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1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烷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合成与性能

刘灯峰 , , 李宏伟 , 曾森 , 旷娜 , 田静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3.20592

以葡萄糖为原料,经乙酰化、选择性脱C1位乙酰基、转化成三氯乙酰亚胺酯、与受体醇偶联和脱保护5步反应合成了11种不同碳链长度的烷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利用核磁共振、偏光显微镜和热失重分析法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烷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疏水烷基链长n为6~10时,均具有发泡和乳化性能,特别是正壬基-β-D-吡喃葡萄糖苷(n=9)具有更加优异的发泡和乳化性能;当烷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疏水链的长度n≥7时,均具有热致液晶行为,特别是正十二烷基-βD-吡喃葡萄糖苷(n=12)和十四烷基-β-D-吡喃葡萄糖苷(n=14)能够形成更加稳定的液晶态.

关键词: 葡萄糖 , 烷基-β-D-吡喃葡萄糖苷 , 发泡 , 乳化 , 热致液晶

烷基-α-D-吡喃葡萄糖苷的合成与性能

李贞操 , 国勇 , , 申望珍 , 季善伟

应用化学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6.11.160017

以D-葡萄糖为原料,经全乙酰化、在SnCl 4催化下与脂肪醇糖苷化、脱保护3步反应合成了7种不同碳链长度的烷基-α-D-吡喃葡萄糖苷。利用核磁共振、表面张力仪和偏光显微镜等对其进行结构、表面张力和热致液晶等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烷基-α-D-吡喃葡萄糖苷烷基链长( n)为6~9时,均有发泡和乳化性能,其中正壬基-α-D-吡喃葡萄糖苷具有最佳的发泡和乳化性能;烷基糖苷(n=6~9)的表面张力(γCMC)及临界胶束浓度(CMC)均比较低;饱和吸附量(Γmax)随烷基链的增长而减小,饱和吸附面积(Amin)随烷基链增长而增大;形成胶束时的标准自由能(ΔGmic )和吸附自由能(ΔGads )均为负值,其绝对值随烷基链增长而越来越大,其中正辛基-α-D-吡喃葡萄糖苷的表面活性最好;烷基糖苷(n=4~9)对皮肤均无急性刺激作用;所合成的烷基糖苷均具有热致液晶行为,随烷基链长的增加,液晶相的温度范围变宽,液晶相的稳定性越好。

关键词: D-葡萄糖 , 烷基-α-D-吡喃葡萄糖苷 , SnCl4 , 表面性能 , 热致液晶

电子束辐照浓香型白酒催效果的研究

张苗苗 , 陆栋 , 曹国珍 , 刘敬 , 金文杰 , 王菊芳 , 李文建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1.02.218

以能量为1.5 MeV/u,剂量分别为500,750,1000,1250,1500 Gy的电子束对1,2,4,6,8年等5种年份浓香型白酒进行辐照处理;扫描各酒样200~400 nm波段的紫外光谱,根据紫外光谱图的差异,计算了280~300 nm波段的光谱曲线相似度,分析光谱曲线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于前4种白酒,对照样与辐照样光谱曲线相似度值越小,催效果越好;白酒存放时间越久,酒体风格转向老熟所需剂量越小,越容易达到最佳催效果;对于8年白酒,辐照剂量超过750 Gy后,白酒体系动态平衡被打破,各单体物质增加,出现返生现象。因此,电子束辐照技术对低年份浓香型白酒催效果显著,是一种先进、高效的催方法。

关键词: 白酒 , 电子束 , 紫外可见光谱 , 光谱曲线相似度 , 效果

二硫化四甲基兰姆在热引发熔融接枝聚丙烯体系中的调控作用

张振江 , 万东 , 邢海平 , 唐涛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1.00648

以未添加助剂的聚丙烯(PP)粉料为原料,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为接枝单体,采用热引发熔融接枝的方法制备长链支化聚丙烯(LCBPP).当支链分子量大于PP的临界分子量(Me=5600)的2倍时,对流变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称为流变学长支链.研究了二硫化四甲基兰姆( TMTD)在熔融接枝体系中的调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加入TMTD后,单体的接枝量降低,但是支化效率提高.理论计算表明,在同样条件下加入TMTD后,改性样品的长支链频率由0.03升至0.34.

关键词: 聚丙烯 , 熔融接枝 , 长链支化

内蒙古赤峰家杖子金矿床矿物学特征及成因

霍亮 , 李碧乐 , 黄勇 , 王力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7.10.002

通过光片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总结了内蒙古赤峰家杖子金矿床的矿石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划分了成矿期次.研究表明:矿床中矿石成分较复杂,硫化物种类多,有少量硫盐矿物出现;富硫贫砷毒砂、贫砷富硫黄铁矿、贫锌富铁的闪锌矿(与标准分子式相比),含杂质多的银锑黝铜矿和方铅矿与金关系密切;多金属硫化物阶段是该矿床的主要成矿阶段,其中第二世代富硫贫砷毒砂是家杖子金矿的最主要载金矿物,其次是方铅矿.结合流体包裹体测试和研究,确定该矿床为受大型角砾岩筒构造控制的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该矿床深部有很大的找矿潜力.

关键词: 矿石矿物特征 , 矿床成因 , 家杖子金矿床

勃壁温度场分析

杨昭 , 徐晓丽

工程热物理学报

对特勃壁内传热过程和夹层空气动力进行分析,建立了CFD数值模拟模型,耦合流固传热,利用Reliable k-ε两方程模型模拟了特勃壁内温度场.对集热墙体材料、墙体高度、空气层厚度、通风孔尺寸、金属板表面涂层材料性质及室外气象参数等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给出了适宜的结构形式和材料组成.所得结论将有利于推进太阳能-建筑-体化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 太阳能建筑 , 温度场 , CFD , 勃壁

特数对槽内热磁耦合流动换热影响

张晓晖 , 刘大为 , 魏琪

工程热物理学报

针对矩形槽内导电流体普特数分别为 0.01、1、100 时,进行了流动形态和换热的数值模拟研究.数值结果表明:普特数对流动、温度分布影响不同,从而影响到对流换热的强弱,低普特数流体热浮升力作用大,流动以热驱动为主,换热强度弱,发现在低普特数下,数值模拟得出的努赛尔数并不能收敛到某一定值,而是在一个区间范围内"来回振荡";高普特数流体,电磁力作用大,流动以电磁力驱动对流作用,换热随着哈特曼数的增加而得到很大提高.

关键词: 特数 , 对流换热 , 数值模拟

地热有机肯循环系统混合工质优化

刘广林 , 徐进良 , 苗政

工程热物理学报

针对低温饱和有机肯循环发电系统,以R134a、 R245fa和R423a为有机工质,采用EES软件模拟分析有机肯循环发电系统膨胀机入口温度对系统输出功及其他参数的影响,确定低温有机肯循环发电系统的最佳工质选择.结果表明:随着膨胀机入口温度的增加,有机肯循环发电系统或膨胀机输出功存在最大值,且采用非共沸混合物R423a时系统或膨胀机输出的功最大,比采用R245fa为工质时系统输出功增加14.9%;发电系统有机工质质量流量随膨胀机入口温度的增加呈相反趋势变化,回灌温度则与膨胀机入口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关键词: 有机肯循环 , 非共沸混合物 , 地热发电 , 工质

以二氧化碳为工质的肯循环特性分析

丁涛 , 梁立军 , 李震

工程热物理学报

主要研究利用温度较低的废热通过肯循环的方式进行发电,选取了几种常见的工质R22,R600,R123,R134a,R12和二氧化碳作为肯循环的工质.经过模拟计算发现,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在理论上可以达到较好的热效率.随后,又计算了考虑到非等熵压缩和膨胀,存在回热器(逆流换热)和过热度对二氧化碳循环效率的影响,最后发现在设定的工况下,比较接近实际结果的二氧化碳跨临界肯循环的热效率.

关键词: 低温发电 , 肯循环 , 二氧化碳跨临界 , 理论和实际循环 , 热效率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