对于8年白酒,辐照剂量超过750 Gy后,白酒体系动态平衡被打破,各单体物质增加,出现返生现象。因此,电子束辐照技术对低年份浓香型白酒催陈效果显著,是一种先进、高效的催陈方法。
关键词:
白酒
,
电子束
,
紫外可见光谱
,
光谱曲线相似度
,
催陈效果
陈斌
,
彭向和
,
孙士涛
,
季金苟
,
陈松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对丽文哈贝壳的微结构进行了扫描电镜(SEM)观察,观察显示它是由无机霰石层和有机胶原蛋白组成的一种生物陶瓷复合材料,其中无机霰石层平行于贝壳表面整齐排列.观察也显示这些霰石层是由长而薄的霰石片所组成,不同霰石层中的霰石片具有不同的方向,构成螺旋等铺层形式.更仔细的观察显示每一霰石片又是由长而细的霰石纤维所组成,最细的霰石纤维具有纳米的尺度.根据在贝壳中观察到的螺旋结构,进行了螺旋结构和平行结构最大拔出力的比较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螺旋结构的最大拔出力大于平行结构的最大拔出力,它使贝壳具有高的强韧性.研究结果对高性能仿生陶瓷复合材料设计提供了有益指导.
关键词:
丽文哈贝壳
,
生物陶瓷复合材料
,
螺旋微结构
,
最大拔出力
霍亮
,
李碧乐
,
黄勇
,
王力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7.10.002
通过光片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总结了内蒙古赤峰陈家杖子金矿床的矿石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划分了成矿期次.研究表明:矿床中矿石成分较复杂,硫化物种类多,有少量硫盐矿物出现;富硫贫砷毒砂、贫砷富硫黄铁矿、贫锌富铁的闪锌矿(与标准分子式相比),含杂质多的银锑黝铜矿和方铅矿与金关系密切;多金属硫化物阶段是该矿床的主要成矿阶段,其中第二世代富硫贫砷毒砂是陈家杖子金矿的最主要载金矿物,其次是方铅矿.结合流体包裹体测试和研究,确定该矿床为受大型角砾岩筒构造控制的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该矿床深部有很大的找矿潜力.
关键词:
矿石矿物特征
,
矿床成因
,
陈家杖子金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