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复合钇铝石榴石荧光粉微晶玻璃发光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李宏 , 陈思 , 许旭佳 , 花宁 , 陈明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4.12.009

发光玻璃在白光LED照明等技术领域有重要应用,研究发光玻璃可以有效提高 LED器件的发光效率。对复合钇铝石榴石(YAG∶Ce)荧光粉磷锌硼系(PZB)微晶玻璃的发光性能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利用荧光光谱等表征手段,通过正交实验方法,讨论了基质玻璃成形方式、荧光粉掺入量和烧结气氛等对微晶玻璃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基质玻璃成形方式和荧光粉掺量对微晶玻璃的发光性能有较大影响:水淬法制备的基质玻璃的发光性能优于浇注法制备的基质玻璃;当荧光粉掺量为20%(质量分数)时,相对发光强度最大,而后又趋于下降;而烧结气氛对发光性能影响不大。采用正交实验法,得出微晶玻璃试样的相对发光强度范围为1081~4577,各因素对发光强度影响顺序为荧光粉掺量>基质玻璃成形方式>烧结温度>烧结气氛。

关键词: 磷锌硼系(PZB)玻璃 , 掺铈钇铝石榴石荧光粉(YAG∶Ce) , 正交实验 , 发光性能

基于正交试验分析的阳极键合强度研究

陈明 , 易新建 , 甘志银 , 刘胜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5.03.026

采用抗拉强度作为键合质量评价的指标,对硅-玻璃阳极键合的键合温度、冷却速度、退火温度和时间等四个参数的三个位级下的键合效果进行了分析.通过采用正交试验分析法,将81组试验减少为9组并进行了试验.采用自制的抗拉强度测试机对强度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阳极键合后的冷却速度对强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冷却速度越低,强度越高.最后对断裂面进行了SEM分析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阳极键合 , 圆片键合 , 微机电系统(MEMS) , 强度 , 正交试验法

分级机结构陶瓷材料叶片的冲蚀磨损特性研究

陈家炎 , 李缨 , 陈明

腐蚀学报(英文)

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法,求出材料磨损的回归方法,并结合单因素试验,系统地研究了SiC、Si3N4和Al2O3三种典型结构陶瓷材料的冲蚀磨损特性.

关键词: 结构陶瓷 , erosive wear , erosive wear rate

感应加热硅衬底上的金膜用于圆片键合

陈明 , 甘志银 , 刘胜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6.06.003

选用垂直于其表面的射频磁场对镀金膜的硅片进行了感应加热,由于磁场对材料加热具有选择性,感应热量首先作用于硅片上的金膜内,硅片先被传导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被感应加热.理论上分析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初步试验结果表明,虽然金膜厚度低于感应趋肤深度,但在没有应用感应加热基座的情况下,几秒钟内就形成了金硅共晶相.另外,升温速度快,有效减少了加热过程中金对硅的扩散影响,该方法可广泛用于微系统封装中的圆片键合.

关键词: 圆片键合 , 感应加热 , 金-硅共晶 , 微机电系统(MEMS)封装

第五次(1991)国家自然科学奖材料与工程科学部分获奖项目介绍

钱浩庆 , 卞文山

材料研究学报

<正> 第五次(1991)国家自然科学奖已于1991年12月揭晓,共有53项优秀成果获奖,其中属材料与工程科学部分的有6项。1 铝电解过程中若干物理化学问题的研究本项研究获三等奖。主要研究者:邱竹贤,姚广春,冯乃,张明杰,李庆峰研究单位:东北工学院

关键词:

磁控溅射制备钛合金扩散焊中间层Ti薄膜的研究

周媛 , 李晓红 , 毛唯 , 毕晓昉 , 熊华平 , 吴欣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0.z1.072

以磁控溅射的Ti薄膜作为中间层可在较低温发下实现钛合金的扩散焊.研究了工作气压和溅射功率两个主要工艺参数对Ti薄膜沉积速率、成膜质量的影响规律.在Ar气压为0.8Pa,溅射功率为38W的条件下在TC4试表面沉积了厚约1μm的Ti薄膜,采用感应加热方式将其分别快速加热至600℃,800℃,900℃和1000C.通过对薄膜表面形貌、成分及物相分析发现,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薄膜晶粒显著长大,少量Al,V原子扩散进入Ti薄膜中,除Ti6O外未发现新的物相.

关键词: Ti薄膜 , 扩散焊 , 钛合金

300 kA新型阴极铝电解槽的成功实践

刘军 , 曹雁冰 , 肖华东

材料与冶金学报 doi:10.3969/j.issn.1671-6620.2010.z1.010

2009年7月,东方希望包头稀土铝业引用东北大学冯乃教授的新型阴极结构电解槽技术,在300 kA的电解槽系列上进行工业化试验.目前电解槽的槽电压为3.71 V,电解槽的电流效率按97%整流效率计算为91%,平均直流电耗为12 160kW·h/t-Al,本文介绍了300 kA新型阴极结构电解槽的焙烧启动和后期管理的过程与经验.

关键词:

圆筒内开缝圆筒自然对流的数值模拟

张昆 , 杨茉 , 王津 , 张玉文

工程热物理学报

建立三维圆内开缝圆的数学模型,分别采用二维和三维SIMPLE算法QUICK格式,对王国实验参数下的圆内开缝圆自然对流换热问题进行数值模拟,当Ra数较小时,系统为稳态的,二维和三维数值结果均与实验结果吻合得非常好,当Ra数较大时,系统随时间振荡,整体呈现明显的三维特性,二维数值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差异趋于增大,而三维数值结果与实验结果仍吻合得非常好.

关键词: 圆内开缝圆 , 自然对流换热 , 三维数值模拟 , 实验

氧化物-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特征

钟香崇 , 赵海雷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00.03.001

利用SEM、TEM及HREM研究了氧化物-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在氧化物基体中引入非氧化物,非氧化物颗粒将穿插于氧化物颗粒构成的骨架中;在非氧化物基体中引入氧化物,氧化物颗粒将弥散于非氧化物颗粒构成的编织状结构的空隙处.(2)氧化物与非氧化物之间的结合方式可分为:(a)直接结合(在没有助烧剂、直接烧结的情况下);(b)通过晶界非晶质薄膜相结合(在有助烧剂奉与的直接烧结和反应烧结的情况下).(3)所研究的试中普遍存在有微裂纹,这些微裂纹将有助于材料抗热震性的改善.

关键词: 显微结构 , 氧化物 , 非氧化物 , 复合材料

稳定奥氏体不锈钢氢渗透的研究

赵克清 , 肖纪美 , 胡茂圃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本文用电化学氢渗透法,研究了钝化膜、极化电位及介质中pH值对氢在稳定奥氏体不锈钢中渗透行为的影响。测定了氢在310奥氏体不锈钢中25℃时的扩散系数为(1.2±0.1)×10~(-8)cm~2/sec;估算了氢在钝化膜中的扩系散数约为10~(-8)cm~2/sec数量级。随着介质中pH值的降低,氢渗透的饱和电流增加。不仅阴极极化可增加氢渗透的饱和电流;当电位超过点蚀击穿电位后,阳极极化也可增加氢渗透的饱和电流。充氢后试样在0.1NH_2SO_4溶液中的阳极极化曲线显著地向右移动;充氢后的固溶处理试,也具有明显的晶间腐蚀倾向。

关键词: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